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明月 《视听》2016,(7):159-160
自点赞行为流行以来,在微信朋友圈中,每天都有点赞在产生和传递。本文主要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朋友圈点赞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从批判的角度重新审视"点赞"行为对我们在微信朋友圈这一虚拟环境中交流与沟通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点赞"行为并不是我们最初所想象的那么积极乐观。  相似文献   

2.
与其他社会化媒体不同,微信朋友圈的出现,使其与用户的社交人际关系圈更为紧密。微信"点赞"逐渐成为一种人际社交方式,作为一种受众互动行为在社会流行。文章从"点赞"行为到用户"点赞"行为的心理解读,引出"点赞"行为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对于"点赞"文化引发自身思考。  相似文献   

3.
社会生活方式的媒介化催生了“点赞”这一人际互动的新方式.微信朋友圈“点赞”因其传达意义的统一性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追捧.强关系网络下,基于微信的熟人社交模式,用户通过互赞享受着虚拟社会互动带来的满足感,“点赞”成为朋友圈中满足自身情感诉求的工具.但是“点赞”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用户的情绪化表达使得主体异化,进而导致了交往的非理性化.文章试图通过分析“点赞”的情感诉求,发现用户主体异化的情形,探讨“点赞”情绪异化表达和主体异化导致的交往非理性化问题,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功能,理性使用社交媒体.  相似文献   

4.
微信作为一种新媒体融入到我们的社交生活中,其朋友圈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仪式观,尤其是作为一键式惰性社交的"点赞"行为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本文基于互动仪式理论,重新审视"点赞"行为,以获得对其新的认识。本文认为微信朋友圈的"点赞"行为不存在完整的互动仪式。  相似文献   

5.
“点赞”行为已经成为微信朋友圈社交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厘清这一行为产生的动因及其运作机理,对规范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秩序并改善其传播环境、优化其传播策略具有重要价值。“点赞”行为看似简单,其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信息传播行为动机意蕴,受信息传播主体和受众的心理、情绪、诉求等多元因素的交互影响。系统而言,心理共鸣、情绪传播与现实诉求是“点赞”行为的三重主要动机,三者相辅相成。对此,应当科学认知并充分运用这些动机,为发挥微信朋友圈的正向传播效能提供治理机制上的镜鉴。  相似文献   

6.
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变化长期保持着与人们社会关系和日常生活之间的互动,随着社交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嵌入,朋友圈点赞成为网络化社会情境中人际互动的重要方式。点赞作为一种流行的社交技巧成为了线上社会关系连接的重要传播节点,也改变了现实条件下人际关系的构建和社会交往的模式,在人际互动的实践中消弭了现实生活中环境、时空和文化的隔阂,诉诸于媒介符号,形式化了真实世界里不规则的社会交往形态,是社交行为异质化的体现,带来了媒介环境下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异化。本文总结了朋友圈点赞导致社会交往异化的社会心理动因、异化表征和具体表现及影响,认为看似自由浅易的社交符号却在朋友圈的交往实践中被赋予多维丰富的内涵,演绎出复杂深邃的互动关系,致使人际互动的完成和社会关系的维系也在新的沟通共识下发生异化与突变。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5,(24):51-55
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微信用户"点赞"功能使用情况,从个人满足、人际交往和群体交往三个维度考察用户的"点赞"行为动机。研究发现,用户"点赞"行为动机的强度不同,大致可以归纳为内容依赖、娱乐消遣、个人展现、表达多种感情和社交需求等5项,其中"对发表内容的肯定和认同态度"和"给他人情感上的关心和支持"为主要使用动机。  相似文献   

8.
微信,一款即时通讯手机应用程序,凭借其免费、便捷、功能齐全的优势吸引了庞大的用户群。微信的高歌猛进对个人人际交往乃至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一款即时通讯软件,自然是吸引了传播学界学者的强烈关注,对于微信的传播机制,微信营销等的研究成果累累。朋友圈虽只是微信中的一个插件,但它引发的“朋友圈控”和“点赞之交”的社会现象近来也吸引了大批学者的目光。人们在朋友圈中“晒出”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晒”,“点赞”又是出于什么目的,本文选择从传播学经典理论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来对这些问题做出解释,洞察人们这些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9,(10):36-45
随着微信好友数的增加以及微信对工作、生活的全面渗透,越来越多的用户对朋友圈产生了倦怠情绪,并主动减少朋友圈的使用。刘鲁川等学者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出微信倦怠及消极使用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炼出可能影响微信用户朋友圈中辍行为的因素,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使用SPSS23.0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长时间使用朋友圈后,微信用户的感知过载、隐私忧虑、上行社会比较及朋友圈倦怠的程度均大于中等水平(李克特5点量表);2.信息过载、社交过载、上行社会比较与朋友圈中辍行为呈负相关关系;3.隐私关注与朋友圈中辍行为无相关关系;4.朋友圈倦怠未在感知过载、上行社会比较与中辍行为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刘砚议 《新闻界》2015,(3):58-61,66
交往主体呈现给交往对象的"形象信息"的一致性是社会交往的基础,所以带来社会资本增量的交往都需重视"印象管理"。作为新兴的社交媒体,微信塑造了一个基于现实社会关系的网络场域。其朋友圈呈现强弱关系共存的交往格局。在此前提下,用户如何进行"印象管理"?研究发现,在强关系为主的朋友圈,用户印象管理较弱且有"后台行为前台化"现象;弱关系为主的朋友圈,功能支持能助于用户进行"后台行为前台化"理想化的印象管理。  相似文献   

12.
周迪 《东南传播》2016,(6):37-38
微信朋友圈点赞在当下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传播媒介,如何认识大学生这种点赞行为的动机,是值得关注的研究点。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运用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的理论,以媒介使用的四个功能为视角对大学生群体间微信朋友圈"点赞"的现象进行娱乐消遣、人际关系、个人认同、监视四个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微信朋友圈作为一种典型的虚拟社区,有助于满足用户平衡注意力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将反过来对朋友圈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朋友圈来了解好友动态。微信朋友圈的语境下,拟态环境被赋予了新的特点,它成为人们自我呈现的虚拟舞台,人们发布信息时呈现出显著的自我把关倾向,真实内容的片面化和碎片化呈现导致其成为事实型的拟态环境,人们基于此对好友进行形象塑造,并加速了其环境化。  相似文献   

15.
上线三年来,微信已经由最初只局限于文字、语音的聊天类手机软件,成长为一个集生活服务、即时通讯、移动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终端平台。2015年1月25日,首批微信朋友圈广告正式上线,迅速引发网络讨论,成为舆论热点。在移动互联网瞬息万变的发展背景下,微信想要在保持市场竞争力和用户体验的前提下,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朋友圈广告看起来是一步思索良久的险棋。如何审慎地看待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流广告,正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络在人际交流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为了充分满足人们在社交网络空间表达情感的需要,"点赞"按钮应运而生.用户使用赞的心理动机不尽相同,基于不同动机的点赞行为也给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它不仅促进社会互动,便于表达情感,还蕴藏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它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应理性对待"点赞"这一网络文化现象,规避因"点赞"带来的负面效应,使之为个人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朱月荣 《东南传播》2014,(11):101-103
本文试图以"点赞"功能为切入点,以传播学基础理论为框架,并从社会学、心理学出发,在对前人相关文献和研究的基础上,收集最新的数据资料,关注最新的互联网资讯,从而将"点赞"行为分解为信息共享、人际互动、语义生成三个环节,以此对其进行梳理。进而对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分析传播形态的兴起及发展趋势,在对过去网络中的人际传播进行剖析后,总结出当前网络人际传播的新形态,并分析了这种新型特征对于个人、群体、网络及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手机终端的广泛使用,使得新媒体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手机应用极大地增强了人们使用手机的体验感。其中,微信作为最普遍使用的即时通讯软件,有着非常庞大的使用群体,朋友圈、摇一摇、微店等附加功能丰富着用户体验。其中微信朋友圈的营销行为,即俗称的微信代购迅速发展,对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微信代购行为中是否存在第三人效应,本文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此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9.
微信是一款基于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朋友圈作为它的一个附带插件,在发布文字、图片、小视频、链接,分享音乐,评论和点赞以及地理定位等方面的综合功能,使得它成为社交网络的又一主要形式。加上良好的隐私保护和人性化设计,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大大高于其他社交网络。本文通过对3位微信固定用户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这段时间内的朋友圈媒体内容的分析,试图得出他们发布的媒体类型分布状况、媒体框架及这二者与网络形象建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网络越来越深入且广泛地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个体都与自己的社交网络紧密绑定在一起.微信朋友圈为用户形象塑造和自我呈现创造了条件,用户也可以自我选择和控制要展现的内容,这就为网络上的“晒”行为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分析这种“晒”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