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灾难在任何社会都备受人们关注。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自然也就成为记者和公众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领域。对于媒体和记者来说,面对灾难性事件,媒体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记者应如何把握此类事件的报道?怎样报道才能使灾难性事件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是所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和记者都要认真思考和准确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对各种灾难事件的报道。这些灾难事件主要可分为“天灾”和“人祸”两大类,比如洪涝灾害、坠机事件等。西方新闻界有一种说法,把灾难性事件称为记者的节日。因为它们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引起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所以,社会上一出现重大的灾难事件,各路媒体都趋之若鹜,大肆炒作。而在我国,政府部门出于保持社会稳定团结的考虑,对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向来严格关,媒体对这些事件也表现得十分“调”。如今随着社会信息需求的增加,这状况开始发生变化。堵塞信息将会带来舆论失控随着社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航事件中,中国媒体的表现成为公共讨论话语场的一部分。中国新闻界的反思和外界指责主要集中在新闻制度、新闻伦理、新旧媒体等专业性层面。但需要追问的是中国的媒体体制如何建构、呈现记者的观念及其新闻实践,而媒体是否有能力通过反思来协商已有的报道框架。文章运用"新闻模板"这一概念工具,探讨了灾难报道模板在此次马航事件中的呈现,认为虽然受到报道模板的制约和限制,但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媒体人能够通过自身的反思来协商已有的报道框架。  相似文献   

4.
<正>自19世纪80年代钱刚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问世,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灾难新闻报道带着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的温度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其后对抗洪救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昆明火车站严重暴力恐怖事件、马航航班失联等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逐步勾勒出中国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轮廓和脉络,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报道环境和呈现方式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灾难性新闻报道既有着常规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和特  相似文献   

5.
一位美国来的媒体记者爆着粗口冲电话那头的编辑大喊:“我没有,我这里什么都没打。”在马航370飞机失联事件后,  相似文献   

6.
郑燕梅 《新闻世界》2014,(8):344-345
议程设置功能是西方传播效果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对特定社会事务的关注与报道,能够通过新闻信息的传播将公众及社会引向特定的关注方向。马航事件是一次突发的重大航空事件,对这一事件的处理体现了政府部门的应对能力及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本文重点分析议程设置功能在马航事件报道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灾难性事件不可避免,与此相伴生,灾难性事件报道如影随形。党的新闻工作者是唯物主义者,对灾难性事件报道不能退避三舍。与一般意义上的正面报道相比,灾难性事件报道难度更大一些。难在哪里?难在既要及时报道,又要把好导向,要给人以信心而不是泄气,要有利于稳定而不是添乱。时机如何把握,角度如何选择,数量如何掌控,版面如何安排,这里面有思想导向,有宣传艺术。本期《前沿关注》讨论“把握好灾难性事件报道的正确导向”,选发6篇文章,其中有几位作者亲历过重大灾难性事件报道,如南丹矿难的揭露,巴—伽地震的目击,淮河一线的抗洪……他们以自己大无畏的实践显示,灾难性事件报道不神秘,不可怕,抓住要点,悟其规律,同样可以写出像正面报道一样鼓舞士气的篇章。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从来都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新闻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政策性强、影响力大,报道突发事件尤其是灾难性事件对新闻媒体和记者是一种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不仅是对记者的顽强精神和意志力的磨砺,也是对媒体和记者在重大事件面前能否作出正确分析和理性选择的考验,更是对涉及参与处理事件的官员的党性和良知的检验。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必须从大局着眼。一方面,新闻媒体必须增加社会责任感,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以正确的心态和最适用的方式报道突发事件,不猎奇、不炒作、不激化矛盾,避免引发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对涉及国家安全、国家机密以…  相似文献   

9.
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堵"与"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琪 《当代传播》2003,(3):75-76
在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求知欲渐趋强烈,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信息量越来越丰富,报道方式越来越灵活。这种变化尤其集中体现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上。显然,面对灾难性事件,堵塞信息渠道已经不合时宜。如何成功地做好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工作成为媒体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成功的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应按照新闻自身的传播规律,运用新闻舆论引导社会舆论,降低灾难性报道的负面效果,在澄清事实的同时达到净化舆论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应该如何对待诸如地震。失火、车祸、沉船等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呢?对此,我们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过去,我们对灾难性新闻事件要么回避不报道,要么拖拖拉拉,时过境迁才刊播。其结果,造成不少受众去接受西方新闻传媒的报道,使不少国内新闻出口转内销,从而产生了西方传媒由新闻而在思想上对我国受众形成巨大冲击的堪忧现象。现在,我们对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对策是迅速而低调。这种低调的具体表现是,在及时报道的同时,新闻传媒对灾难性新闻一般不予以重要的版位,比如不入电视、广播的前三条,不上报纸的头版。以我…  相似文献   

11.
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对各种灾难事件的报道。这些灾难事件主要可分为“天灾”和“人祸”两大类,比如洪涝灾害、坠机事件、地震、瘟疫等等。灾难性事件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冲击。从传播学理论的角度来看,灾难性事件表现为自然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西方长期以来存在着意识形态、历史人文背景以及媒体功能认定等方面的冲突和差异,中西方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理念也有所不同。我们所说的灾难性新闻的报道理念,就是指媒体和记者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所采取的报道方式、报道思想,以及对灾难本身的看法。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中西方灾难新闻报道理念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互联网专题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充分体现了新媒体的优势。纵观海地和日本两次地震专题报道,仅在一年时间内,消息的容量、版面的设置以及微博的广泛运用都体现出了变革与创新。同时,信息的泛滥和虚假依旧是灾难性事件报道中值得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江泽民同志谈舆论导向重要性的这番论述,对做好灾难性事件报道也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讨论如何准确把握灾难性事件报道的正确导向这一话题时,我们有必要重温这段论述,牢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提升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宣传效果。按“三贴近”要求,必须重视灾难性事件报道灾难性事件,因其本身具备的反常性,自然为各类媒体所看重。党报作为媒体中的重要一员,承担着对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共同负责的特殊职责,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同样必须重视搞好灾难性…  相似文献   

15.
在越来越激烈的媒体竞争的格局之下,以及现代人们对于新闻报道要具有更加深刻性和思考性的要求下,深度报道不仅仅成为了传统媒体——报纸体现其格调和品质的有力武器,也逐渐成为新兴媒体发展的阶梯之一。然而,在这个娱乐化、大众化的新闻报道背景之下,灾难性报道以其最大特点"突发性",一旦发生,必然会迅速成为舆论的焦点。因此,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前提下,如何做好灾难性深度报道的准确有效工作,成为了新闻媒体不能逃避的话题。本文首先是对国内灾难性报道的现状进行粗略研究,力图能把我国主流媒体对于灾难性新闻深度报道的现状进行简单归纳总结;其次是以《南方周末》为例选取两至三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媒体具体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来用事实说话;接着是通过对我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分析,概括说明我国灾难性深度报道的特点及趋势;最后是引申出我国灾难性深度报道的不足,并对此提出相关的改进展望,寻求我国灾难性深度报道的生机与突破。  相似文献   

16.
夏婷 《新闻前哨》2014,(10):79-80
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灾难性事件报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灾难新闻"。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性事件意外出现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备受各方的关注。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相似文献   

17.
灾难性事件报道方法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难以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相似文献   

18.
灾难性事件报道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各种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两大类。一类是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难,即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风暴、冰  相似文献   

19.
杜玫 《新闻世界》2009,(2):57-58
“所谓灾难性新闻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对各种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包括对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马航事件是一个至今没有结论的新闻事件,到今天,国内媒体应该继续被动转载国外媒体的报道?还应该主动追踪新闻进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新媒体时代下的受众,已经远远不满足于被动地获取信息和接受一成不变的新闻报道方式。此次马航事件暴露了国内媒体对国际新闻传播的滞后以及国内媒体在职业素养、专业技术分析等方面的不足。马航事件没有终结,相关新闻报道仍将继续,这将更多考验的是国内新闻从业人员处理的智慧、等待的耐心和专业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