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伯明翰学派对亚文化的研究认为被收编是亚文化难以抗拒的命运,主流文化对于亚文化的收编方式主要是意识形态收编和商品收编。微博是web2.0时代的代表性新媒体,它既为腐女亚文化风格的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机制,也加速了其被商业收编的过程,并使这个过程烙上微博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环境下亚文化群体文化身份认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彦林 《新闻传播》2012,(3):194-195
新媒体的大力发展,使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文化多元共生的时代,造成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同台博弈之势。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介已成为建构亚文化群体文化身份的主要渠道;但因亚文化常被等同于反文化或俗文化,过于强调其非主流性,决定了新媒体环境下亚文化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则必然表现为一个"生成、流转、断裂、死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丧文化"是以90后为主的青年群体在网络空间中通过多媒体符号,营造出的一种集体消极、颓废、自我否定、自我解嘲的文化形式,它是青年亚文化在网络时代的新形式,反映出当前青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和戏虐心态。青年"丧文化"的风格符号主要包含了图文表情、网络事件和商品消费。以"丧文化"为代表的网络青年亚文化,表现出大众共创、游戏心态、商业塑行等新的风格转向,弱化甚至消解了传统亚文化理论倡导的"抵抗"和"收编"。新媒体时代的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在与主流文化的交流、协商中逐渐发展,通过与主流文化的协商对话,参与社会文化的版图重构,为了解当今时代的文化提供了多元的、开放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刘玲妙 《新闻世界》2014,(7):181-182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这种变化导致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即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本文以网络语言这一独特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语言的青少年亚文化特征及其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武静 《青年记者》2017,(2):9-10
新媒体使青年亚文化展现出全新的景象,迅速崛起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已有的亚文化形态,还成了孕育新亚文化现象的“温床”.但与此同时,青年亚文化研究领域未能取得相应的突破.大量的研究停留在不现实的文本分析层面,线上狂欢,对应线下边缘群体的社会现实,构成抵抗模式,加上以主流文化为参照系的价值判断,就是最流行的分析程式.对新媒体的角色定位不清、混淆了虚拟与现实、缺乏主体观念等,使研究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清晰、正确的导向.新媒体的发展方兴未艾,如不厘清上述问题,研究者很难深入研究青年亚文化空间与文化主体.  相似文献   

6.
唐欣 《青年记者》2016,(2):22-23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传播的迅速崛起,整个媒体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媒体传播已经渗透于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一直处于边缘地带的亚文化开始借助新媒体的崛起得以高速发展,形成了一种浓重的亚文化氛围,并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主流文化形成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群体传播时代,各种文化异彩纷呈,处于社会文化边缘的亚文化尤其活跃.可以说,亚文化已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群体传播进一步激发了亚文化创作主体的创作热情,使其形式、内容、影响和作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亚文化在形式上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内容上追求娱乐最大化,效果上表现为空前发展和繁荣.在群体传播时代,亚文化的政治含义也愈加明显,它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反映底层民众的广泛诉求,勇于触碰政治话题,充分体现了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传播的快速崛起,为青年亚文化传播带来多样化空间.文章首先界定亚文化的概念;其次,采用田野调查法和访谈等形式调查山大商院大学生族群参与青年亚文化传播的类型及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传播的影响;再次,从图书馆搭建SNS网络社区、综合传播、泛在智能传播三个方面提出图书馆助推青年亚文化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数字媒介时代,青年亚文化表征发生了转向。以二次元亚文化为例,新媒体赋能下青年亚文化的新表征表现为“融向主流”“走向大众”。但在二次元诞生之时,社会上便出现了很多关于二次元的刻板印象,尤其是以主流话语群体的刻板偏见为主,从而导致二次元与其他文化群体的对立和冲突,各文化之间互相交流和融合的步伐亦受到阻碍,这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方法】文章结合二次元文化的文献研究,以及所搜集的相关案例数据分析,在分析数字媒介时代二次元的新呈现的基础上,重点对二次元的影视呈现、游戏呈现、仪式互动呈现进行深入剖析。【结果】结合二次元在数字媒介时代的新呈现,阐释出二次元“污名化”产生的原因,以期为今后二次元文化的“去污名化”提出参考思路。【结论】只要二次元继续与其他文化互相融合,不放弃对其他文化进行个性表达,努力破开次元壁,打破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间的隔阂,就能想办法帮助部分社会大众重新搭建对于二次元的认知结构。在社会主流文化群体的开放包容中,最大程度地实现二次元文化的“去污名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因而不符合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亚文化也能够得到传播和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自媒体环境对于亚文化传播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并探讨了自媒体时代亚文化传播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屑丝文化以互联网传播环境为土壤而繁殖起来,是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在新媒体构建起技术文化鸿沟以影响整个信息流通结构的传播环境下,亚文化的生成、发展及去向将大不同前,研究网络亚文化传播路径及其与主流文化的互动作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席丝文化的源起、发展及影响为研究的切入点,管窥网络亚文化的文化传播模式及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杜晓阳 《大观周刊》2011,(42):77-77
校园亚文化即传统校园主流文化之外的文化,是大学生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模式和其他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之总和与概括。它与校园文化一道,对大学生的成长都起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关注和研究校园亚文化,探求高校学生工作新的切入点,创新高校学生工作模式,有助于更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各方面显现出来的生理、心理、行为发展特征,为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帮助,促进大学生的顺利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短片近年来在青年群体中发展迅速,数量惊人,大有取代传统电影媒介的趋势,有不少学者认为数字短片是真正无功利的、个性化的新媒介文化。笔者则认为虽然数字短片作为一种具有青年亚文化气质的新媒介文化,具有一定的抵抗性、反叛性等,但其反叛的力量却很有限,而且它最终臣服于主流媒介的商业和权力逻辑。  相似文献   

14.
余睿 《新闻传播》2007,(1):48-49,51
互联网是我国同性恋亚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随着社会意识与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当前艾滋病的威胁。同性恋问题避渐进入主流文化视野。2006年上半年创办的“同志论坛”是首个由政府支持的同性恋论坛。它在主题、内容、设置等方面均代表着主流文化对同性恋亚文化的阐释与引导。尽管部分网友还存有争议。但该论坛在宽容度、信息量上均显示出较大突破.有望成为同性恋亚文化融入主流文化的一个契机和一个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修辞反映了其有别于官方、媒体所倡导的主流文化特质,具有亚文化中最原初的抵抗特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客观的关注这一文化现象,剖析其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歌特的起源出发,阐述了哥特亚文化内容和形式的演变,并就哥特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探讨它在文化艺术上的表现手法及其对设计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武文颖  郑佳 《青年记者》2017,(20):33-34
伯明翰学派在解释“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时曾指出,即使青年亚文化拥有着庞杂的内容,但青年群体们创造每一种亚文化都是基于群体内部彼此之间的身份认同感,用以抵抗当时的主流文化,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迷文化”是青年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球迷亚文化又是隶属于“迷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球迷亚文化延续至今,与当年相比,青年球迷群体内部的身份认同行为早已发生了变革,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媒体的推动.本文以百度贴吧中的“皇家马德里吧”和新浪官方微博“皇家马德里贴吧”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媒介的介入对于青年球迷群体间的身份认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孕育了新媒体时代粉丝文化的成长,粉丝文化因其覆盖范围广泛、群体实践形态各异、对形塑青年价值观产生影响,因此主流意识形态对其渗透和引导成为题中之义.粉丝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部分,主流意识形态以"嵌入"代替"收编",发挥偶像的中介作用,针对不同粉丝群体的行为特点,采取不同嵌入路径,即"加冕-挪用"路径和"钳制-妥协"路径,并分别以王俊凯探访最高检和"227大团结事件"为例进行结构和过程说明.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媒体有关"熊猫烧香"事件报道的考察,透视媒体如何代表主流文化设置这一黑客亚文化事件的报道和阐释的框架,并从中解析主流文化与黑客亚文化的关系状态,揭示媒体构建的黑客亚文化镜像在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规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媒体对形成黑客亚文化的各种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有意无意的忽略或遮蔽,无助于主流文化对青年亚文化的积极疏导.  相似文献   

20.
在今日新媒介空间中,活跃着形形色色的青年恶搞亚文化,这些恶搞文化借助日益发达的新媒体技术,运用互文性、拼贴、戏仿和反讽等手段,抵抗主流文化,创造属于自己的意义空间;但另一方面,今天媒体的发达和恶搞的泛滥,也使得不少恶搞文化蜕变为一种超文本奇观和符号游戏,不仅丧失了抵抗精神,甚至沦为一种话语暴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