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年中国"是梁启超在他的著名政论《少年中国说》中创造一个富有活力的修辞。这个生动的意象有利于提振中国人对于国家前途的信心,因此广为流传。本文通过对梁启超当年所接受的西方思想资源的考察,认为"少年中国"这一创造性修辞的学理背景是当时他所接受的一种西方国家理论——国家有机体论,并由此探讨创造性语汇产生、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刘子倩 《新闻世界》2013,(8):225-226
梁启超的新闻观点历久弥新。本文从目前我国新闻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热点的角度对其新闻业务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将媒介的现实问题与梁启超的新闻业务思想相结合,分析梁启超新闻业务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卓越的新闻工作者,"开民智"的新闻思想一直贯穿于其新闻事业的始终。但其"开民智"的新闻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新闻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演变。以戊戌变法为分界线,梁启超"开民智"新闻思想的侧重点由前期的"开风气"演变为后期的"倡民权",而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思想认知的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4.
"少年中国"是梁启超在他的著名政论《少年中国说》中创造一个富有活力的修辞。这个生动的意象有利于提振中国人对于国家前途的信心,因此广为流传。本文通过对梁启超当年所接受的西方思想资源的考察,认为"少年中国"这一创造性修辞的学理背景是当时他所接受的一种西方国家理论——国家有机体论,并由此探讨创造性语汇产生、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郭丽华 《今传媒》2012,(9):128-130
梁启超和张季鸾在中国报刊史上都以报刊政论著称,他们的新闻思想有如异同?差异从何而来?意义何在?本文试从两者的报刊实践及办刊言论中分析他们办报理念,认为两人在关于报刊的目的和功能、报人的资质与作为以及报刊的言论自由等方面的认识,都有着明显不同,甚至各自的言论风格也各树一帜。而梁启超、张季鸾两人不同的新闻思想,正代表着中国现代报刊发展的两条不同道路——政党报刊和民营报刊。两人差别迥异的新闻思想,又是由两人不同的人生理想与报刊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张怀俊 《新闻知识》2007,(12):76-78
梁启超不仅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活动家、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报人和报刊政论家,被誉为"舆论之娇子"。他从1895年创办《中外纪闻》开始其报刊生涯,一生创办和领导  相似文献   

7.
黄团元 《新闻前哨》2009,(1):74-75,80
今年,是梁启超(1873--1929)逝世80周年。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将近三十六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他每年平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又是一位报刊活动家、新闻理论家。在他56岁的人生中,就有27年的新闻实践。他亲自创办、协助和支持过的报刊就有29家。为此,本刊特发表此文,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8.
徐新平  覃林 《新闻三昧》2006,(11):55-56
梁启超(1873-1929)是影响近代中国历史命运的关键人物之一。他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而且是著名的宣传家和学者。作为著名的报人,他从1895年《中外纪闻》的创办到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逃亡海外,在3年多的时间里,他与维新志士一道,以《时务报》、《知新报》等维新报刊为阵地,掀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热潮。与此同时,他对报刊理论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在报刊功能和“报章体例”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一、对报刊功能的认识众所周知,维新运动时期,中国的报业还处在非常落后的阶段。当时,从官绅到民众都普遍看不到报刊的作用。尤…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09,(37):58-59
美国有个典型的说法.叫“美国梦”:一个赤手空拳的移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美国的环境中,获得某个方面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占康 《新闻窗》2007,(3):86-87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报人、新闻理论家。从1895年到1922年,梁启超在近30年的办报实践活动中写下了许多新闻理论专著,他用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言论对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称之为“近代舆论骄子”。  相似文献   

11.
新闻“四化”指的是电视业界流行的报道方式:“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在实际报道中,要将这“四化”的顺序反过来,也就是先从细节说起.然后讲人物故事,再把故事与相关事件联系起来,最后做主题提升。节目进展的脉络是:细节、人物、故事、事件、主题。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封口费"事件屡禁不止,不仅损害了记者的形象和媒体的公信力,也损害了民众的知情权和利益。要彻底根治这一弊病,必须解决如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对"新闻舆论监督"之监督的缺失,力求对症下药,探寻一些加强监督舆论监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1902年10月,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17期上发表了《敬告我同业诸君》.在该文中,他提出了“变骇为习”的主张,作为舆论引导的操作思路与手段.该主张由于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有悖新闻专业主义,因而颇受争议.但是,一种理念的提出必有其现实意义,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以今人的要求来评判当时的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15.
新闻制图是在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对图片进行的整合和编辑,它对新闻摄影来说有很多好处。首先,它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摄影记者没法及时到达新闻现场而漏掉图片的缺憾;其次,有些需要以形象的形式告诉受众的信息,但拍摄困难或不可能,代之以新闻制图:此外,通过制图的形式,表达编辑部或报社对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发展,博客开始大行其道,并迅速为互联网带来第二个春天.根据世界著名博客站点Technorati2007年的统计,全球每天都有超过10万个新博客诞生.博客的盛行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模式,也使新闻传播的主体悄然发生改变,一种新现象正应运而生--普通公众通过网络日志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以我国为例,在今年发生的地震、雪灾等重大社会事件中,大量关注事件发生发展的新闻博客充斥着网络,汇聚成一股新闻报道的新浪潮.  相似文献   

17.
新闻敏感也是新闻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或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笔者有幸连续两年参加了2002、2003年度的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颁奖会,学习观摩了众多获奖佳作,并聆听了众多领导和专家对获奖作品的分析评价,对照自己的工作体会,笔者认为,有许多新闻事件是由于我们在工作中缺乏"新闻敏感"这双"慧眼"而错失了良机.  相似文献   

18.
“德”是古代中国人独创的概念。中国“文德”论兼有“文之德”与“文人之德”两方面意义。在“诗言志”纲领下的古代中国人心目中的“文之德”,是把文学的本质定位在抒发正确崇高的思想情感上,把文学的功能定位在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取向上。由此而来的中国“文人之德”,则要求文人立身修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情操。中国古人提出的培养“文德”的途径是“养气”,具体包括“感物”与“读书”两个方面。古代文论的这些思想精华,对于新时代文学“中国梦”的圆梦之旅,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梁启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在诸多学术领域中"开风气之先",亦成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早期的图书馆实践多出于政治活动的需要,流亡海外期间他考察西方图书馆并实地接触了解其先进的图书馆理念,退出政坛后他开始致力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并为之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新闻制图作为新闻摄影的有益补充,时常出现在报纸杂志上。和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照片不同的是,新闻制图是利用电脑软件,通过对图片的剪切、组织、合成等手段制作而成的传递新闻信息的图片。比如《南方周末》近十年来的头版图片,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以新闻制图的形式刊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