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反转可以说是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等新兴媒体传播技术发展之后才进入公众视野的一种传播现象,且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反转新闻有愈演愈烈之势.新闻反转是新媒体时代出现的一种"新闻失范"现象,值得警惕.以此为出发点,笔者结合近期反转新闻案例,分析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反转成因及归纳其类型,以期给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陈东  杨子平 《新闻实践》2005,(12):42-42
如今,媒体重复刊登(播报)新闻的现象即新闻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无论是对媒体还是对受众都造成了伤害。如何减少媒体内部的资源浪费,优化新闻资源,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增强媒体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媒体必须面对并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 一、新闻同质化损人伤己 新闻同质化现象,使媒体没有特色或特色不明显,这必将影响新闻传播的质量,无论是对媒体自身  相似文献   

3.
标签新闻作为传播领域中一种日益普遍的典型符号建构现象,存在隐蔽的真实变形问题。传播学研究急需借助符号学理论厘清标签新闻在对特定的社会群体进行报道时,如何生成传播效果,并实现对报道对象强加相对固定的看法。符号学研究借助符号的建构过程、神话言说等理论,以透视其貌似客观的传播流程的实质。标签新闻将主题先行的素材选择和叙述过程隐藏在新闻背后,经过神话言说方式的传播,事实被符号化,真实早已破溃。这种在一定程度上扭曲、遮蔽真实的新闻报道,需要传播者和受众的共同警惕。  相似文献   

4.
仝鹏 《出版广角》2016,(17):85-87
近些年,新闻传播“标签化”现象明显,造成很多传播偏向,尤其在网络热点事件中“标签化”传播成为显要特征。这种带有明显价值判断的贴标签行为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负面标签更是给新闻报道的媒介载体、报道人物、报道事件和受众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媒体只有去“标签化思维”,才能真正解决客观性原则与新闻“标签化”传播之间的悖论,回归新闻客观报道。  相似文献   

5.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关注新闻传播的效果。我们认为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是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传播观,即通过新闻传播这种文化现象,以声音、文字、图片、图像等手段向受众传递正确的世界现、人生观和价值观。新闻传播只有贴近大众的生活,反映群众的思想,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如今的媒体逐渐向集团化、多样化发展,一家媒体集团拥有多张报纸(多家电台、电视台)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在这同时,由于报道政策的规定相同,大家的起跑线几乎相同,新闻来源相同,传媒从业者的新闻理念与操作水平近似,媒体内部重复刊播新闻的现象即新闻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如何减少媒体内部的资源浪费,优化内部新闻资源,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增强媒体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媒体必须面对并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一、新闻同质化损人伤己新闻同质化现象,使媒体没有特色或特色不明显,这必将影响新闻传播的质量,无论是对媒体自身还是对受众都造成了伤…  相似文献   

7.
林明 《新闻界》2003,(6):49-49,51
当一条价值很大的新闻由第一家媒介报道后袁会激起若干家媒体迅速转载或转播袁从而极大地扩展了传播空间和受众群体袁达到新闻传播的最大规模效果遥这一现象早已引起了现代传播理论研究的兴趣和关注袁被称之为野后续媒体大空间的扩充传播冶遥于是袁有人把新闻传播分为三种形式院野一是一次性媒体的直接传播袁二是多次性人际传播袁三是后续媒体大空间的扩充传播遥冶淤这种观点认为扩充传播是重要新闻获得最佳效果的理想境界遥这些探讨对新闻实践具有很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遥那么袁怎样才能实现扩充传播呢钥笔者有以下思考院一尧强化扩充传播…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众多自媒体平台纷纷发展起来。自媒体以其信息传播的便捷化、平民化等特征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自媒体时代悄然到来。自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增加了信息获取的快捷性与方便性,然而,自媒体新闻信息的传播也存在虚假新闻信息、低俗信息泛滥、媒介审判现象等新闻传播伦理问题。探究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伦理问题,找出新闻传播伦理失范的原因,提出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伦理建设途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普通民众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自己评论、采集和发表新闻,这是近几年来国际国内新闻传播领域产生的新变化,这样一种传播现象叫做公民新闻。公民新闻强调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这种主动性带来的是突破传统的新闻自由。与20世纪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高度集中、一统天下相比,21世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标榜求新求异的新闻现象,动新闻由台湾媒体《苹果日报》于2009年11月中旬推出,它主要以手机、网络为传播载体,并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通过3D新闻动画,将新闻照片、动画设计、旁白、音效等进行结合,写实模拟再现整个新  相似文献   

11.
浅谈跨媒体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末至今,国内外新闻传播界出现了两种新的景象:一种是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吞并与厮杀达到白热化;另一种现象是一些媒体握手言欢,积极寻求各种合作、互助与融合,以求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媒体之间的交叉传播与整合互动应运而生。由此产生“跨媒体传播”。  相似文献   

12.
新论点击     
新闻波现象“新闻波”现象是由重大新闻事件引发的新闻报道密集、各种媒体密切关注、能引起广大受众高度兴趣与激烈反应(评价)的链锁式系列热点新闻报道,每个系列热点新闻报道都与前一波新闻事件有着具体关联而又独立形成一轮又一轮新闻报道高潮的新闻现象。这种新闻现象符合事物发展和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就具体事件来看是相对独立的,但从整体来看,又是相互关联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群体。新闻波现象是现代新闻传播中的主流现象,并有逐步成为现在新闻报道中普遍现象的趋势。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1、大事件冲击产生的新闻事件新闻…  相似文献   

13.
过去,一则新闻报道若被贴上"独家新闻"这个标签,我们立刻就会想到,这则新闻是传播此新闻的媒体独家发现的,是别的媒体所没有的。然而,在现今信息时代,这种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几乎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14.
曹鹏 《新闻记者》2005,(9):25-26
在新闻传播市场空前繁荣的今天,“主流媒体”已经成为很多有实力的传媒机构的努力目标,同时也成为一个颇为流行的竞争标签。尽管如今自称为主流媒体的新闻单位有很多,但事实上真正按照主流媒体的标准来衡量。当前国内呈现出主流媒体缺席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朱虹 《声屏世界》2010,(6):19-22
新闻发布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直接结果,其根本目的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使政府的活动更加易于被普通民众理解和接受,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新闻发言人是一种传播现象,是一种传播形式,更是一种传播制度。作者作为广播电视管理机构的新闻发言人,以自己的实践,阐述了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读完该文,广播电视媒体工作者不仅可以理解新闻发言人角色意义,还可以从中领悟出如何利用新闻发言人来完善自己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6.
过去,一则新闻报道若被贴上“独家新闻”这个标签,我们立刻就会想到,这则新闻是传播此新闻的媒体独家发现的,是别的媒体所没有的。然而,在现今信息时代,这种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几乎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17.
新闻敲诈     
梁锋 《新闻前哨》2014,(10):85-85
新闻敲诈是指借用媒体能够向社会公开报道的职业特点威胁一些有负面消息的单位或个人而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新闻敲诈是一种与新闻传播行为相伴生的行为,是新闻传播行为的一种异化。"新闻敲诈"现象源自于报刊的逐利动机,马克思把这它称为"非常卑鄙可耻以致不敢公开说出的隐秘动机"。  相似文献   

18.
王治尹 《新闻传播》2014,(3):189-190,192
基于话语的表征理论与新闻传播的标签理论,分析了媒体对"X二代"事件的标签化报道方式,试图探究作为一种新闻话语的"X二代"报道,如何实现对社会冲突的表征。结果表明,有关"X二代"的新闻话语建构,加强了受众对"X二代"形象的认知,实现了对当下社会阶层冲突的表征。  相似文献   

19.
谣言新闻是当前媒体报道中常见的一种新闻类型,也是大众传媒对谣言在社会上传播的一种反应。文章首先阐释谣言及谣言新闻的内涵,并对当前媒体上的谣言新闻报道进行传播内容辨析和传播要素考量,以期对当前媒体谣言新闻的报道思路、报道方式等起着反思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权≠制新闻传播权把一种信息或思想传播给大众的权利谓之传播权。新闻传播权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体把表达一定思想、观念及倾向的新闻信息传播给大众的权利。伴随政权的建立,国家、民族或政治集团相应取得了传播新闻的权利。它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政治领导和舆论影响作用的重要机器。但是,一直存在这样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现象:拥有新闻传播权,并不等于一定拥有制新闻传播权。那么什么是制新闻传播权呢?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对新闻传播权占绝对优势的控制和实现。获得制新闻传播权,便意味着在一定时空获得了舆论导向的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