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R.Hayes & L.S.Flower(1980 )对完整的写作过程鉴别出三个独特的阶段 :首先是计划 (也称构思 )阶段 ,作者从他长时记忆中搜寻有关资料 ,建立起文章的构架 ,订立文章的主题 ,以配合该次文章的要求。其次是转译(也称表达 )阶段 ,作者要选择适当的语言文字 ,把存在其记忆中的意念表达出来。最后是修改 (也称复看与修改 )阶段 ,作者要反复阅读已写好的初稿并做出合理的修改 ,使主题表达更清晰、写作技巧更完善。完整的写作教学包括写作前的过程指导、写作中的过程指导和写作后的过程指导。相应地 ,学生的写作活动也包括选择题材、扩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论求异思维与写作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文章是思维的果实。从现代信息论观点看,写作过程实际上是信息处理的流程。从起始对于客体自然信息的反映与选择,到大脑的转换加工成为主体的自为信息,然后编码组合为新的人工再生信息,这整个流程过程,无不体现作者多方面的思维能力。比如在选材定题时,需要观察力和直觉  相似文献   

3.
[课文品读] 读课文,学写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很好的可供写作借鉴的文章。 -学课文整体构思方面的“两块式结构”。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 写作的目的 一、名词解释 1.主题 2.课题 3.论题 4.主题句 5.标题 6.一般主题 7.实际主题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写作目的制导写作过程? 写作目的制导写作过程,即整个写作过程自始至终是在作者头脑中的写作目的控制、指导下进行的。 (1)写作目的是写作中第一重要的 文章的立意是在作者的写作目的的控制和指导下形成的。 作者从萌发写作动机到明确写作目的,要经历一个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是立意,即提炼主题。  相似文献   

5.
主旨大意题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中心大意、揭示主题、选择标题和判断作者态度及写作意图等的能力。因此,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主题思想、写作意图、文章的题目等,主旨大意题一般有三种出题形式:主旨题类、标题类和作者态度题类。  相似文献   

6.
文章是以文字符号为媒介,或叙事明理,或表情达意的有一定篇章组织的信息载体。以现代信息观念看,写作过程实际上是信息处理的流程。从起始阶段对于客体自然信息的反应和选择,到大脑的转换加工成为主体的自为信息,然后编码组合为新的人工再生信息,这整个流动过程,无不体现作者多方面的思维能力。在选材定题时,需要观察力和直觉力,在炼意构思时,  相似文献   

7.
写作离不开观察。观察是作者借助视觉器官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 ,通过这个窗口 ,可以获取和积累第一手材料。观察是我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 ,观察能力是写作实践中重要的基本能力。一、要全面 ,由易到难全面 ,是作者对事物的全貌、发展过程、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从头到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观察 ,也可以由分解到综合 ,即把人或事物分成若干层次或方面 ,逐个观察 ,最后再全面综合。从简单到复杂 ,从概貌到细部 ,从静态到动态 ,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逐步学会观察事物的…  相似文献   

8.
在过程教学方法中认为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认知以及语言交际的过程,它主张英文写作教学的内容应当是文章的写作过程,而不是作者的个人意图以及整个文章的脉络。他强调将交际法渗入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想法来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  相似文献   

9.
刘耀斌 《现代语文》2005,(6):120-120
散文的构思是作者写作时从认识生活到给予艺术反映的全部思维过程,是指导写作的思路。它包括了作者观察认识客观事物、选择和提炼题材,立意谋篇、安排全文结构,考虑人物性格和人物间的关系,以及探索最恰当的表现形式等。这一思维和心理活动的复杂过程正似陆机所说的构思状态:“耽思旁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相似文献   

10.
一、教会阅读、在把握文路中学会感悟把握文路,就是要循着作者的思路去阅读。这是一种以清楚作者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为目的的,是从作者写的角度来感知和理解课文的方法。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构思的过程,清楚作者的写作动机,理解作者对材料的处理、对语言和写作技法的运用以及对篇章结构的安排,透悟字里行间传递的情感信息,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脉搏,实现对课文由宏观到微观的感知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促使学生从满足自身写作需要的角度去感悟、去发掘,从中获得构思、立意、谋篇、写法和语言…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往往从写作背景,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意识、文化修养、写作风格等方面去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文中的重点语段的解读,则主要通过语感去体味感知。有时,标点也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我们解读重点语段的深刻含义。因为标点不仅可以传递作者没有明说的信息,还可以表现语气的变化,反映复杂的情感。鲁迅先生不仅是驾驭语言的高手,还是运用标点的楷模。  相似文献   

12.
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是阅读方面的一种理解欣赏能力。近几年高考十分重视对这种能力的考查,并正式写进《考试说明》。作者的观点态度在议论性的文章中比较明显,而在记叙和抒情一类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蕴含在记叙抒情之中的,也就是融入整个文章的字里行间。如果不会分析概括,实际上就是不能正确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这样的阅读就没有什么意义。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注意分清文体:特别是记叙抒情的文章,先要把握整体,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反复领会,才能较好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二、尽量运用自己的积累,注意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经历、思想和写作背景等多方面去考虑问题。三、要十分重视蕴含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性词语、句子;有时,作者还通过一些修辞方法来(?)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就俩字:读和写。写,对于老师来说比较头疼,因为写的能力不是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具备的。但是写作教学是每个老师必须面对的,那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素养怎么才能提高呢?学生从确立中心到谋篇布局,从组织结构到语言措辞,从语气口吻最后的修改完善,整个写作的过程,都是需要训练才能掌握的,文章将就"6+1要素"的写作方法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左思<咏史诗>的写作年代,学术界有三种观点:作于作者早年;作于作者晚年;或非撰于一时.以现有史料及丈本,以及左思"责本宜实"."文典以怨"的文学创作思想,其交游仕宦,尤其是预"二十四友"的人生历程,文章从儒家立功到立德、立言人生道路的选择,从积极入世热心仕途到最后彻底归隐遁世的思想变化过程等综合考察,<咏史诗>应非撰于一时.对其写作年代的梳理考论,无疑对左思其人、其作品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叙述语气是小说诸要素中最为微妙、最难以把握的一项 ,是深入准确理解文本的关键 ,也是了解作者的价值取向、道德观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叙述语气虽然抽象无形 ,但却可以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分析而加以把握。作者的用词、对细节和事件的选取、反讽的运用及场景的设定等等写作手法均体现叙述语气 ,反映作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受作者情感的熏陶从而得到启发,同时学会文章的选题、组织结构、写作技巧。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将自己的知识能力运用到实际写作中,依据自己切身的感悟,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写作教学的全程,学术界认识尚不统一。笔者认为,研究写作教学的全程,首先必须认识写作的本质和特点。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这个反映过程要经过从物到意从意到文的两次认识飞跃。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大脑,形成表象,大脑对各种表象加工改造,上升到理性认识,产生文章的意。作者用这种意去选取题材,通过补充、修正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使认识条理化、系统化,然后用文字将其认识结果加以外化,这就形成文章。因此,从本质上说,写作过程是  相似文献   

18.
钟美玲 《成才之路》2011,(21):84-85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的阅读方法。2.过程与方法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征;了解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文章表现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是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二是找出与故乡榕树有关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和文本对话,与文本情景交融、角色互动,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会学生阅读应该从分析文章标题,剖析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层次,感悟美词佳句及有感情地朗读四方面入手,达到与作者对话,获得情感体验,学会审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考点分解观点态度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语气或对作者的态度的辨析。文章除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外,还以不同的风格和文笔流露出作者的态度和目的,以及由此决定全文的语气。在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的基础上,考生要认真分析研究作者的措辞从而确定作者的态度和目的。作者的态度和文章的格调分为赞同、反对、质疑、批评、冷漠、乐(悲)观、讽刺和幽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