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蓝天,天蓝     
前阵子,又看了一遍《十八岁的天空》。堂姐说:“你还没到高三,不会了解那种心情。”想了想,确实还没到,但也真真切切地有点老了。十八岁的天空,蓝得像是被谁洗过那般。  相似文献   

2.
望洋兴叹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河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秋天到了,连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河面…  相似文献   

3.
小蜗牛和妈妈散步,看到很多动物走得都很快,而它们却—步—挪,小蜗牛伤心地问妈妈:“为什么从我出生,我的背上就顶着—个又厚又重的壳呢?”妈妈说:“因为我们没有骨骼,又爬得慢,所以要一个坚硬的壳来保护自己。”小蜗牛委屈地说:“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得慢,她为什么不用顶着一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也是杰出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逝世五十周年。不久前笔者拜访了张光年先生。当提起以上话题时,自然要谈到《黄河大合唱》。张光年曾自谦地说过:“《黄河大合唱》主要是音乐艺术上的成就,我的歌词,不过是为冼星海同志天才的飞腾提供了一个跳板。”这一次,张老再次阐明了自己这一看法,他真诚地强调:“不要写我。”歌词是歌曲的文学基础,没有歌词又谈何歌曲?正是诗人的这一“跳板”,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和激情,没有这一“跳板”,也  相似文献   

5.
自然的奢华     
<正>我喜欢安静地与自然相处。安静地与自然相处,有许多方式。比如,看天。天空承载了自然界一切最华美的颜色。晴朗的时候,天会很蓝,蓝得清澈,蓝得深邃。但又不是单纯的蓝,而是有深有浅,就像油画上画家随手涂抹的几笔,无规则,又耐人寻味。山雨欲来时,天空变成一幅泼墨山水,黑云携  相似文献   

6.
破碎的蓝     
常常想,没有人会拒绝一片蓝色。如海般深沉浑厚,如天般广阔舒展。蓝得安谧、蓝得纯朴、蓝得宁静,蓝得似乎属于任何人,却又仿佛只属于自己的那番陶醉。喜欢穿着蓝色的衣服,浅蓝、湖蓝、冰蓝、粉蓝……也许逃不了小女生的稚气,只愿在无限的蔚蓝色中久久徘徊。  相似文献   

7.
【文题】成长是什么?一个小男孩稚气地说:“成长是一只皮球,充满着活力与朝气,它总是奋力地向上跳跃着青春的旋律。”一个中年男子沉稳地说:“成长是一首曲,它给人一种幽雅的感受,使人领略到艺术的音韵,给人的心灵浇灌了许多养分。”  相似文献   

8.
老师     
天蓝得似乎能染蓝鸟儿的翅膀,只有天边靠山尖的地方隐约看见一点白云的衣带。阳光亮亮的,好像亮得哗哗地响,嘶嘶地叫,又像捏住一片能在手上割出一条小口子来。风就那么边玩边轻轻地吹着,把地的一角吹卷起来了,吹成了小山的模样,接着又被小山村压住了,才没有把地吹着卷住。  相似文献   

9.
<正>一天傍晚时分,妈妈、妹妹和我一起,去天河路尽头的南裹头广场看黄河。路上,妹妹问我:“黄河很黄吗?为什么叫黄河?”我自然而然地想起曾读到的关于黄河的历史。最初的黄河,河面宽阔,水量充沛,那时,它的名字还是“河”。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河水浑浊,它被称为“浊河”。西汉时,河水中泥沙含量增多,有了称“黄河”的记载。但当时这个名称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直到唐宋时期,“黄河”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多少年来,一走进课堂,我们就习惯性地“讲述”和“提问”。你有没有发现,如果不准我们滔滔不绝地讲解,那我们就只有“一个又一个地问问题”了。“问”是教师的权利,是教师的功夫……但是不是一种“依赖”甚至“病态依赖”呢?  相似文献   

11.
同桌的智慧     
吴文丽 《学习之友》2008,(12):48-48
“零——”剌耳的铃声响彻校园,又上课了。 刚才在雪地里生龙活虎的同学们这时都抱怨着,极不情愿地走进教室。 我从书包里掏出书,甩在桌上:“真麻烦,又上课了!”同桌扭过头来,摆出一副苏格拉底似的神情,说:“没有上课,哪有下课。”  相似文献   

12.
我早就听说过满洲里的达赉(音:lài)湖,这回能够亲自来到这儿,看着眼前似大海的湖水,真是赞叹不已。我原以为湖和海相差甚大———没有海大,没有海蓝,也没有海像母亲似的伟大怀抱,然而这次亲眼看见这湖水,感受涌过来的波浪,带给我的震撼真的不止一点点。放眼四望,这才真叫水天相接,碧蓝的水和天是一色的,看不出哪是天哪是湖,达赉湖的水真清澈,清得就像没有污染的饮用水;达赉湖的水真蓝呀,蓝得就像从天空中剪下一块儿放在这里似的;达赉湖的水真壮观呀,虽不像瀑布“飞流直下”,也不像黄河“咆哮如虎”,但那翻滚的波浪是人们所想象不到的:一波,…  相似文献   

13.
《治黄科技信息》2007,(4):19-19
随着“数字化”雨量自动测报系统的启用,黄河中游“河口镇——龙门”、“龙门——三门峡”、“三门峡——花园口”三大暴雨区初步实现报讯“自动化”,雨量报汛由6小时一报提高到2小时一报,黄河报汛进入快速反应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是黄河首曲,玛曲县水源涵养地的生态保护对整个甘南草原乃至黄河水源的保护极其重要.近年来,玛曲县境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令人堪忧,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这些年玛曲县政府和人民群众采取一系列保护和建设的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黄河首曲水源涵养地建设任重而道远.建议政府与社会各界进一步加强政策调控运用有利手段加强对该县生态的保护与建设,促进水源涵养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看到流动红旗又挂到我们班,我们都高兴极了。 记得那一天,老师一进教室,班长就向老师报告:“老师,我们班的担当区又扣分了。”老师一听,脸沉了下来,生气地问:“难道你们没有值日吗?”我们很委屈:“不知谁又扔了垃圾,可以肯定不是咱们班的同学扔的呀!”老师无奈地摇摇头,叹了口气。  相似文献   

16.
    
之一:夏天来了紫荆条的花坠落之后,那紫色的树一下就绿了。我总是觉得奇怪,不能将满枝条的绿叶与原先鲜亮的色彩相连。就在我恍惚的时候,桃树上结了小桃,它们很快地长大。小宛采了一只,在身上擦去绒毛便啃起来,边吃边说:“好味道。”看得我直咽口水。燕儿不知从哪儿奔到面前,夺过小宛的桃整个儿塞进自己嘴里,鼓着一边腮帮子直指碧蓝碧蓝的天:“我融化了。”融化的还有我和小宛。天幕上没有一丝云彩,蓝得又高又亮。将我们深深打动。年轻的心是林中的水滴。好似徐志摩的诗句:“她是睡着了———/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她入梦境了———/香炉里…  相似文献   

17.
夏季晴空     
我很喜欢高高的蓝天。风雪晴雨,春夏秋冬,各种天气,各个季节,我最喜欢的还是夏季晴空。对于夏季晴空,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蓝”字。在我看来,春日的风沙常给天空蒙上一层“灰布”;冬日的天空灰白灰白的,给人一种病态的感觉;“秋风秋雨愁煞人”,秋日虽有一些不错的蓝意,但总给人一种冬之将至的萧瑟之感。独有这夏日的蓝天,蓝得纯粹,蓝得清澈,蓝得使人心醉。清晨,太阳还没出来,大地已是一片光明。这时的天色显得特别柔和,嫩嫩的蓝色,使苍穹显得仿佛富有弹性,让人忍不住想伸手去摸一下,又忍不住想去舔一下,就像舔那爽口的蓝莓冰淇淋一样。  相似文献   

18.
第一段序曲:先抑后扬“丁零零——”放学的铃声回响在我们这些“可怜虫”的耳边,我们多想像孙悟空那样一个跟斗云翻回家呀!可是老师没有来布置作业,谁敢开溜?我们无可奈何地等待着,仿佛是等待最后的“宣判”,但“法官”却迟迟不来。“哎呀,大事不妙!来了……”一位同学大声喊道  相似文献   

19.
高小语文第一冊“黄河水”一课,是由黄河两岸人民唱的五节歌谣組成的。论字数不过144个,但它却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歌谣一开始就写着:“眼望着黄河水,心想着共产党”,这就把人民对党和毛主席的无限感激和敬爱的课文中心思想揭示出来了。全篇課文生动形象地在读者面前展現出一幅又一幅生动的画面,它使我们看到了,解放前滔滔黄河冲倒房屋和树木,淹沒田园和村庄,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慘遭遇;它又使我們看到了,解放后黄河两岸万頃良田起伏着金黄色的滚滚麦浪,人民生活步步向上的繁荣景象;它更使我們看到了,黄河两岸无限光輝灿烂的远景,人民在  相似文献   

20.
梁衡 《学习之友》2009,(4):15-15
康熙时黄河泛滥,经年不治,工程上马后又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治河老臣靳辅在黄河上滚了十几年,图与皇上看法不一被贬。后事实证明他的意见正确,又召他回来。他上书说:“我已70岁,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还是请皇上另选他人吧。”康熙说:“我知道你老了,我是用你的心,不用你的力。”黄河于是得治。类似的故事还有一个。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我们没有海军。1.8万公里海岸线,无一船一舰。毛泽东召长征老将、12兵团兼湖南军区司令员萧劲光,要他任海军司令,组建海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