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横向与纵向──东亚汉字文化圈与欧洲罗马文化圈意识构造的比较文化论序说剑持武彦著王晓平译一日语“横”的语源日语里“横”这个词多用作令人不快的意思,“干得不好横喜欢”、“蛮横不讲理”、“横插一嘴”、“横不讲理的人”,“横”这个词多用于给别人添麻烦的人。日...  相似文献   

2.
“野渡无人舟自横”,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在唐诗,宋词中,分别写的是我省两处名胜古迹。其出处,一为中唐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诗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诗人在兴元元年(公元784年)罢任滁州刺史  相似文献   

3.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再看看“史”字吧。“史”字在《新华字典》中就解释为“历史”。大家知道吗?在纸张的发明之前,所有的历史都是靠人们口耳相传的。这“史”字不正像一个人张着大…  相似文献   

4.
长横 多用于一字之横担者。起收有方圆藏露之分,行笔有提按快慢之别。如“不”字的上横,中部略按。从位置上,又分上弧横、中弧横、下弧横。居上时皆覆其下(如“不”字),居下时则皆承载其上(如“五”字),中长横对结体起重要架构作用(如“著”字)。从形态上看,有细长横(如“五”字)、曲长横(如“果”字)等。  相似文献   

5.
横,《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阑木也,从木,黄声”。历史演变到今天,该字的意义和读音均有了重大的变化,但仍可依稀看到其保持的参差错落之意。“横”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虽有许多纷纭复杂的用法,但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仍是汉字笔顺中的名称,即以一平画为一横,与“竖”“直”“纵”相对。  相似文献   

6.
诗有“诗眼”,正如王国维所说,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极为平凡的“横”字,在诗歌中使用得当,也能创造出非凡的意境和盎然的情趣。以“横”字写景,则景物更自然逼真。如赵嘏《长安晚秋》:“残星  相似文献   

7.
“一”叫“旦底”,意思是“旦”字的底部,就是下面那一横。“二”叫“挖工”,意思是挖去“工”字中间那一竖剩下的两横。“三”叫“横川”,意思是把“川”字横过来,变为三横。  相似文献   

8.
能在一字之中绘就一幅景,点活一个人,剪影一个时代特征的作家并不多见。鲁迅先生就是这不多见中的一位佼佼者———“苍黄的天底下横(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故乡》),“横”字形象状描出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破败、荒凉与冷落;“驼背五少爷的还未完...  相似文献   

9.
“错别字”在语文概念中有两类,一类是“错字”,即把一个字的某一部分写错了,比如,把“真”中的三横写成两横;一类是“别字”.即把同属于一个读音的两个生字用错,如把“成功”,写成“成工”。形象地说.第一种可以称为“缺胳膊少腿”.第二种可以称为“张冠李戴”。  相似文献   

10.
思辨     
<正>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有人觉得这是“学渣”逃避现实的内心写照,也有人觉得这是“学霸”充满自信的豪言壮志。学习生活中,我们扮演着“学渣”或“学霸”的角色,但角色并不固定。因为身边总会出现比自己更弱或更强的人。在强弱的角色定位不断转换时,大家不禁要问:什么才是真正的强?什么才是真正的弱?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1.
有两首诗堪当襄阳的名片,一首是杜审言《登襄阳城》,另一首是王维的《汉江临泛》。“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与“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确是千古不朽的名句。胡应麟《诗薮&#183;内篇》说“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闳逸浑雄。”王世贞在《弇州山人四部稿》中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极俊语,却入画家三昧。”二人所评皆十分精到。这四句二十字,把襄阳的山水形胜描绘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2.
宋人王平甫学作诗,曾经为当时的大文豪苏东坡所注意。有一次他写了一幅七言对句:平地风烟飞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苏东坡看了很不满意,提笔将上句的“飞”字改为“横”,这一改很有道理。“平地风烟”。一片旷野,四顾茫茫,天高风劲,一片烟尘。在这种情况下,一只在空中“飞”的鸟就不形象了,改为“横”字情采备出,形象有力。也在文坛上留下了“一字师”的佳话。初中语文课本中大家笔下的“横”更是准确生动,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3.
汉字巧解     
一丨横,站起来,便是竖;竖,躺下来,便是横。这正如地上的人,摔倒了,爬起来,便能成功;成功了,躺下不走,便又会失败。上下乘电梯,有上有下,楼道才会畅通;当干部,能上能下,才有利于开展工作。不上不下,“卡”在那里,问题就麻烦了。一“一”是用处最大的词之一。男女相爱,惯用“一见钟情”;商人经商,喜用“一本万利”;文人善用“一挥而就”;友人愿用“一见如故”;形容认真讲“一丝不苟”;形容小气称“一毛不拔”;连死了人都说“一了百了”。从二人相随,跟好人走,成好人;跟坏人去,成坏人。众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人行…  相似文献   

14.
据传,宋徽宗赵佶之时,曾设画院,为搜罗人才,摘取前人诗句做题目,让应试人据题构思作画.有一次,题目是“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两句诗.应考人一般都这么画着:岸边横着一只船,船舷间或仓蓬上停着几只鸟雀,有的远画着两只小鸟斜翅飞往船仓中,以示无人.然而,这些画儿均被认为“与题不切”.相反,被认为画得最好的,却画了一个船夫倦睡在船尾上,身旁有一根笛子.题为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有关“发展观”问题的探讨就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的人文意义。教育事业是一项发展人的大事业,当今在科学发展观范畴内,如何发展人的课题必然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对此,笔者是认同“T”型发展观的。“T”的一横,代表今天的“全面发展”;一竖,代表  相似文献   

16.
朱金凤 《山东教育》2002,(26):27-28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游记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时期。文章只有80余字,却创造出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论是在内容、写法上,还是情感的抒发上,和这篇文章都有相似之处。在学习过程中把它们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一、运用联想和想像,创造空灵的意境。《记承天寺夜游》描写月色,是全篇最为精彩之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中仿佛积水的错觉,“水中藻、荇交横”的描绘,使人相信确实是水中情景,然而“盖竹柏影也”,又使人如梦初醒,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17.
“眉黛远山铺翠,眼横秋水无尘”二句在明清刊本《西厢记》中异文颇多,有的“铺翠”作“浮翠”,或作“不翠”;“无尘”作“无光”等。但无论以版本的年代久远为依据,或以明代公认的善本为依据,或以遵从绝大多数版本之取舍为依据,都只能考定其曲文应为“眉黛远山铺翠,眼横秋水无尘”,其他异文均不可取  相似文献   

18.
在 谈到 方 位 时 ,中 国 人的 习 惯 是 先说 横 的 方 向— — —“ 东 西 ”,再 说 纵 的 方 向— —“ 南 北 ”。 例 如 :“ 这 个 城 —东 西 三 里 ,南 北 五 里 。 ”当 我 们 说 到“ 四 面 八 方 ”中 的“ 四 面 ”时 ,说 方 位 的 顺 序 也 总 是 说“ 东 西 南 北 ”,而 不说“ 北 南西 东 ”。 涉 及到 这 四 个 方位 中 的 两 个方 位 连 说时, 也 按 这 一 顺 序 。 例 如 :“ 大 江 南 北 ”、“ 一 桥 飞 架 南北”。 若说“ 北南 ”,就 不合 汉 语的 习惯 。 但 西 方 人 似 乎 总…  相似文献   

19.
一、“范写”的魔力 今天是第一堂写字指导课,教学“一、二、三”,重点是认识田字格,了解占格,难点是指导学生书写长横和短横。在详细讲解了横画“起笔重,行笔轻,收笔顿”的要点后,孩子们在作业本上跃跃欲试。于是,他们的汉字第一笔开始了。  相似文献   

20.
海岛小英雄     
上海市宝山区横沙岛位于长江和东海的交汇处,以其“水净、土净、空气净”的特点,被誉为“鱼米之乡、瓜果胜地、旅游景点”。横沙中心校依托海岛优势,建立了“横沙小海鹰野营基地”,通过模拟红军长征的军事游戏,对队员们进行国防知识教育。在基地里,队员们勇敢地冲上了“小红军路”,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