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静 《少年文艺(南京)》2011,(1):4-11
下过霜,皮匠爷来了。早晨,他背着那个大背篓,走过原野,走进院子。厨房里,火塘生了火。我坐在火塘边喝小米粥,外婆在灶台前忙着煎鸡蛋饼。空气里香喷喷的。 相似文献
2.
3.
4.
一皮匠生平只用皮底一双,凡替人掌鞋,出门必落,辄尾其后,拾取以为本钱。一日,尾之不获,泣曰:"本钱断送矣!"及归,见底已落户内。(明·冯梦龙《笑府》) 相似文献
5.
6.
《小学阅读指南(3-6年级)》2007,(2)
有个富人住在一个制皮匠的旁边。制皮匠的家里天天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臭气,那富人受不了,就多次逼迫制皮匠搬家。制皮匠总是说很快就搬,却总是拖着不搬。 相似文献
7.
8.
宋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7):40-41
这哄笑的开始是对这小把戏的嘲讽,继而是好奇,接下来是兴奋、快乐和参与前的跃跃欲试……愉快的情感将会引导着孩子们去参与活动,而活动本身又将强化孩子们正确认知。 相似文献
9.
10.
11.
穷人的银行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歆 《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2006,(3)
不需要任何抵押,穷人就可贷款,不需偿还利息,乞丐也能借到钱! 30年来,孟加拉国银行家尤努斯的做法让很多银行家脸红。今年, 66岁的尤努斯及其创立的格来民银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相似文献
12.
13.
薛玉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生版(学语文))》2006,(2):25-25
银行家在一个沿海小渔村碰到了刚刚靠岸的一艘小渔船,船上只有一个渔夫,船上载着几条大大的金枪鱼。银行家夸奖渔夫捕的鱼质量好,并且问他捕到这些鱼需要多少时间。 相似文献
14.
穆罕默德&#;尤努斯孟加拉 《大中专文苑》2010,(4):49-51
1974年,孟加拉陷入饥馑之中。瘦骨嶙峋的人们出现在首都达卡的火车站与汽车站。很快,这些小股的人流就变成了一场洪水。他们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以至于无法确定他们是死是活。政府开设了救济粥棚,但是很快,所有新开的粥棚都没米了。报社向全国提出警告:饥荒将继续蔓延。这些饥饿的人并不叨念任何标语口号,他们只是静静地躺在我们的台阶上等死。 相似文献
16.
闵勤勤 《时事(时事报告高中版)》2006,(5)
提起银行家,我们头脑里立刻就会联想到那种香车豪宅、西装革履的富豪,但有一位银行家却与他们大相径庭——他穿着乡村的传统半长袍,与妻女挤在80多平米的公寓楼,常年骑自行车奔走在最贫瘠的乡间土地上,和贫苦的妇女、小手工业者、乞丐等最贫困的人打得火热,他就是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即乡村银行)的创办人、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 相似文献
17.
18.
银行家算法能够根据计算机系统的需要,判断计算机新申请的进程是否安全,进而避免死锁问题的发生。该文运用C语言实现该算法,同时针对算法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9.
一、镜头扫描“皮匠”家族第N代贤孙丹丹向您致敬。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作为“皮匠”家族的后代,对于自己的祖先能和大名鼎鼎的诸葛亮相提并论,我们感到非常自豪。但是对于祖先们是怎么和诸葛亮联系在一起的这个问题,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后代们都不得而知。今天,我受“皮匠”家族的委托,穿越时空隧道,踏上了寻根之旅。二、时空回放时空回放到三国时期的某一天,小“皮匠”丹丹正在采访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爷爷。老爷爷告诉她:“孩子,我就是和诸葛亮同时代的‘皮匠’家族的祖先。孩子,欢迎你来到这里。说到我们‘皮匠’家族和蜀国… 相似文献
20.
包树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3):106-112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靠烟赌发家的上海“大亨”杜月笙开始涉足金融界。杜月笙与上海银行家之间从互不干涉到相互结交,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互惠互利是双方结交的本质。凭借帮会势力基础、政治关系背景和高明的手段,杜月笙成功进入上海银行家的阵营,并与钱新之、徐寄庼等人颇有私交。在国民党和上海银行家之间,杜月笙主要承担了“政府代言人”的角色,他与上海银行家曾在很长一段时期成为国民政府的同盟者,他们的离心加速了国民党的垮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