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高中语文教学,就培养学生能力而言,无外吸收和释放两个方面。吸收就是通过听和读的环节,获取语言基础知识、积累表达素材。释放就是通过说和写的环节,将自己的所想、所感,用口语和书面表达的方式传达给别人,从而实现交流的目的。一、高中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间的关系听说读写是相对独立但又有密切联系的四种语文能力。听和说是口头语言,读和写是书面语言;听和读是吸收,说和写是表达:吸收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而  相似文献   

2.
语文,即书面语言、文章、文字、文学。它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使用“语文”这个名称,表明了要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封建社会长期  相似文献   

3.
(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读写打好初步的基础。换句话说,也就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所谓理解能力,包括听和读,听是理解口头语言,读是理解书面语言;所谓表达能力,包括说和写,说是运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综合起来,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小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首先要明确什么叫“语文能力”。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文”指的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而这儿所指的“语言”,不是理论意义上的语言学,而是实践意义上的语言运用。为此,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或者说特有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具体地说,“语文能力”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们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包括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谓之语,书面语言谓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听和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主要是理解语言的能力。说和写是由内而外的表达,主要是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着重是对学生进行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要使学生具有这种本领,就要从低年级抓起,重视说话写活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  相似文献   

7.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的名称,是随着语文科的建设与发展逐步演变而来的,“语文”是汉语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称。语文能力的整体性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辩证统一上,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必须强化听说,读、写的整体训练。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能力,就是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都需要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积累。能否听懂别人的话看懂别人的书,能否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都取决于自身的语言积累。积累语言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可以设想。若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能力,完全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9.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培养学生对口头语言和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但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中专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着“重文轻语”的弊端,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所以,有必要对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培养初步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语言交际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听别人说与说给别人听,是口头交际;读别人的文章与写给别人的文章,则是书面交际。这四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相辅相成、互相依赖的。英语书面表达是运用我们从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句型及语法知识,能较准确地表达某些思想或主题。所以书面表达应从平时的英语教学抓起,做到听与写、说与写、读与写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语文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语文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听和说属于语言的初级阶段,读和写属于语言的高级阶段,是建立在听和说的基础上的。说话能力是形成书面语言的奠基石,如果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强,那他(她)的写作水平就可想而知了。因此,要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说话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轻视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文章分析”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也就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很重要,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花大力气培养的一种基本语文能力。然而小学语文教学毕竟不能只训练“阅读”这一项能力,“阅读”只是“听、说、读、写”4项技能中的一项。学生的语文能力,除了体现在能够读文章,还应该体现在“说”和“写”上,也就是运用语言的能力。评价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标志主要不是“理解语言”,而是“运用语言”,具体就是指口头表达…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能在于:借助语文学科丰富的内容(包括字、词、句、篇,)对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听、说、读、写、思(思维)全面训练,着力培养日常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借助语文学科综合性特点,对学生的政治观点、道德品质、世界观、情感、意志以及个人心理诸方面施加影响,进行综合的人格培养;通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综合分析运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质.口头语言的培养靠听说;书面语言的培养靠读写;口头语言的综合分析运用则靠“思”.因此,听、说、读、写、思的全面培养,就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语文能力的培养可分为四个方面,即听、说、读、写的能力.没有读,便没有高水平的听:没有对语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技巧的把握,便不能自然、流畅、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思想;没有相当的语感积淀和语言材料,肯定也写不出文从字顺的文章.由此可见,语文能力的培养,哪条也离不开诵读.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在一起就是‘语文’。”而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说、写、思、听、读等的关系均十分密切:说得清,道得明,写起来就得心应手,文从字顺。说把无形的思维表层化,变成有声的语言。想清楚了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小语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从听读学说写,以说写促听读,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相互促进。”“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从语文学科特点来看,语文学习能力包括着听说读写及识字能力;从语文能力的一般结构来看,它包括智力技能(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的方法)和语言实际技能(动耳听、动眼看、动口说、动手写的技能)以及语文规律性知识、生活实践等因素,它们相辅相成、和谐整体地发展。我们把低年级说话课和写话课改为看说写话课、听  相似文献   

18.
叶老曾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不仅是语言文字,它还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其次,人文性也是语文的鲜明特征。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  相似文献   

19.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因此,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20.
试谈“说”     
“说”是语文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从听、说读、写的关系来看,读是把规范的书面语言,变成口头语言的过程。而“说”是以独立思维为基础,直接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所以,“说”可以说是读的提高和发展。写要以“说”为基础,是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的过程,只有会说,才能写好,“说”就是写的开始。足见,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的,不可重此轻彼。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重视读写,而忽视“说”的训练。有的教师觉得,考试不考“说”,于是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