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矛盾的凸现 学校中的体罚主要是指教师对违纪学生所实施的一种损害身体、侮辱人格的错误的教育方法。它是各项教育法律明确禁止的一种违法行为。如: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6条规定,禁止体罚学生。违反这一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22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它侮辱人格尊…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逐步提高,依法治教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法治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依法自觉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然而,遗憾的是,一些教师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仍存在着种种违法行为。这种现象不仅严重侵犯了学生的法定权利,而且有损于人民教师的形象,一些教师也因此走上违法甚至犯罪的道路,受到法律的制裁。   基于此,本文拟从教师执教过程中常见的一些违法现象入手,试图依据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深刻剖析其…  相似文献   

3.
徐留军 《教育》2009,(6):5-5
《教育》旬刊上经常有一些关于教师的教学体会文章,本人对此也有一些感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明文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一条高压线,我们的教师却经常触犯,在笔者日力所及的中小学校园里,每天都在发生。一线教师如此冒险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相似文献   

4.
刘春霞 《教育与职业》2006,(33):185-186
党和政府明令禁止教师体罚学生,但体罚和变相体罚在学校教育中依然存在。体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智力发展及学习成绩都有负面影响。应坚决制止教师体罚行为,深化素质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教师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5.
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面对学生辍学、出走及至自杀的隐患,广大教师可谓是“谈罚色变”。然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并非不能体罚学生。 我认为,教师让学生站几分钟和站几小时的性质是不同的。前者属不违法的体罚,后者属违法的体罚。体罚的程度决定了体罚的性质和后果。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体罚。 1.体罚和教育是统一的。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是以体罚为保障的,这正如社会的安定是以国家机器来保障的一样。但是必须明确的是:体罚只能是针对个别学生的、保障正常有效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手段,是不得…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的颁布实施,教师、学生的权益有了法律的保障。但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着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违法现象。如,教师将没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赶出教室、对调皮捣蛋的学生不让参加考试……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作为头戴“灵魂工程师”桂冠、号称“园丁”的教师,应当要做守法的表率。要按照教育法律规定的要求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正确行使法…  相似文献   

7.
教学违法行为古已有之,其中最为显著的表现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身体的侵犯,如《礼记·学记》中就曾提出“夏楚二物,收其威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体罚”的弊端和不足,清政府在1902年颁布的《钦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就指出,“夏楚只可示威,不可轻施,尤以不用为善。”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教育强调自觉自律,坚持说服教育。195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有关废止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指示,禁止采取使学生肉体和心灵遭受痛苦与摧残的体罚与变相体罚。但深入探究后我们会发现,教师教学违法现象并非仅限于体罚,…  相似文献   

8.
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不仅普遍存在,而且被错误地认为是开展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不仅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良好的个体社会化形成,而且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教师在选择体罚学生的对象及体罚的形式时,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倾向性,被罚学生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及家庭背景差异.体罚不具有教育作用,应通过完善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素质、规范教学行为等手段杜绝教育体罚现象的发生,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9.
体罚是特指教师或其他教育工作人员在履行教育和管理职责的过程中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侮辱学生人格或侵犯学生其他合法权益为惩罚手段的一种违法行为。我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等教育法律法规都明确禁止体罚学生。但是一些教师由于漠视对学生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在执教过程中常常以过激的言行构成对学生的体罚。   据《法制日报》报道,山东省青州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张猛在期末考试时做错了 5道数学题。老师在放寒假时规定,考试时每错一道题,假期中每天罚做 100遍。因此,他每天要被罚做 50…  相似文献   

10.
加强职业学校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的国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做到两个文明一齐抓,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始终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加强法制教育,要努力培养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为了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纠,继1991年9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后,1999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在…  相似文献   

11.
《教育》旬刊上经常有一些关于教师的教学体会文章,本人对此也有一些感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明文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12.
要搞好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那么,教师的法律常识和法制观念现状又是什么样子呢?最近,笔者对两个中等县50所中小学100名教师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教师应依法治教和依法执教的态度:赞成者84人,无所谓者16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内容掌握程度:比较全面的4人,部分了解的20人,不知道、不了解的66人;当教师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所采取的态度:依法帮助77人,找人帮忙10人,容忍13人;对教师进行普法教育的态度:有必…  相似文献   

13.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过程中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从表现形式看,教师的侵权行为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显性侵权行为(1)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的基本权利。学生的受教育权,在我国的法律中有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4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教师教学违法行为,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相似文献   

14.
要搞好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那么教师的法律常识和法制观念现状又是什么样子呢?最近,笔者对两县50所中小学100名教师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一、调查情况1.对教师应依法治教和依法执教的态度:赞成者84人,无所谓者16人。2.对与教育关系密切的法律名称了解掌握程度:全面78人,很少22人。3.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内容掌握程度:比较全面的4人,部分了解的20人,不知道、不了解的76…  相似文献   

15.
要搞好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那么教师的法律常识和法制观念现状又是什么样子呢?1999年春,笔者对两县50所中小学100名教师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一.调查情况 1.对教师应依法治教和依法执教的态度:赞成84人,无所谓者16人。 2.对与教育关系密切的法律名称了解掌握程度:全面78人,很少 22人。 3.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内容掌握程度:比较全面的4人,部分了解的20人,不知道、…  相似文献   

16.
体罚,不可回避——体罚的危害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少世纪以来,体罚作为权威的象征,几乎被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教师视为制服学生的法宝。但是,随着教育民主化运动的开展,绝大多数国家已明令禁止体罚了。1952年,我国教育部就已发布了禁止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指示。一些法律法规,如《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但是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并没有因为宣布它非法而消失,甚至还愈演愈烈。这将严重影响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社会、学校、学生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有必要就学校中教师…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中小学的隐性伤害主要表现为体罚、变相体罚、心理惩罚和校园欺侮,而落后的教育观念、教师素质低下、学生自身的素质、学校教育中的"过度社会化"等是造成隐性伤害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农村中小学隐性伤害事件的发生,必须要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保护特殊群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实施人性化管理、重视家庭教育,以加深对农村中小学隐性伤害的认识,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谈“心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四条规定: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现在,随着广大教师教学素质的不断提高,体罚学生的现象越来越少了。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也有不少的教师对小学生有意无意地采取另一种惩罚手段、人称“心罚”。其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浅析中小学中存在的体罚现象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体罚现象,是近年来社会上关注的问题之一。尽管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但并没有引起某些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和警戒。因此,体罚和侮辱学生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且花样繁多。体罚学生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它将严重地影响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就学校中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危害、性质、责任、原因及纠正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以加速依法治教的进程。 一、体罚现象的危害性 对学生进行体罚有着极大的危害。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  相似文献   

20.
对学生体罚现象的归因分析李树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22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它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42条又规定,对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