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所谓“以文为诗”,即是用做文章的手段来做诗;这是韩愈诗歌艺术方面的基本特点。最早提出这一点的是宋代诗人黄庭坚:“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尔。”(见陈师道《后山诗话》) 先让我们看看韩愈是怎样以文为诗的:  相似文献   

3.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对老师的作用作了精辟的概括——传道、授业、解惑。按照他的说法,“授业”应该与“传道”不同。  相似文献   

4.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最基本、最常用的说服教育方法,出现了令人吃惊的不良现状。据笔者在苏北某县6所中小学,对300名中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有195名,占抽样调查总数65%的中小学生在老师的说服教育后,思想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产生不同程度的对抗心理,不能心悦诚...  相似文献   

5.
王丹凤 《衡水学院学报》2011,13(5):26-27,30
"荆轲刺秦"可谓中国的一部英雄挽歌,在各个朝代的文学作品中均有反映,尤其对《全唐诗》中有关荆轲的诗作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时世的兴衰对荆轲主题诗的影响颇大。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同题而作说明该文题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荆轲刺秦"可谓中国的一部英雄挽歌,在各个朝代的文学作品中均有反映,尤其对《全唐诗》中有关荆轲的诗作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时世的兴衰对荆轲主题诗的影响颇大。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同题而作说明该文题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何以不成功呢?细酌之下,其原因有好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对杜牧《阿房宫赋》里“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句中“人”的解释是这样的:“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这样的解释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既然是避李世民的讳,杜牧为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第六册《荆轲刺秦王》文中云:“……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共搏”荆轲者谁?王伯祥先生《史记选》1982年版注为“殿上的群臣,大家用空手来殴打荆轲”。所见译品率同,并或注“共”为“共同,一起”,不赘引。愚谓“共搏”荆轲者,唯秦王耳。而“共”,当注为“相当于‘相’,副词,兼起代词作用,这里兼代荆轲”。若共搏荆轲者包括群臣,则上文何以有群臣“尽失其度”一语?若群臣和秦王“一起”同荆轲搏斗,则秦王“还柱而走”怎能持续下去?下文何以尚有“秦王方还柱走”一语?若共搏荆轲者为“大  相似文献   

10.
韩愈基于对国家动乱、吏治腐败的现实思考,结合自身"坎坷而艰难"的仕途经历,提出治国"在得人"的论断,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从成才、选才和用才方面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状况的担忧,进一步指出了成才之途、选才之方和用才之策,形成了韩愈独特的人才观。理解与应用韩愈的人才观。韩愈的人才观在现代社会中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道”入手,探索了韩愈“文以载道”的“道”同宋儒之“道”及孔孟之“道”等中国历史上各家之“道”的区别,从中投射出韩愈“文以载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荆轲刺秦王》写荆轲刺秦王不成,“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课本注“箕踞”曰:“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着地,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何以说“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呢? 这与古代衣饰文化有关。三千年以前,还没有现在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办公厅2002年28号文件明确规定,在乡镇一级不再设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但由于教育规模、财政供给以及领导重视等原因,珠三角各镇大都保留着各种名目的教育管理机构,并继续履行着其在镇域内的教育管理职能。这表明,珠三角地区原有的镇级教育管理机构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全部撤销乡镇教育管理机构的政策规定存在着适度调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学的过程,“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吕淑湘先生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这些话给我们指出了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的任务,主要在于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其“俯而读”,“仰而思”,千方百计地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新知,养成自学的能力与习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变“讲”为“导”,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发展其思维,培养其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唐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在倡导儒学复兴运动时写下了著名的《原道》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与佛、道相对立的“道”和道统说,比较系统地阐明了儒家的仁义道德思想和伦理观念。他的“道”和道统说,立异于佛、道而言的,但却有着广泛的针对性。在当时,不仅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发展,而且对中唐封建社会的政治和人们的思  相似文献   

16.
一韩愈在《送孟东野序》里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在本文中,他还列举了许多古代的思想家、文学家,称他们为“善鸣者”,认为他们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并非屈原、司马迁“发愤”说(缘情)的延续,而是一个工具主义文学理论(载道)的口号。其“不平”的标准是“道”之不行。不同的社会角色,其“鸣”的内涵不同。韩愈的“不平”之鸣,是由其“臣”的地位决定的,既不背于儒家教化,又时有感激、怨怼之辞。  相似文献   

18.
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可以看出人才任用的很多学问。  相似文献   

19.
一说韩愈,很多人都会想起他的《师说》。甚至还能背诵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有些人却未必清楚,韩愈不仅做过官,而且还当过老师,不仅是个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还是个伟大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20.
韩愈的“师道论”震撼时局,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师说》中。“师”指传授古文、古道的“儒师”。“道”非完全的孔孟之道,亦非一成不变。“耻学于师”乃师道之不传之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