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夏感     
夏天乘在盛放的不知名花树上轰轰烈烈地来。隆隆的清雷为它鼓掌,拉开雨点织起的帷幕。夏雨打在绿叶上,一片片翠绿把它染成了跃动的音符;汇在一起,就流成了清新的夏日的歌。它惊醒了绿叶背后的梦,睡眼惺忪的小虫子匆匆逃离这张湿漉漉的大网。洗。洗了你不安分的黑发,躁动的白衬衣。我也学着人们将手遮挡在头顶飞快地向前跑去……可是我又跑了回来,在升腾起的泥土气息中穿梭来回——只为淋更多的雨。  相似文献   

2.
夏感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相似文献   

3.
夏感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  相似文献   

4.
夏感     
还记得这样的开头叫什么吗?对,"开门见山"。开篇就点出夏天带给我们的感觉:紧张———万事万物都在争先恐后地生长,释放生命的激情,怎能不紧张?热烈———艳阳每日都高高悬挂,  相似文献   

5.
夏感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相似文献   

6.
夏感     
梁衡 《同学少年》2010,(3):38-38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  相似文献   

7.
<夏感>是人教版初中教材修订后调入的新课文.梁衡的散文以描写精当见长,更以思想深刻而著称.这类文章的教学,容易产生两个弊端:要么是只注重景物情感等外部内容,在语言的形式特点上多下工夫;要么是抛开山川风物等具体内容,直奔主题去追求其"理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8.
邹倩倩 《现代语文》2009,(12):96-9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字词会写会读,理解意思。 2.在具体的语境中把握词、句子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3.概括段落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预习,扫除字词障碍,熟悉课文。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夏感》一文,除了独特的选材角度,巧妙的结构安排,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难得的审美视角之外,单就词语的使用,就很值得去品味。现列举几例:  相似文献   

10.
【背景探讨】春天的生机勃勃令人欣喜振奋;冬天的温晴脉脉蕴含独特的魅力;秋天的收获引发人最美好的遐想。那么夏,又如何在季节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身姿?古代文人笔下并不乏写夏的佳作。如孟浩然"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品味的是夏别样的风情;苏轼"殷勤昨夜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需首先进行文本的细读,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进入细读的环境中感悟文本,更需教师在细读时思考。以《夏感》为例,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剖析,落实文本的文字美、角度美、情感美,让细读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2.
听了成都一位李老师(因不知其名.这里称李老师)的一节研究课《夏感》,感触颇深。这节研究课,李老师首先围绕“一疑”、“二好”、“三关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接着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建森林”.然后找出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并探究其好在何处——“栽树木”.最后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13.
    
5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立夏意味着春季结束,夏季开始.立夏之后,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因此,立夏是一个重要节气. 本期《文字的奥秘》就谈谈"夏"字. 夏季是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其实,这两种说法有一点差异,因为,立夏并不总在农历四月,比如今年,立夏那天是三月二十六日.四、五、六月只是粗略说法.我们在《文字的奥秘:春》那一期中谈到,西周之前的中国,只分春、秋两个季节,到了《小雅》的时代,也就是西周,才有了完整的四季.《诗经·小雅·四月》开篇说"四月维夏,六月徂暑",意思是夏天从四月开始,六月就到盛夏酷暑了.  相似文献   

14.
    
天渐渐地热起来了,夏天来了。夏日漫长得似乎不会下山。太阳刚出来,就扫尽了清晨晶莹的露珠。随之地面就像着了火,刺眼的骄阳高悬在半空中,总是不肯到云层里去歇一歇。河边垂柳像病了似的,一动不动。树影也蜷缩成了一团,蒙着一层尘土的叶子蔫蔫地打了卷,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小鸟耷拉着双翅在树阴里憩息,只有那无知的知了在树梢上拼命地叫着。柏油马路已被烘烤得软绵绵的,空旷的马路上偶尔走过几个匆匆的行人,疾驶而过的车辆一晃就没了影子。商店里传出的绍兴莲花落《三笑》“知了喳喳叫,石板两头翘”的唱词让人听了特别刺耳。午后,太阳光耀得…  相似文献   

15.
    
夏,豪迈奔放,是追风的少年,充满活力与激情。 不知疲倦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蝉隐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唱着,好像被夏的热情所感染,那声音充斥于天地间.能钻进人的脑子里。蝴蝶无影无踪,小狗在树下伸着舌头,喘着粗气,闭着眼睛。  相似文献   

16.
    
脱去了儿时幼稚,你开始燃烧自己的活力,你用热情拥抱大地,用手中的笔把树林染得油绿,把山勾勒得更粗犷,让水变得更温情。豪放的人从不羞羞答答,伤心,也要痛痛  相似文献   

17.
    
在夏日若要在浓荫和几颗馋嘴的葡萄中选择,定然没有悬念,而要在旧书新册里做个了断,就没有那样容易了。江南梅雨后,老宅的书房里凝聚了太多的水汽,书本自然  相似文献   

18.
    
夏,你悄悄地来到了,你是那样地热情,给人们的生活添上了缤纷的色彩。果园里,小小的绿葡萄换上了紫得发亮的外衣,挂在枝头晃悠晃悠;大西瓜披上了绿色条纹的袍子,胖娃娃似的躺在地上,好像要和我们玩捉迷藏似  相似文献   

19.
    
正"枕上气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夏日读书,沁沁清风凉。十里风物美如画,万千锦绣笔生花。诗人笔下的每一朵睡莲,都似不胜凉风的娇羞。树影斑驳、阳光细碎,那是初恋的味道。我在初夏和你遇见,一眼万年。  相似文献   

20.
    
夏,没有春的旖旎,没有秋的深远,也没有冬的凝重。但,夏自有夏的神韵、夏的魅力。夏日的大地,沃野千里,绿色渲染,明媚绚丽。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