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说:"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这句话体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本文从"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体验生活,引导学习感悟;回归游戏,巩固学习能力"这三个方面来展开阐述,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并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只有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采,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相似文献   

2.
数学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数学教学应当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习数学、体验数学、运用数学,产生“数学有趣”“数学有用”的情感消除对数学的畏惧感、神秘感,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等目标.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悟,愿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3.
李培芳 《福建教育》2009,(10):55-56
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当通过对数学活动的深刻体验,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等学习活动来进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这一本质特征,才能打造出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真正因数学而智慧。现结合第三届“我与新课程”征文暨第二届“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中的课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操作、实践、应用中丰富数学体验,在猜测、归纳、推理中发展数学思维,进而在不断的体验与思考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数学教学应当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习数学、体验数学、运用数学,产生“数学有趣”“数学有用”的情感,消除对数学的畏惧感、神秘感,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等目标。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悟,愿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5.
数学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数学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架设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教学走进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理论的数学成为生活的数学,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对数学的个眭化体验,使数学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如何让数学教学走进生活?结合平时的教学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小学生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多年来,小学生都是被动作文,“教师要我写,我不得不写”,以致每次作文都是紧锁眉头,备受煎熬,作文写完,如释重负。这种被动的写作,学生的兴趣何在?感情何在?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这一作文教学困状,真正夯实小学习作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明了航向。学生作文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感悟、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作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  相似文献   

7.
让小学数学课堂充盈生活气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数学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真实生活、情意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数学教学走进学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位来展开。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三个立足”,一是立足学生生活环境,让数学学习有氛围;二是立足学生数学经验,让数学学习有基础;三是立足学生内心渴望,让数学学习有动力。只有做到这三点,数学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以生为本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又充满着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学只有融于生活中才能有活力和激情。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学走进生活,使学生觉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有,学生才会感觉数学亲切、自然从而真正进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0.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数学教育贴近生活,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这是对每位数学教师的教学基本要求.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应从创新思维抓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强调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和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活动课的开展,可以使封闭的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扩大数学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在体验中感悟数学,在感悟中认识数学,在认识中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要想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学习数学,让数学还原于生活。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地使学生认知数学、感悟数学、学到数学,继而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形式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学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数学教学应当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习数学、体验数学、运用数学,产生“数学有趣“”数学有用”的情感,消除对数学的畏惧感、神秘感,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等目标.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悟,愿与同仁商榷.1.生活情境——激情引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的导入很重要,教师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以使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先提问“:小朋友,你们早上是几点钟起床的,是谁叫你们起床的呢?”学生回“答是爸爸妈妈”后,教师接着说“:爸爸妈妈工作那么辛苦,还要每天早起叫你们起床,那你们愿不愿意做个好孩子,体谅你们的父母,学会怎样认识钟表,以后不用他们叫,你们自己起床呢?”全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都很认真地投入学习,这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只有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要场所,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体现生活性是课标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课标课程不但要求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感悟数学的价值,实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该回归于生活."那么,在数学课堂上怎么才能做到回归生活、感悟数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以下几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享受乐趣、感悟价值。在数学教学中重视过程教学,通过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开发课程资源,实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学习活动中,感悟数学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方面,数学越来越成为“大众的数学”,充当起科学的仆人。另一方面,当前中小学教学中,学生厌学数学的现象日趋严重。这无疑对数学教学提出严峻挑战,因此,如何使学生喜爱数学,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斯宾塞主张“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卢梭希望学生对待学习像对待游戏一样,“做一切事情都是兴趣盎然,令人欢笑”,视“快乐”为教育的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8.
范永乐 《考试周刊》2012,(15):60-60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教学课堂,使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一切,新课标要求对学困生也要积极转化。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不应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课堂,不仅是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是个性发展的需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生活与数学课堂结合,融入生活找数学,回归生活用数学,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践课改精神,推进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数学学习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理念下转变小学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命题。数学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数学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让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使学生乐于学习,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练习课给人的第一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