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华裔文学。由于其特殊文化地位以及复杂的文化渊源,既是国内学术界文学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文学阅读和接受中的盲点之一。本文结合当代后殖民及文化研究理论,试图从探讨国内外学者阅读视角问题出发,重新考虑美国华裔文学的定位及其意义:美国华裔文学,作为一种杂体文化的文学形式,是华裔作家坚持自我身份认同、表征自我杂体文化以及抵抗中关两种文化压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60年代以来,文学逐渐式微,理论仍大行其道。针对这一现实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没有视形式而不见,也没有就理论存而不论。他的《如何阅读文学》作为理论反思的新近扛鼎之作,试图解决的是文学理论的当代境遇与范式转换的难题。其中处于批判发展性谱系中的“形式”作为一个核心载体和中介,承担起了凸显文学性、表征历史性、再现经验性和传达情感性的合力作用,对于理论的泛文化研究起匡正之效。故这种新的形式诗学理论是一种具有解构兼建构精神的理论尝试,带来了研究文学的新方法和路径,也有利于真正的文学性语言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正>“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聚焦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和文学表达的知识习得、能力提升,侧重语言运用、文化自信、审美创造三种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对标教材,聚焦内涵阐述解读课标对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涵阐述可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三点学习能力和精神品质。一是获得个性化审美体验: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二是提高审美品位:通过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4.
文学接受活动从文艺社会学意义上看是一种社会接受行为的具体化。“文革”时期是一个“狂乱的文学年代”,其时的文学是“失态的文学”,或者说是“单向度的文学”,当然还有“地下”(或“潜在”)文学的潮流涌动。“阅读生活的荒凉”是这一时段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面对公开和地下两类文本,受众对“文革文学”的接受因为战时文化心理和缺乏性动机,对当时的文学创作甚至“后文革”时代的文学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可以说,文革文学史的形成过程,更多的是读者的极力推涌。换言之,是他们完成了对文革文学史的撰写。研究“文革文学”需要一种胆略:既要避免政治化的文学解构,也须在社会因素的干预和干扰中持续前行;既要有一般文学理论的架构,还得寻求与研究对象相契合的视野、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众阅读可以粗略分作休闲阅读和经典阅读两大类型,它们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阅读需要,具有不同的结构功能。文学教学是一种复杂的阅读行为,属经典阅读的范畴,具有言语教育、交流教育和审美教育三大教育一文化功能;它通过“指导”经典阅读而“指导”休闲阅读,在大众阅读中承担“指导角色”,并决定着一个民族的阅读质量和水准。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外文学名著导论——一种比较文化的透视》由黎跃进先生主编,新世纪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透视》),在三个方面进行了一种自觉的高难度追求:鸟瞰的高度、分析的方法和独特的结构。鸟瞰的高度,乃是指《透视》从文化的高度来俯视文学——即“文学的文化视野”。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总和,文学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而出现的对自我的审美性观照,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透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以“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其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是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一、“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发展概况(一)“文学阅读”自古至今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指出:文学阅读是一种很古老的精神活动,有文字书写历史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传统,都创造过自己的文学经典。在语文教材中编入适量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各国语文学习的通例,不受国家、民族、时代和文化特质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享受阅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阅读是人生的一部分,阅读理应成为阅读者的一种精神享受,享受阅读理应被视为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和至上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不妨也可以这样说:只有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阅读是一种享受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人类的文化底蕴、人文内涵集中体现在传世文学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它们对学生精神领域无疑有着持久而深广的熏陶渐染作用。然而,这些文化的精髓,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转化为个人的素养。如果让阅读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种享受,必将有助于这一转化的实现。我们知…  相似文献   

9.
钱理群教授说:“中学语文阅读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这里强调到了一点,那就是阅读的品位。让那些优秀的作品培养一个人的底蕴,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灵,进而对一个人的人生旅程起一种导向作用,这才是阅读的本质。然而,遗憾的是,快餐文化和消闲阅  相似文献   

10.
依据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念与要求,以《大卫·科波菲尔》整本书阅读为例,设计有情境、有支架、有梯度、有趣味、有评价的综合性阅读活动,促进学生在阅读情境中建构阅读经验,在合作探究中提升思维品质,在读写结合中丰富语文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参与当代文化,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小琴 《江西教育》2024,(18):71-74
<正>最近笔者阅读了加拿大读写指导教师阿德丽安·吉尔的《阅读力:知识读物的阅读策略》一书,发现很多老师在儿童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偏食”现象——只重视文学文本的阅读,忽视了知识类文本的阅读指导。《阅读力:知识读物的阅读策略》一书从“什么是知识读物的阅读策略”“知识读物的阅读策略有哪些”和“推进、提问推测、确定重点、联结、转化五种知识读物阅读策略的具体概念与教授方法”三个大方面来展开介绍的。尤其在介绍五种知识读物的阅读策略中,作者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心灵质量有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关心学生的未来 ,要为每个个体的生存、发展作好铺垫。光重视“面”显然不够 ,还要在“点”上渗透、加深。我把阅读的对象分为两大类 :掌握性阅读 (知识传达性文章 )和开发性阅读 (文学性文章 )。这里只就后者谈点看法。一、摆脱功利 :追求阅读的境界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 :一方面 ,同学们阅读面普遍狭窄、阅读兴趣普遍降低、文学的灵气遭到了普遍的磨损。这可以从阅读的物化形式———作文中得到有力的印证 ,我把它大致归纳为 :“形象文化”的泛滥。形象文化包括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之类的文化产品。它们的优长很…  相似文献   

13.
【总体阅读思考】一、这是一篇报告文学。阅读本文,应怎样领会报告文学这种文学样式的主要特征? 二、本文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例和感人细节,把徐恩来这个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并充分表现主题。三、作者在描述人物和事件的时侯,怎样做到“点面结合”,“点“是什么?“面”是什么? 四、研究本文的结构:线索和写作顺序。五、从这篇作品看报告文学的政论色彩,它表现在哪里? 六、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以增强艺术感染力?【阅读入门指津】报告文学既不是新闻,也不是短篇小说.它是用文学手段表现当前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是带有新闻报导性的一种文学样式.新闻  相似文献   

14.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5(1):F0002-F0002
本刊是洛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逢第1、3、4、6期为社会科学内容,2、5期为自然科学内容,双月25日正式出版。本刊设有“河洛文化研究”、“科学技术哲学”专栏,另设有特色专题:女性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解释学、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当代大众文化研  相似文献   

15.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4(6):F0002-F0002
本刊是洛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逢第1、3、4、6期为社会科学内容,2、5期为自然科学内容,双月25日正式出版。本刊设有“河洛文化研究”、“科学技术哲学”专栏,另设有特色专题:女性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解释学、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当代大众文化研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历史断层和文化错位之类社会现象的逐渐普及和日益深化,对于文化身份的各种认同问题业已构成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本文运用当代文化研究思潮中身份研究的相关理论,分析小说《骨》中两代人的文化经历和身份经验,并在对“身份危机”的多重意义进行深度解读的过程中,以鲜活的文学经验不断加深对于华裔身份杂体性的认知视角和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阅读缺失”的时代。所谓“阅读缺失”,指在网络环境下,人们深受“快餐文化”的影响,丧失了对传统阅读文本的阅读兴趣、动力和耐心等等。笔者以为,“阅读缺失”,其实就是阅读主体的阅读品质的丧失。阅读品质,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或倾向,包括阅读动机、阅读情绪、阅读态度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分科型语文教材的《阅读》课本与综合型语文课本相比,除了课文的篇目及其编排顺序有所不同外,我以为最主要的特点,就体现在习题的编拟方面。因此,处理好《阅读》中的各类练习,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一、要重视练习的提示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阅读一篇课文时把握住要点,是相当困难的。对此,编者除在每单元之前冠以“单元教学要点”之外,还在每篇讲读课文之前设计了“提示和思考”,在每篇自读课文之前设计了“自读提示”。另外,为了强调基础知识的“点”与“线”与“面”的关系,编者又在有些课堂练习和单元练习内,有计划地穿插和安排了些汉语、写作、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提示和思考”,大都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阅读缺失”的时代。所谓“阅读缺失”,指在网络环境下,人们深受“快餐文化”的影响,丧失了对传统阅读文本的阅读兴趣、动力和耐心等等。笔者以为,“阅读缺失”,其实就是阅读主体的阅读品质的丧失。阅读品质,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或倾向,包括阅读动机、阅读情绪、阅读态度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关于当代青年文学阅读意向的调查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当代青年文学阅读意向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林青为了繁荣我国文化事业,促进文学书刊发展,了解当代青年文学阅读的意向和要求,经上海《萌芽》杂志社发起,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委托中国社会调查方法研究会神州调查公司,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兰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