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长跑是高中阶段重点体育项目,为进一步提高学生长跑训练水平,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训练需求,对训练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保证高中阶段的长跑教学更加高效。一、高中田径中长跑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在高中田径教学中,长跑教学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首先,在教学思想上,教师过于强调长跑训练强度,一味地要求高  相似文献   

2.
田径运动会是学校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很多学校在举行比赛时,总会在中、长跑比赛中出现问题,运动会期间出现了不协调场景。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总结了一个可以在中、长跑比赛中不出错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来从事竞走教学、训练及带队参加吉林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的体会,从重视选材、训练等方面,对高校竞走运动的选材及训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段丙政 《林区教学》2008,(9):132-133
普通高校田径训练课是增强学生体质和全面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而中长跑又是田径训练课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探索出一条科学化训练的道路是很多教练员考虑的一个问题。对此进行了探讨,简要地分析了高校中长跑运动员科学化训练的原理和方法,为在普通高校范围内进行体育项目科学化训练提供了可借鉴的素材,对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田径运动会参赛人数、涉及的单位和部门较多,工作难度相当大,终点裁判工作中错判名次和长跑比赛中多跑1圈现象或少跑1圈时有发生,如何准确地判定运动员的名次一直是田径比赛中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的亲身工作体验,分析总结了高校田径运动会终点裁判工作中的方法、重点与难点,避免了错判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前普通高校体育田径教学存在教学内容选择片面、教学形式单一和手段落后的现状.结合"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全面实施,本义针对此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专家访谈法,浅谈"阳光体育"语境下对普通高校田径课的教学改革设想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课题组在对哈尼族学生汉语语音状况的调查过程中,对哈尼族学生所发的普通话复合元音进行声学分析,通过共振峰F1、F2频率,得出较为科学的数据,从而解析哈尼族学生普通话复合元音语音学习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古人对练习长跑和投掷充满热情,已有了专门训练,并且是千方百计的提高长跑和投掷能力。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历史典籍的阅读,详细论述我国古代田径中的长跑与投掷运动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武汉、西安、南京等多所高校的运动会取消了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紧接着,在某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与往年不同,长跑项目同样也“不见了”。这些运动会取消长跑项目共同的原因是现在学生体质下降越来越明显,校方害怕发生猝死等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0.
围绕“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强质、增技、促发展之研究”课题,笔者对中学体育田径训练中的长跑训练进行了一定的实践研究。通过对传统长跑训练枯燥乏味的分析。更新观念、转变思维,提出将体育游戏运用到长跑训练的实践中,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体育游戏在中长跑训练及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哈尼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墨江是哈尼族的重要集聚区,分布着9个支系。9个支系的哈尼人在墨江的山涧林地中生生息息,繁衍至今。文章通过确切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了墨江的哈尼人分布,哈尼各支系的人口数量。这对于明确哈尼人的族源,促进哈尼族的整体发展,研究哈尼族的社会变迁,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哈尼族有着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拜通常以舞蹈的形式予以展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舞蹈就成为哈尼族人的语言情感的载体。由此以哈尼族民间舞蹈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艺术特质、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从而为我们更好的了解哈尼族的民间舞蹈、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哈尼族妇女作为哈尼社会中占一半的人口,她们也是文化的载体,她们身上保留了哈尼族传统习俗中的很多文化内涵。又由于妇女们长期以来与外界的联系较男性要少得多,因而她们身上保留的传统文化要多于男性。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她们身上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更深层面文化的影响。分析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哈尼族妇女的变化及这种转型对整个哈尼族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哈尼阿培聪坡坡》是哈尼族最重要的迁徙史诗,长期以来一直为研究哈尼族的学者所重视,但是诗中所载各迁徙阶段的历史分期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文章尝试运用新的证据为该史诗断代。据国内史学界研究,哈尼人最迟已于唐朝年间到达红河地区,这一研究成果成为笔者为该史诗断代的基点。通过史诗所述谷哈密查时期哈尼人学会"烧石化水"、"造犁铸剑"这一重要信息,结合昆明地区最早出现炼铁技术的史学研究成果,笔者初步判断哈尼人在谷哈密查的生活年代当为西汉末年到东汉末年。之后运用了三尖叉、轺车、父子连名制、南中大姓及哈尼在那妥、石七生活期间的社会氛围等相关资料为断代结果做进一步的论证,以确保断代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哈尼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尼族舞蹈形式丰富多彩,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哈尼族舞蹈提供了坚实的生存、发展基础。神秘的宗教祭祀活动异彩纷呈,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构成哈尼族舞蹈的基本特征,特别是由于不断迁徙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周边文化环境的影响,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舞蹈文化特征。它含盖了哈尼族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与实践斗争。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社会图景,也为我们探索哈尼族舞蹈历史与动律风格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物象依据。研究哈尼族舞蹈对我们研究哈尼族的历史文化以及哈尼族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心理分析理论研究哈尼族神话,得出哈尼族神话中存在着“期待原型”的结论。文章举了许多例子加以说明。为了进一步说明哈尼族神话的期待原型,作者又把哈尼族神话与汉族神话作了比较。文章不止于此,还论证了哈尼族神话期待原型产生的根源,认为其根源在于哈尼族的悲剧历史,具体说来,是哈尼先祖食物匮乏、自然灾害、战争失利和迁徙等苦难经历烙印在人们的心理上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咪谷和莫批是哈尼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他们既是自然属性的人,又是神灵的化身;他们曾经是哈尼族社会政治领袖人物,又是宗教祭司。咪谷和莫批作为哈尼人民为人处事的楷模,同时也是村寨精神生活的象征,是人生价值的追求目标。文章在阐述咪谷与莫批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演变的基础上,并阐述咪谷与莫批在哈尼族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他们在哈尼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河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先民适应山地生活所创造并仍一直在发挥作用的活形态文化遗产,它包括梯田及建基于其上的哈尼文化。经济诉求的愿景让"沉默"已久的红河哈尼梯田走上了申遗之路,当地政府也因此展开了对梯田的保护与开发。然而,在梯田保护与开发中,文化持有者的诉求被忽视了。还文化持有者以一定的话语权,倾听他们的声音,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红河哈尼梯田。  相似文献   

19.
哈尼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历史,服饰是其特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相对增强,哈尼族平日着装日趋汉化,但在本民族重大的节日,他们仍遵循传统的礼仪和穿着。对哈尼族老、中、青、少的十月年服饰进行田野调查和描述,为研究哈尼族服饰、民间美术、民族文化内涵提供较为完整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论哈尼族传统哲学思想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哈尼族传统哲学思想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思辨探索与实证性研究相结合,阐述了哈尼族传统哲学思想研究的意义,并提出了哈尼族传统哲学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基本条件及哈尼族传统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