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工业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过渡,传播环境发生着剧烈变迁.传统广告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身上带有不可消除的“原罪”,在信息环境下,传统广告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退.“连接”是互联网的基本要义,社交媒体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分水岭,它将物的网络推进到人与人之间的网络,社交广告是基于社交网络的一种信息传播模式,与传统广告具有本质的区别.社交广告应在认知层面、关系层面和传播层面建构其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网络传播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广告传播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Web2.0理念的出现以及对该理念的发展运用,使广告传播发生了巨大变化。传播手段和传播关系的革新,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传播环境的变化,让传统的广告运动中的多角关系发生了改变,广告主不再高高在上,广告代理公司的作用正在逐渐发生改变,或者说减弱,媒介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网络用户的地位不再消极被动,而是打破了传统的对于信息生产和传播渠道的垄断,掌握了传播主动权。本文在研究社会化媒体中的广告时,首先明晰社会化媒体的概念和传播特征,并根掘这些传播特征,与广告传播相结合,归纳出广告信息流动的新特点,然后分析这种变化给广告传播带来的影响,辨明社会化媒体作为广告平台的价值所在,最终彰显出社会化媒体在广告传播中的价值以及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8年起,社交网络在我国开始发展,并迅速获得了网民的认同.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社交网络传播特有的参与性、互动性也使之成为网络广告传播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分析社交网络现有广告形式利弊,结合社交网络的传播特征,探讨社交网络广告传播的核心价值与社交网络广告的传播模式,为网络广告传播能更好的发挥社交网络平台优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萍  孙晓鹏 《新闻传播》2022,(10):52-54
近年来,信息化实现了各行各业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尤其是在广告行业获得显著发展。对精准化广告传播模式应用而言,基于传播对象的分众化、传播内容的个性化、传播时机的差异化等特点,使得传播内容真实性不足、传播互动性匮乏等问题频现。基于此,文章探究了基于新广告模式的嬗变环节,广告传播的优化传播内容、提高互动度、构建健全的数据安全平台等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广告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孜文  尹洪 《出版广角》2016,(17):76-78
尼尔森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社交媒体用户达23亿。社交媒体用户数量之多,互动性、参与性之强使之成为广告展示魅力的空间。本文结合社交媒体广告发展态势和社交媒体广告的传播特征,进而研究社交媒体广告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6.
既往的社交媒体倦怠研究对用户的自我发展诉求探讨存在缺位,一些前沿研究虽然提出用社会化视角对社交媒体倦怠进行再审视,但对具体过程的描述尚不到位。因此,通过对20名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发现了社交媒体用户倦怠的两种倾向。研究发现,偏封闭保守的用户被迫倦怠,而偏灵活开放的用户则将倦怠工具化。此外新媒体环境的再中介化使得两类用户的媒介实践策略进一步分化,并进而导致了新的倦怠表征。前一类用户选择遵循传统拥抱社会化发展下限,而后一类用户则主动追求社会化发展上限。  相似文献   

7.
刘琴 《当代传播》2008,(1):96-98
Web3.0的核心是广域与广博,作为一种传播技术的拓展,它激发了广告传播的观念升级.与之相适应,建立在非常规传播形态上的关系建构是广告传播3.0时代的重要表征.本文以媒介形态的变化为脉络,对广告传播三个历史分期及理念核心进行简单的分析,着重探讨广告传播3.0时代的传播特征,并对广告传播战略如何应对变化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8.
张磊 《东南传播》2012,(5):51-5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媒介开始呈现出社会化的趋势,在新技术的支撑下,人人皆可传播,使得新闻的传播路径有了很大的变革。本文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传受方视作信息链中的节点,以新闻在节点间的流向为依据,从新闻收发路径终端的改变,新闻在传受者之间传播路径的改变,以及新闻在受众之间的传播路径改变几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化媒体中新闻传播路径的嬗变,以及这种改变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戴维 《出版科学》2018,26(1):71-75
互联网带来图书宣传推广与销售模式的双重变革,文章围绕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图书广告的有效传播展开研究,探索图书广告传播理念与方法的创新.在阐述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图书广告新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图书广告传播内容、主体、方式的变革,并提出出版企业广告角色转换、借鉴原生广告理念、动态创意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我国的传播格局正朝着更加复杂、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社交媒体的发展与进步拓宽了我国的公共信息的传播路径。用户所处的信息环境也变得更加丰富,用户在应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生产信息、消费信息、信息互动等方面活动。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交媒体的具体内容,分析了媒介融合环境下社交媒体传播形态的变化趋势;并以微信为例对社交媒体的传播特点进行了研究,探索媒介融合下社交媒体信息快速传播的密码。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网络迅速洗牌、编织、重新搭建,基于此,一种以互联网为切入口、以数字化系统为依托的新型媒介形态逐渐成熟.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加速新媒体的渗入,带来信息传播主体的转变,信息生产与分发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进一步催生媒介生态结构与环境的新特征.本文通过阐述和梳理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社会化特征,以期更好地把握时代趋势,更好地理解新媒体环境,为新时代的媒体转型、融合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社交媒体时代品牌传播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成为网民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品牌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经历了民间公益缺失到逐步恢复的过程,传播技术的革新、社交媒体的到来进一步推动官办公益向民间公益,机构公益向人人公益转型,互联网颠覆计划慈善的旧思维,从慈善理念、参与形式、传播方式等发生了重大变革。本文以腾讯公益为例,探讨社交媒体时代公益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媒发展不但助推时尚风潮更替迅速,亦推动时尚传播出现反“滴流”现象.时尚传播由上而下改为由下而上,时尚传播的路径和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进入网络与社交媒体时代,这一趋势变得更加明显.不过大型全媒体集团等机构的出现再次改变这一趋势,其“机构化”特征与社交媒体的“圈层化”“碎片化”特征相互冲突又必将长期并行并存,这一发...  相似文献   

15.
沈秋月 《今传媒》2024,(2):15-18
相较于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效果显著、传播范围广泛的特点,给健康传播带来了机遇,如何利用新媒体优化健康传播效果日益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媒介可供性是一种全新的媒介研究视角,本文对媒介可供性视角下社交媒体健康传播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进行了概述,并基于媒介可供性框架,即生产可供性、移动可供性、社交可供性,梳理了社交媒体的典型代表——微信健康传播的创新型实践,并从实践中抽丝剥茧,发现了微信的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社交媒体的健康传播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下电视媒体在社交化传播中需要不断消解以前单向传播时的诸多观念、传播方式乃至文化基因,在多元综合智能化视听传播中,需要根据社交化媒介平台特性,内容赋能,去开拓相应的传播渠道;在政策允许、经济条件成熟的前提下自建或联合搭建社交化传播平台,技术赋能,保障与用户的强关系;构建多元化运营模式,经济赋能,提高原创者的积极性,保证持续的优质内容产出;同时重视用户需求,数据赋能,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务;提高对媒介变革的超前认识,观念赋能,抢占未来智能传播体系中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7.
赵刚 《今传媒》2022,(8):130-133
网络社交媒体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但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本文提出应从三个方面来推动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的传播:通过乡村创生,做好线上营销;从制度层面厘清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不同行为主体的责任;做好网络社交媒体时代下的整合营销传播,期望能为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18.
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在动漫传播的过程中,传播媒介的发展延伸了人们感知动漫的能力。漫迷接触漫画的主要形式经历了由纸质媒介到电视媒介再到互联网的变化。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互联网不仅给漫迷提供了海量的动漫信息,也给动漫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传播渠道,而动漫在互联网的传播模式从一开始杂乱无章的动漫网站、动漫论坛传播,发展为依靠社会性媒体进行传播。本文从动漫传播的背景出发,通过分析动漫在社交网络的传播模式,着重分析动漫信息在新浪微博这一社交媒介的传播模式,阐述动漫文化在社交网络上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一、新时期广告传播现状回顾一下广告传播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大众传播形成之前,广告传播是一对一的人际传播,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广告信息借助大众媒体实现了点对多点的"广播",这时的广告信息传播可以是全球性的,快速的,可测度的。进入数字新媒体时代,融合渐成风尚,媒介间的壁垒被逐步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获知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社交媒体中的口碑信息对人们的旅行决策有着重要影响.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主体多元,传播内容以用户自产信息为主,官方推广渗透力不足,旅游目的地品牌声誉风险大增.面对新的传播环境,应广泛联合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创新传播方式,监测相关网络舆情动态,保障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