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纸的编辑工作是一种高级创作.编辑作为主体从事的是一种再创作的劳动,编辑工作是报纸出版的核心环节,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报纸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报纸编辑的主体意识作一探讨.笔者认为,报纸编辑的主体意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所谓“原创意识”,是借了音乐界的一个“原创乐曲”的说法,套用到编辑工作的认识确立上来的。也就是要说明:编辑工作是一项具有原创性(或说具有创作性或独创性)的工作。 所以要谈编辑(本文以报纸编辑为参照系)的“原创意识”,是基于这样一个认知前提——长期以来,编辑工作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被看作是被动地在别人劳动成果上修修补补、编编删删,毫无生机、毫无主动性、创造性可言,至多也就是个在他人的劳动、他人的创作基础之上的“再创作”而已。因而,要突破一种认识上的樊篱,要提倡一种全新的编辑工作价值观。而对编辑及编辑工作响亮地提出“原创意识”的要求,不管是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无论  相似文献   

3.
黄晓红 《新闻世界》2004,(7):46-46,48
报纸的出采,报纸的出众,都是南每篇精彩的稿件组成的。没有精雕细刻的好稿,再花哨的版面也是徒劳。因此.精心编辑每一篇稿件是一个编辑必须每天面对的事。编辑编每一篇稿件,就是对稿件的精心打造,稿件打造的好不好.编辑的意识、编辑的水平、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论编辑意识     
报纸的编辑,每天要面对来自社会四面八方的稿件。编辑在整理、加工稿件时,显然要受到原稿内容、风格等方面的限制,不能撒开原稿另起炉灶。但这并不等于说,编辑的劳动完全是被动的。在尊重原稿,不扭曲其本意、伤害其风格的情况下,编辑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能动作用。一篇稿件,经过编辑的加工,往往可以像埋在沙里的金子那样,被淘出来提炼后,发出熠熠光辉。所以,对于一篇见报的稿件来说,编辑的主体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编辑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决定于编辑的意识。什么是编辑意识?我以为是指编辑在加工稿件的过程中,如何想方设法把作者的意识明白无误地传输给读者,使读者能对作者的意识引起反响,或共鸣,或异议。就对待一篇稿件来说,  相似文献   

5.
报纸编辑部的基本任务,一言以蔽之,是编报,编辑出一张高质量的、有特色的、符合报社根本利益的报纸来。为保证如上基本任务的胜利完成,每一张报纸都需要有一个编辑方针,作为编辑报纸工作实践的指导和约束,这就是编辑方针产生的原因和它的重要作用、意义所在。何谓“编辑方针”?编辑方针是编辑工作的政策、法令和准则,是指导编辑工作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报纸编辑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凭个人的志趣、爱好,随心所欲地处理事务。他在选择每一条新闻、修改每一篇稿件、制作每一个标题、组织每一个版面的时候,都要受编辑方针的指挥和约束,要遵照编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要求也起了很大的变化,报纸版面艺术这门新课题也随之更加突出地摆在报人面前。 一张报纸,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体。报纸艺术形式的核心是美术,称为新闻美术。过去的美术编辑工作面较窄,主要任务是绘制标题、刊头,搞点美术创作。随着激光照排的普及,使新闻美术跨入整个报纸版面的大舞台,新闻美术面临大变革、大发展的新局面。 要适应这场新的变革,首要问题是要转变思想认识,改变传统的美术观念。新闻美术改革应以服务于报纸为宗旨,将艺术用在报纸迫切需要的地方,着力在版面设计、广告设计、新闻美术创作、美术图片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版面设计要观念新、构图新、版式新  相似文献   

7.
国内有家机构曾做过调查,读者阅读报纸新闻,有九成以上是先读标题后看新闻的。应该说,读者拿到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不想看什么,首先取决于标题。标题直接决定了读者对新闻的取舍。精彩的标题,体现的不仅是编辑的水准,也体现了报纸的水平,对引导读者阅读十分重要,甚至对提高报纸的零售量和发行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报纸编辑组稿,既体现出报纸的思想和导向,也体现出编辑的意图,是编辑对作者稿件的一种再创造,是在作者对报道素材已经进行反复酝酿、构思、修改的基础上,编辑再进行精心选择、删繁就简、精心加工的深化、美化过程,需要发挥编辑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而使稿件增色,使版面增彩,进一步感染读者,提高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9.
报纸编辑工作的特性主要的有如下六条: 1.时间性强:一是内容的时间性,二是工作的时间性。 2.涉及面广:报纸内容的广泛决定了报纸编辑工作的特点是杂。连带产生的问题就是作者的面也广。 3.明显的连续性:一是内容上的连续,一是时间上的连续。 4.再创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要发掘原稿中未被作者认识的真正的新闻价值;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职工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职工对企业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报纸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报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而编辑意识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报纸的质量。报纸编辑意识体现在报纸编辑的全过程,在编辑过程中起着方向性的作用。因此,一张报纸有没有好作品,有没有好新闻,与编辑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创作好新闻的角度来说,编辑的大局意识、新闻意识、精品意识是三种最基本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樊兴富  吴敬仰 《青年记者》2009,(14):117-117
报纸编辑组稿,既体现出报纸的思.想和导向,也体现出编辑的意图,是编辑对作者稿件的一种再创造,是在作者对报道素材已经进行反复酝酿、构思、修改的基础上,编辑再进行精心选择、删繁就简、精心加工的深化、美化过程,需要发挥编辑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而使稿件增色,使版面增彩,进一步感染读者,提高宣传效果。编辑组稿的创造意识,是编辑职业道德修养、理论和知识修养的具体体现。编辑不断加强自身修炼,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这两句话充分概括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标题是一篇文章的主题,是文章主题最简明、最有力、最好的体现;制作标题是新闻记者、编辑的主要工作程序之一;报纸编辑用标题来概括、评介新闻的内容,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  相似文献   

13.
一、对文字的"再创作"作为新闻编辑每天都会面对许多的稿件,这些稿件对于记者来说都已经是成品,但是对于编辑来说,只是一些基本素材,尤其对于电视编辑来说,除了文字以外,还要对新闻画面进行处理。所以对稿件的再创作才是新闻编辑真正的工作,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1.首先编辑要熟悉记者的工作采访过程,如果不知道记者的工作内容,又有什么资格去删减人家的稿件呢?这个过程当中有时会了解到一  相似文献   

14.
我长期在林区工作,是个写稿已40年的老通讯员。近几年来,在我们通讯员中给报纸、刊物、电台写稿的人越来越少了。最近我对本地和外地的一些通讯员做了调查,发现不少人很苦恼。苦恼什么呢? 比较普遍的是感到写的稿子常常不被新闻单位重视。满腔热情地写了一篇又一篇稿子,寄出去大多石沉大海,很少有回音。有位通讯员一连给一家报纸写了10多篇稿子,每次都附上一封信,请编辑老师在百忙中给予指导。稿子一篇未发,“老师”也一字不回。后来他想出个办法,投稿时除再三恳求编辑指导  相似文献   

15.
报纸编辑工作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要做出一份吸引读者眼球的报纸,好读和好看这两大要素要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优秀的副刊版面,尤要如此。  相似文献   

16.
夏红 《记者摇篮》2014,(10):25-26
电视新闻是目前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电视新闻编排堪称一门艺术,一篇合格的新闻作品完美出炉要经过编辑与记者的默契配合,精心选材,量体裁衣,再进行多方信息的筛选、搭配、调整、重组,形成信息的优势互补,产生1+1>2的综合效应。电视新闻编辑以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组稿、优选、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获得一个新闻集成,并通过电视传播给受众,所以编辑过程就是一个创作过程。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编辑,要具备自身独特的政治素养、新闻素养、编辑素养、  相似文献   

17.
做一个报纸的组版编辑,要掌握编排技巧,更要熟悉和正确运用编排思想。编排技巧,是一门专业技术,它需要组版编辑懂得一点美学,熟悉编排方法,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编排思想,则无定规,一张报纸与另一张报纸不同,一个时期与另一个时期不同。从实际工作看,掌握编排思想比熟悉编排技巧要重要得多。所以行家们说:“编排思想是版面的灵魂,体现什么编排思想,是组版工作的首要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掌握正确的编排思想呢?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谈这方面的体会,借以向老同志学习,与同行们共勉。1、细心研读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和重大方针政策,正确理解地方党委、政府的政策精神。  相似文献   

18.
编辑工作是报纸出版的核心环节,是报纸出版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编辑的工作范畴包括报道计划的拟定、组稿、选稿、稿件加工、标题制作,稿件配置、版面设计等方面,可以说,一篇新闻报道从前期的策划,到中期的加工,再到后期的把关落实,编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张报纸出版质量如何,与报社是否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编辑有很大关系。因此,从国际到国内,报社对选择和培养优秀的编辑都非常重视,希望拥有一批素质过硬的编辑  相似文献   

19.
版面创作也称版面设计,是对版面进行的创造性编排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它一方面体现出编辑的创意与思想,一方面力求版面赏心悦目,吸引读者,以最美的形式最恰切地表现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版面是报纸的表现形式,是报纸个性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0.
如何把地市党报办得更加贴近“三农”?如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这是报纸编辑人员的根本职责,同时也是检验编辑人员素质高低的关键。多年的编辑生涯,笔者从中感受到不少酸甜苦辣,就因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心中怀着那份永恒的“三农”情愫。编辑组织什么稿件,撰写什么文章,这恐怕是编辑要经常思考的事情,才能体现在为“三农”服务的主题上,也才能解决写什么为“三农”的问题。笔者认为,“三农”报道要把握住这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