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前虽然已经有记者节,也只是从1933年到1949年这十六届而已。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00年才正式确立11月8日为记者节。与教师节、护士节这些行业性纪念节日相比,记者节还很年轻。年轻的记者节,是怎样开展自己的纪念和庆祝活动的呢?无非是论坛、座谈会、交流活动、文艺演出等等,当然都是关于记者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内容的,那么有没有什么特色呢?特点是有的,毕竟是个特殊的行业类纪念日,而要说特色似乎就没有什么了。记得在今年教师节前,有时评作者提出“再不  相似文献   

2.
笔者踏入记者园地已历八年,回眸新闻,自感有待总结提高者众矣.故不敢致懒,露夜曦晨,风午雨夕,长思片想,连缀成篇,得此栏文.而今捧献诸君,只愿不致贻笑大方也.  相似文献   

3.
4.
5.
基层新闻工作是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重大题材的,但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千差万别,不少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往往得风气之先,会出现一些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导向意义的现象与做法。面对这样的题材,基层记应沉着应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把握新闻  相似文献   

6.
7.
8.
倪玉 《军事记者》2002,(12):28-29
《再现时代长河中的真金子》、《为中外新闻人铸一座丰碑》、《“无冕之王”修筑的“长城”》、《一座指点经典新闻的文库》……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国10多家新闻理论权威报刊纷纷发表消息或书评,对白庆祥主编的500万字《中外新闻名著鉴赏大辞典》进行报道和评论,在新闻界和新闻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兴趣。白庆祥现任中国经济时报大连记者站副站长,主任记者。这位1976年就投身新闻事业的黑龙江人,进过电台,干过杂志,编过报纸,他凭着对新闻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努力探索,不仅在新闻采访和写作实践中结出丰硕的果实,也在新闻理论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军事记者     
《军事记者》2012,(2):F0004-F0004
军事记者新闻理论探讨的论坛 军事新闻信息荟萃的园地 军事新闻采访写作的良师 军事新闻记者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10.
11.
张刚 《青年记者》2002,(3):18-19
有人说,跑社区就是成天和老妈妈打交道,是写不出什么好新闻的,长期在社区跑,眼光就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很难成才。但我的个人成长经历证明,社区不但有大量的新闻资源,而且给年轻记者提供了一个尽快了解社会、了解群众,完成从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的机会,提供了施展个人才能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12.
吴晓春  闾春飞 《新闻界》2005,(5):60-61,55
自从新闻事业诞生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报人、学者和政治家都非常重视新闻人才的培养和对新闻人才理论的探讨,提出了许多造就新闻人才的理论主张.其中如何建立记者的知识结构问题,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重要话题.但纵观以往人们对记者知识结构问题的探讨可以发现,很多研究大都是从记者应该获得和具备哪些知识或者什么样的知识来看待记者的知识结构问题的,并且形成了“杂家”说、“专家”说和“专与博结合”说等观点和理论.这些观点和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合理性,但缺乏与具体新闻实践的有机结合,只是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待记者的知识结构问题,通常具有较强的理想主义色彩.实际上,记者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一个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动态建立的过程,并且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动态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更有利于有效地实现记者的价值.因此,重新审视记者的知识结构问题,无论是对于新闻理论还是新闻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力 《新闻传播》2005,(6):40-41
一个瞬间,记录了一段历史,使一瞬成为永恒。沉醉于新闻摄影的张亮,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此。  相似文献   

14.
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使媒体行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空间,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也越发产生了竞争力,对当前从事媒体行业的新闻编辑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编辑记者必须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性,这样才能满足当前媒体行业的发展。但是,想要具备超强的新闻敏感性在短时间内无法马上做到,每个人的思想特点都不一样,对新闻敏感性的程度也有很大不同,并且针对新闻敏感性需要后天培养才能更好的形成,新闻编辑记者具备强烈的新闻敏感性能够有效将新闻线索中的内涵深度挖掘出来,使新闻更有价值性。  相似文献   

15.
记无疑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字基本功及健康的身体,但现在光有这些已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04,(1):61-61
习惯观察,习惯思考。多观察,多思考,多联系,多沟通。这些对于发现新闻、挖掘新闻,形成新闻策划非常有益处。  相似文献   

17.
省级党报驻站记者,远离编辑部,单兵作战,来自上面的报道信息有时不畅,这就逼着自己在“一亩三分地”里,辛勤耕耘,克难奋进。 要争取工作的主动权,赢得上下左右满意,驻站记者只有一条路可走:从地方实际出发,多写新闻。  相似文献   

18.
余运超 《记者摇篮》2000,(11):19-19
新闻采编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记者、编辑是否具有过硬的创新能力。有的新闻作品脍炙人口,有的文章却让人难以卒读,这都与作者深入的观察分析、深厚的知识储备、独特的思维角度、开放的个性心理、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所构成的创新能力分不开。一、洞察本质力。这是一种敏锐、迅速、准确地抓住事物发展的联系能力、事物发展规律的运动能力、事物发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博客概念的普及,博客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有一类不容忽视的博客即记者博客,它是专业媒体与博客圈汇流的代表领地,也是新闻事件呈现的另一个领域。记者博客对于新闻网站博客频道来说有重要的发展意义,记者应该充分重视,并积极拓展博客内容,确保真实、有效地发挥互动,使其在新闻网站博客频道中发挥出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记者的精神     
吴万里 《新闻界》2001,(4):41-41
常读报常感受到记者的一种精神,一种敬业精神。比如有些记者业务能力并非很强,但其敬业精神能使其勤能补拙,也照样采写到不少新闻,有的甚至是常易被人疏漏的新闻。比如上海新民晚报女记者邵宁已算是比较有成绩的记者,但从不小看一些不起眼的新闻。10月2日该报综合新闻版上她采写的一则小新闻:“与鸟同嬉佳节乐趣多——和平公园鸟语林侧记”,读后顿觉津津有味。别小看这么一则小新闻,它至少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假日出游的好去处,而且在上海这一“水泥丛林”世界里,她向我们指点的是一个回归自然、进入鸟语花香的好去处,多么具有诱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