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题三 词语     
词语(包括成语)的积累也反映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课标”对词语是这样要求的: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告诉我们学习掌握词语的方法.就是“词不离句”,即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把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2.
词语三则     
加“加”这个字很特別。它现在的意思是“加上”,“增多”,“几种事物并起来”。古代汉语里也有“加”字,表面上看来它同现代汉语的意义和用法差不多,实际上二者并不一样。先谈“加”字的本义。这个字《说文》在力部,解释说:“语相增加也。”清代段玉裁  相似文献   

3.
<正>1过目成诵溯源过目成诵这个成语的出处与东汉名人王充有关。王充,东汉著名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他少年时就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后到京城太学学习,师从大史学家班彪。因无钱买书,王充经常到街头的书铺上翻阅,一本书从头到尾只看一遍,就能熟记于心。就这样,博通了诸子百家。他只做了几年州郡小官,便辞官回家,一面教授众生,一面潜心著述。他历时30年,著《论衡》85篇、  相似文献   

4.
词的意义有朦胧的,有清晰的,有细致入微的……它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组句成段(篇)的必不可少的材料.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词语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阅读水平的提高.在日常听课中发现词语教学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教师包办代替的多,注意教方法、培养能力的少.其二是“一锅端”的多,突出重点,注意分类指导的少.其三是集中的倾盆大雨的多,分散的和风细雨的少.近年来,我们在词语教学的实践中注意克服和纠正上述弊端,现把我们的三点做法写下来,求教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红楼梦》中的“肮脏”、《诗经》中的“食贫”、“成语”颠扑不破”这三个词的一般释义提出质疑,认为“肮脏”是“污染”义,“食贫”是“受穷”义,“颠扑不破”是“掉不破,跌不坏”之义。  相似文献   

6.
<正>古诗、对联、元曲中有不少"半"字用得十分巧妙。这些"半"字往往非实指数量,而是借其没有确定范围的特点,营造含蓄优美的艺术氛围。"百姓"原来指王侯在周代之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姓的,因此那时的"百姓"是指贵族和王侯,"百"是概数,言其多,所以众多的贵族和王侯合称为"百姓"。《尚书·尧典》中说:"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平章"是"辨别""彰明"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九族既然已经和睦了,接下来就该辨别诸侯百官,  相似文献   

7.
seem、look、appear这三个词都可以表示“似乎”、“好像”的意思,但seem常给人以内心的感觉;look则指以人的视觉作为判断,给人以眼睛的感觉;appear与look相似,但它往往表示的是一种并不符合买际的感觉。如:  相似文献   

8.
一、是“鸣谢”,不是“鸣谢单位”有些电视剧的片尾常常出现“鸣谢单位”这样的字幕。如《雷雨》、《老军堂》、《香港的故事》、《民办教师》等。显然,“鸣谢单位”当为“鸣谢”。《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鸣谢”的释义为:“表示谢意(多指公开表示)。”摄制电视剧的单位为了向在摄制过程中曾给予自己帮助的单位或部门表示谢意,便在片尾公开打出字幕,列出帮助者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红楼梦》中的“肮脏”、《诗经》中的“食贫”、成语“颠扑不破”这三个词的一般释义提出质疑,认为“肮脏”是“污染”义,“食贫”是“受穷”义,“颠扑不破”是“摔不破,跌不坏”之义。  相似文献   

10.
<正>词语是除字以外最小的语言单位。在交流思想过程中,词语不仅能够表达一个概念,而且能够表达一个简洁完整的意思。斯大林说:"词汇反映着语言发展的状态,词汇越丰富、越纷繁,那么语言也就越丰富越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要保证每个学生确切地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包括成语),以促进他们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为此,在词语教学中,需要做到三个关注。一、关注"词性"当前,小学语文已经完全不讲语法了,"词性"当然成  相似文献   

11.
词语是除字以外最小的语言单位。在交流思想过程中,词语不仅能够表达一个概念,而且能够表达一个简洁完整的意思。斯大林说:“词汇反映着语言发展的状态,词汇越丰富、越纷繁,那么语言也就越丰富越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要保证每个学生确切地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包括成语),以促进他们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为此,在词语教学中,需要做到三个关注。一、关注“词性” 当前,小学语文已经完全不讲语法了,“词性”当然成为能不提尽可能不提的内容。但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习作教学中,对“词性”的分辨、了解还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孩子对“的”“地”“得”的差别几乎无法区分,混淆使用。要弄清三个“de”,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学习词性。需要学习的词性最主要的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有了这三种词性的知识,就可以把“的”“地”“得”放置在恰当的词语的后面。现在有些流行性的语言,往往混淆了词性。请看一则人民网新闻:《广州再出奇葩建筑》—“积木大楼”耗资50亿元。继“铜钱大楼”、“铅笔大楼”、“橡皮擦大楼”后,广州位于海珠区琶洲会展经济核心区的一座奇特大楼又引人关注……这里介绍的大楼应当是“奇异”的大楼,而作者把它称作“奇葩建筑”,完全是弄错了词性。因为“奇葩”一词词性是名词。在这里,“奇”是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葩”是花。“奇葩”一词词义有两个:一是珍奇的花,如郭沫若《蔡文姬》第五幕:“春兰秋菊呵竟放奇葩,熏风永驻呵吹绿天涯!”二是比喻出众的作品,如碧野《名城颂》:“(《丝路花雨》)这朵鲜艳多姿的艺术奇葩,给死者以怀念,给生者以欣慰。”按照词语搭配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名词不能修饰?  相似文献   

12.
解词释义,是词语教学的关键一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做到精确地阐明每个词的词义。因为学生的错别字大多数是由于对词义不理解而产生的;学生的作文、作业里大多数的病句又跟用词有关,不是用词不当,就是词的配搭不当;而词  相似文献   

13.
词语训练三题福建长汀县实验小学张昌辉其一:层递层递,指的是在阅读教学中,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联系课文内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设计训练题,让学生围绕训练题,去推敲、揣摩,一步一个台阶,最终达到理解词语,进而领会文章中心,体会人物思...  相似文献   

14.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解释词语一定要精确简明,通俗易懂。我认为词语解释有三忌。一、忌以词解词。用同义词解词,这是常见病。例如把“沉思”解释为“深思”,这是用同义词解词,词义解释得不明确,  相似文献   

16.
未必≠难道(难不成) “未必”是表然否的否定副词,“难道”是表反问的语气副词,畛域分明。可仍有将二者相混的: 他先后查了十多本书,又去上海图书馆,相继查阅了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  相似文献   

17.
①不知是哪个“尖嘴”向我妈妈告了一状,等我回到家就看见妈妈两眼直瞪着我,她似乎要说什么,可一连扇动了几下,嘴唇,就是发不出声。(姗姗《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上段文字是说她妈妈气得嘴唇直打哆嗦,连声也发不出,然而“扇动”一词却用得不妙。“扇动”是指摇动扇子或其他薄片,加速空气流动,嘴唇怎可能像板状或片状的呢?气得嘴唇直哆嗦,一张一合地动,用“翕动”合适。②总之,爷爷已将这道门槛视作张家的地界,门槛之外无论风云如何变换,但门槛之内便是张家的一统  相似文献   

18.
词语学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同学们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进行词语学习的时候,应联系实际,做到准确简明、通俗易懂地解释词语,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解释。这里有三点需要同学们注意:  相似文献   

19.
采用排比例证、考察词义的构成、分析词语的内部结构等方法,对“蓐食”、“抽分”、“饿眼”三词作了考释研究,这对前修时贤或辞书的成说有所补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选取中学教材中的几则词语,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进行辨析、校释,最终确定最符合语言实际的词语和行文规范字形及其含义,旨在提高教材和工具书的科学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