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已进入一个"注意力"经济时代。对于竞争日益激烈的新闻行业,颇有感触的国内外记者认为,一个记者在写一条新闻前,必须设计十几条新闻导语,从中不断地总结、提炼,直至把精华浓缩出来。只有导语把观众的眼球吸引住了,观众才可能有耐心把整条新闻看完。因此,电视新闻导语是最费心思的,也是电视新闻最出彩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陈红梅 《记者摇篮》2009,(10):29-29
现在,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观众在看电视新闻时,都是在选看一些内容吸引人的新闻,那首先看到的就是新闻导语,观众需要借助新闻导语来大致了解一条新闻的大致内容。这就是说,电视新闻要想争取观众,导语是重要手段,特别是社会新闻的导语,必须吸引读者,诱发他们进一步详细了解内容的兴趣;反之,若导语平淡,必然会导致好新闻与观众失之交臂。作者、编辑的心血就可能付诸东流。那么,如何来写好社会新闻的导语呢?  相似文献   

3.
如何写好电视新闻的导语?笔者认为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高度概括,揭示新闻主题。导语不能写得繁杂冗长,不能出现多余的字,这样能使观众轻松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意义。如何用最简练的字写出高度概括的导语?一是使用最常用的动词,尽量少用形容词。动词总能给读者很强的冲击力,最常用的动词读者都能认识并理解。导语里应该出现"主语—  相似文献   

4.
罗文婧 《新闻窗》2008,(5):88-89
导语是新闻的眉头,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语的运用能起到提炼新闻主题,吸引观众兴趣的作用。所谓导语镜头,是电视新闻画面为了与解说词相呼应,因而需要有一个启幕的镜头。这个导语镜头虽然不是主体事实叙述,但可以先声夺人,直接影响到观众对整条电视新闻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电视导语要把观众最感兴趣的东西和记最需要告诉观众的内容表达出来。一条电视新闻能否引起观众的兴趣,导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视引言,是电视新闻画面播出前主持人说的那段话,它很像报纸上消息的导语。导语是导读,引言是导视,都是引导读者或是观众阅读和收看正文部分。不同的是报纸导语前面有文章标题,而电视新闻标题是在画面出来之后打上字幕,因为电视节目每条消息中间必须有主持人串场,以使观众把每条新闻区别开来。所以,主持人串场的引言既是每条新闻的标识,又兼有导语和标题的作用。写好、写新、写巧引言,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勾起人们收看的欲望,吸引观众对将要播出的新闻予以关注。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引言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  相似文献   

7.
王娟 《大观周刊》2012,(52):27-28
电视新闻导语作为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结构之一,它要把观众最感兴趣的东西和记者最需要告诉观众的内容表达出来。实践证明,传统新闻写作理论,已越来越难以支撑受众对导语的个性化需求,电视新闻需要不断开掘导语写作的空间,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导语作为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结构之一.它要把观众最感兴趣的东西和记者最需要告诉观众的内容表达出来。实践证明,传统新闻写作理论,已越来越难以支撑受众对导语的个性化需求.电视新闻需要不断开掘导语写作的空间,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媒体中,导语镜头的出现是图像与语言共同组成的信息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完美体现。电视新闻导语不同于报纸导语写作,创造出了其独特的报道方式,帮观众更好地看懂新闻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台湾电视新闻导语镜头的特点,看其如何抓住观众眼球,以期为内地的电视新闻制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赵钱江  谭湘 《现代传播》2001,(2):135-136
所谓导语,是指新闻的开头部分,新闻教科书上的定义是:用最简洁、最概括的语言对新闻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提示和评点的第一段话。一条准确无误的导语,并不就是最优化的导语。新闻工作者奉献给广大受众的应该是不仅正确无误而且引人入胜的导语。一个新闻节目中,有很多条新闻,如果每条新闻的导语都是一个形式,缺少变化,听起来就很单调。 近年来,电视新闻导语出现通俗化的倾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观众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引导观众往下看,属于叙述式;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强化新闻的效果,三言两语点评几句,…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一瞬即逝,它不象报纸新闻那样可以用大块的版面和醒目的标题引起读者注意。所以,一条电视新闻能否吸引观众,除了画面因素以外,新闻的导语能否新鲜活泼、引人入胜,给观众以正确的引导,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电视新闻导语,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根据新闻的主题、内容决定的。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导语应该准确生动、简练明快、通俗易懂,并能和画面紧密配合。同其他新闻传播工具相比,电视新闻是以快、短、活、声画并茂见长的。目前,国内播出的电视新闻平均一分钟一条,约二百字。如此短的消息,是不能有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一瞬即逝,它不象报纸新闻那样可以用大块的版面和醒目的标题引起读者注意。所以,一条电视新闻能否吸引观众,除了画面因素以外,新闻的导语能否新鲜活泼、引人入胜,给观众以正确的引导,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电视新闻导语,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根据新闻的主题,内容决定的。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导语应该准确生动、简练明快、通俗易懂,并能和画面紧密配合。同其他新闻传播工具相比,电视新闻是以快、短、活、声画并茂见长的。目前,国内播出的电视新闻平均一分钟一条,约二百字。如此短的消息,是不能有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导语是电视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落,要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最主要的事实和最新鲜的状态,直观鲜明的揭示主题,概括提示新闻最本质的思想内容从而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兴趣.  相似文献   

14.
画面是电视语言三要素中的要素。图像是电视新闻有别于其他媒体新闻的根本所在。电视新闻的图像性决定了电视新闻导语的图像性。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是由画面、声音和文字(语言)共同完成的,导语也一样。这里强调镜头的作用:一是因为镜头在表现事件性新闻时,由于视觉的关系,对观众有直接的冲击力;二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在所能看到的境内外电视新闻中,导语仍是文字处理并由新闻报告员播报的。  相似文献   

15.
博览     
电视新闻忽视观众感知的主要弊病研究观众看电视新闻时注意的行为方式很重要,它有助于我们在采编过程中更尊重观众的感知特点。当前电视屏幕忽视观众感知特点的主要弊病: 一、声画两张皮,平分秋色。电视新闻无疑应是以图像为主声音为辅,然而,当今的大多数新闻声画两张皮,以图像填声音,大多应着重突出图像的新闻图像没能充分突出,图像模式化,记者的眼睛没能抓住观众感兴趣的画面。二、重视‘第一印象’不够。观众的注意往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的刺激是否具有吸引力。应当重视拍好、编好第一个镜头,重视写好导语。当前,如何拍好、编好第一个镜头远没有引起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重视,富有人情味的导语更是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16.
写新闻首先要写好导语,因为导语是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记者、编辑和通讯员需要格外下苦功才能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众所周知,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写作时往往不是按照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来写,而是把事情的高潮、最有吸引力之点放在最前面(这就是导语),使新闻的主题通过导语最先突出地表达出来。这就如同演员出场一样,穿戴打扮、表情身段、一个亮相,能否把观众吸引住,并引来一片喝彩声,这可是相当不易的,写好新闻导语也如是。什么是新闻导语?古人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是晋朝学问家陆机在《文赋》中说的话…  相似文献   

17.
黄瑞卿 《声屏世界》2006,(11):56-56
电视新闻现场导语是电视新闻报道中大量采用的极具个性化的表现形式,现场导语运用得法得体,不仅有助于拓展报道手法、深化报道主题,而且能够大大增强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展示和张扬出电视媒体的个性魅力,使电视新闻具有更加色彩斑斓的艺术元素。笔者认为,记者做现场导语之前,应回答好三个问题:一问:为什么要做现场导语。现场导语是记者在采访现场即兴所说并由摄像机记录下来的新闻导语。它的目的和作用主要在于:揭示新闻现场;切入新闻主题;概述新闻事实;突出电视特色;引导观众关注。在很多情况下,现场导语具有“不可再现性”,…  相似文献   

18.
李丹婷 《视听纵横》2007,(5):110-111
一、电视新闻导语强调是“声画合一”的优势,纸媒传达信息则较平实。 电视与纸媒体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画面形象的可视性。因此,在电视新闻片制作中更加强调画面语言、文字语言并重,因此电视新闻导语与纸媒体的新闻导语相比有它的独特性。如在记者节当天,丽水各家媒体都以不同的形式报道了与记者节有关的新闻,《处州晚报》的记者写了下面的导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串联词是将前后两条新闻连接在一起的文字,大都由主持人口头讲述.是电视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方式。尽管每段只有两三句话,甚至只有一句话,但是它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它不仅具有串联衔接、承上启下、有机整合的作用,还有替代新闻导语、引导观众收看、表明观点的作用。如何写好串联词.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口播新闻是电视新闻的亟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中不能拍摄或未来得及拍摄图像的新闻都是通过口播的形式传达给观众的。如社论、文件、通告、通知和刚刚收到的消息以及图像新闻的导语等等。对同一消息的报道,电视口播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