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与科技互动的形式大致经历了共生、分离、融合等阶段。在石器时代,文化与科技均产生于人类直接的劳动实践,两者互生共存;从青铜时代开始,文化、技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走向分离,相互之间的影响并不明显;到近代之后,西方率先完成了文化与科技的初步融合,并随后出现了西方科技对民族国家文化的融合过程;20世纪中后期以来,文化与科技之间出现了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形式。而这一最新形式的未来发展趋势就是:文化内容和形式更加信息化、文化经济更加产业化、科技发展更加人文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综合分析奥林匹克文化与武术文化融合的必然趋势,二者的融合是以一种合和的人文精神去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变成一种应该且必须的切入形式。本文从文化的相似性与互补性两方面对奥林匹克文化与武术文化的融合进行探讨,突出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以促进两种文化发展,进而促进体育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3.
唯理性主义的传统与现代人本主义是导致现代社会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割裂与对峙的思想根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异化是两种文化分离及危害在教育系统中的直接体现。教育的文化功能决定了教育的融合是文化融合的切实途径。因为,两种文化及两种教育的人文性或人文意义是文化融合及教育融合的逻辑前提,所以,教育的人文化是文化融合与教育融合的必然选择。教育人文化是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人文性复归,也是教育的人文性复归,其现实的途径是人文精神的教育与教育的人文精神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当前,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都处于重大转型之中,要求两者之间建构积极的互动发展关系.然而,实践中存在着互动文化不融合、互动组织不健全、互动方式不完善和互动机制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这对解决彼此发展问题和实现两者有效对接、相互促进发展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推进两者互动发展的主要举措有:融合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的文化;建立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的新型组织;完善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的评价制度;重构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儒家民族理论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以文化作为民族身份的识别标准,始终坚持华夏文化中心主义,反对华夏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及彼此的交流。同时又展现出明显的两重性特征:一方面积极提倡"用夏变夷",用仁爱之道去融合边疆少数民族,要求实现"华夷一体";另一方面又主张"内诸夏而外夷狄",企图将华夏与少数民族、中原与边疆隔离开来。而这从另一面又反映出儒家民族理论兼容并包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意义作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二者融合的可能性,提出了校企文化融合的途径,为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新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以新疆昭苏马产业为典型案例,审视了新疆马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时代需求是牵引力、政策引导是推动力、科技进步是支撑力、复合型人才发展是内生动力和文化底蕴是润滑剂等机遇,分析了新疆马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高质量发展政策引导不足、科技应用低效、产业人员职业发展受阻和文化挖掘不够深入等现实阻滞,提出了新疆马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即要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技应用创新,产生更大科技效能;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挖掘融合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深挖文化内涵,探寻文化深层次联系.  相似文献   

8.
民宿是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的住宿设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文化的“活化石”,二者有共通之处。承德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七家温泉村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温泉民宿数量基数大,将其二者融合,不仅有利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能提升民宿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推动当地旅游业及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七家温泉民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的现状,针对融入数量少、层次浅、角度单一生硬等现状,从温泉民宿景观、饮食、旅游购物、娱乐以及温泉民宿的“研学游”设计等方面提出非遗文化与温泉民宿深度融合的旅游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千年历史发展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论来源。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国民对传统文化的潜在认同以及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使其能够适应当前思政教育的需求,二者融合能够更明显发挥引导思想政治认知、培育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因此本文辨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从三个维度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的融合教育,肯定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为教育融合实践路径的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融”是政府的政策推动路径,其目的是实现高校的自主办学路径的“创”。其发展逻辑是,推动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协同式融合创新、外部支撑式融合创新,以教育系统的现代化支撑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内部协同式融合创新通过在宏观层面完善高校分类设置、在中观层面融通育人过程和在微观层面融通育人要素实现更有质量的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外部支撑式融合创新通过兼顾“输血”与“造血”的双轮驱动、平衡“学术逻辑”与“市场逻辑”的组织变革和交融“自我保存”与“共同利益”的体系建设,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同频发展。在剖析高等教育内外部融合创新逻辑的基础上,提出融合体制优势创新治理体系和融合多维要素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