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题型上一般设置为选择题,其中的干扰项(错误项)在命题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感情色彩错误文学作品类的文章一般都要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或爱或憎,或褒扬或贬抑。赏析文学作品就应该准确把握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的色彩基调,不能犯褒贬错位、轻重失误的错误。如:2005年高考北京卷第18题C项: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文章作者史铁…  相似文献   

2.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题型上一般设置为选择题,其中的干扰项(错误项)在命题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感情色彩错误文学作品类的文章一般都要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或爱或憎,或褒扬或贬抑。赏析文学作品就应该准确把握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的色彩基调,不能犯褒贬错位、轻重失误的错误。如2005年高考北京卷第18题C项: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文章作者史铁生…  相似文献   

3.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题型上一般设置为选择题,其中的干扰项(错误项)在命题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题型上一般设置为选择题,其中的干扰项(错误项)在命题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高考现代文阅读,很重要的一点是考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其中对鉴赏“表达技巧”能力的考察,多年来有一种基本的题型,即“作者(文章)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作者(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题型自1998年发端,便屡屡在高考卷中现身,成为高考卷中的“常客”。如1998全国卷第28题:“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有什么作用?”第29  相似文献   

6.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所以高考试卷所选阅读材料绝大部分内容可以根据今义直译,但在实词推断题中如果出现古今同义的释义,一般却是错误释义,因为这可是在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例如2007年江西卷第9题B项中的“完”释为“结束”、天津卷第11题A项“信”释为“相信”等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高考命题专家在解答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时曾作过这样提醒:“一般不会有现成的原句可以作为答案的,答题的信息分散在作品的有关段落。”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解题信息。它表明,高考的文学作品阅读题一般没有直接  相似文献   

8.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属于理解层面。从高考现代文阅读来看,不管是科学类文章,还是文学作品类文章,设题中都特别注重考查考生对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纵观历年高考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较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设题:一是考查对揭示文章主旨和情感的句子能否准确理解,二是考查对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能否准确理解,三是考查对形象而含蓄的句子能否准确理解,四是考查对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能否理解。就文学作品类文章的阅读而言,重要句子包括:1.揭示段落大意的句子,也即点睛句;2.揭示文章中心、表达作者观…  相似文献   

9.
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在《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项里,明确规定要“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这里的文学作品主要指古代诗歌。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内容和形式有较大变化,其中诗歌鉴赏由第I卷移到了第Ⅱ卷,题型由客观选择题变为主观表达题。  相似文献   

10.
常登美 《学语文》2005,(1):24-24
近年来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中都明确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其中考查阅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能力,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要求选出与原文相符或不相符的一项,分为4道选择题,总分12分。因此辨别选项与原文是否相符就成为了做题的关键。要想迅速选出正确答案,就必须了解其设题方法,根据历年来考试的情况,我发现出题者大致从以下几种类型中来巧设错误。  相似文献   

11.
[复习指导] 2002年的《考试说明》,已将原来的“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合并为“古代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题已从原来的第一卷移至第二卷第四大题中考查,考查形式也由原来的选择题改为主观题。高考对古代诗歌鉴赏有两项基本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  相似文献   

12.
理解、分析综合与鉴赏评价能力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三项阅读能力。这三项能力考查在高考大阅读中权重如何分布,今后走向如何,通过比较2005年高考全国卷与江西卷的大阅读试题,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全国卷,在阅读冰心《一日的春光》的4道试题中,14题考查理解与分析综合能力(“‘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15题考查分析综合与鉴赏  相似文献   

13.
【考点讲解】《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鉴赏评价)。其中“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2003年《考试说明》新增加的内容。就是说,高考除了考查对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的鉴赏外,还要求评价作者在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步性或局限性。高考古诗鉴赏在1994年至2001年之间为客观题,2002年以来改为主观题(就答题方式而言,主观题可分为简答题和填空题),分值一般为6分。就选用诗篇的数量而言,有单篇鉴赏和多…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选文体裁 在古诗文阅读部分"鉴赏评价"层面中,共有两个考点:第①考点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和表达技巧",很显然,根据前几年高考试题看,这一条应该是针对"古诗阅读"而提出的能力点;而第②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004年<考试说明>中将相应表述中的"文学作品"改成了"文章",这一处小小的改动是颇有讲究的.因为任何诗歌都是文学作品,这是大家的共识,而文言文却不能以"文学作品"来一概而论.有的文言文行文生动,笔致精巧,富有文采,属文学作品范畴;而有的只是广义上的散文,行文只求清楚明白,未必有多少文学色彩,并非文学作品.事实上高考命题所选的文段,有的确实文学性不是很强.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五大题属文学作品阅读。所选材料系林非先生的一篇随笔《话说知音》。围绕这篇短文,命题人精编了4个小题,其中前三题是主观题,最后一题是多选题。本文试以这4道阅读题的“评分标准”(俗称“国标”)为例,结合笔者在阅卷过程中发现的典型失误,从另一个角度探讨解答文学作品阅读题所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阅读是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能否规范地解答这类题,基本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高考现代文阅读要求考生能够阅读一般的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不考死记硬背的知识、概念,而是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高考<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部分的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做出以下具体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这里笔者就高考现代文阅读中鉴赏形象的思路和方法谈一些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7.
高考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中难度较高考查能力较强的测试题型。考生在解答这类题时经常出现答偏、答错、答题不全等现象。本文就考生在2012年江西省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解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有效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方法。一、高考阅读题型的特点高考阅读题型一般分为论述与说明类文章、实用类文本以及中外文学作品。这三类文体各有其特点和考查方向。例如:论述与说明类的文章一般会考查理解文中概念、句子的含义;实用类文本把重点放在分析文体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上:而中外文学作品与前面两类不同,它  相似文献   

18.
文章的关键语句有几层含义:一指表现文章中心或暗示写作用意的语句;二指表现段意或层意的语句;三指暗示作者心境或社会背景的语句.学会快速把握文章的关键语句,对于提高阅读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年高考的阅读分析题对此都有涉及.1997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6题问“两重械梏” 的含义是什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阅读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特别是近两年新课标考区的试题,更加关注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即“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这些考查大都通过主观性试题来实现,难度较大,同学失分率也较高。那么,怎样才能准确、高效地解答好文学作品阅读中的主观性试题呢?这是很多考生的困惑。我们就运用以下六项工作来试着去解决它。  相似文献   

20.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依据考纲,根据考点设置问题。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提问:“……的好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等等。这类题属于表达作用类试题。本文拟就文学作品阅读中表达作用题的类型、解法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