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简小军 《新闻世界》2014,(8):110-111
近两年来,网民利用微博积极反映社会热点,使微博舆论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本文分析了微博及其传播模式,微博舆论的形成特点,并就微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的出现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本文结合一些热门社会公共事件,对微博引发舆论场的形成过程及其传播模式进行试探索,并探讨微博舆论在社会领域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微博舆论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微博负面舆论的传播对政府公信力和政府形象的塑造与维护造成了巨大的挑战,政府公信力的损坏不但会影响政府的形象、破坏市场秩序,更会影响到政府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因此,一定要客观分析微博负面舆论的指向对象,认真思考应对措施,维护自身的公信力和形象。  相似文献   

4.
刘路 《新闻大学》2013,(2):55-59
通过对"李天一事件"、"长春婴儿随车被盗案"等一系列近期微博焦点事件的分析,本文探讨了微博在突发事件中对舆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突发事件的潜伏期,微博的作用在于将客观事件转化为微博事件,唤起舆论,并使社会焦点议题涌现;爆发期时,微博的舆论作用机制主要是事件现场呈现、事件真相挖掘、事件的舆论集散和观点导向;延续期时,微博则成为全民监督、信息反馈的舆论平台,而后发的突发事件又将对元事件的舆论热点进行转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李天一事件”、“长春婴儿随车被盗案”等—系列近期微博焦点事件的分析,本文探讨了微博在突发事件中对舆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突发事件的潜伏期,微博的作用在于将客观事件转化为微博事件,唤起舆论,并使社会焦点议题涌现;爆发期时,微博的舆论作用机制主要是事件现场呈现、事件真相挖掘、事件的舆论集散和观点导向;延续期时,微博则成为全民监督、信息反馈的舆论平台,而后发的突发事件又将对元事件的舆论热点进行转移.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博自媒体的盛行,微博意见领袖的影响已经不局限于微博的虚拟世界,而是正在向现实世界扩散,对现实世界中公权力的运行、社会理念的建构起到了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认为在公共事件舆论中意见领袖的社会影响包括影响公共决策、重塑社会精神和放大网络暴力三个方面。意见领袖主导的微博舆论为公众提供了深度政治参与的场域,在扩大个人影响力的同时,也在挑战传统权力体系。  相似文献   

7.
当下的微博空间已分化为各方势力的竞技场,微博舆论场的交锋随之上演。本文从舆论场概念界定入手,认为微博舆论场是微博空间中舆论生成与传播的一种特定时空环境,与现实社会场产生交互作用,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与延伸,场内充满了权力与资本的争夺。微博舆论场中的博弈是现实社会中观念、权力和利益等博弈的映射与延伸,然而当下微博舆论场的博弈却呈现出反智化、站队化和非理性化等失控现状。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微博舆论场达至交融情境的规范路径。  相似文献   

8.
浅析名人微博影响舆论的原理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的快速传播和去中心化讨论使得舆论引导工作愈加复杂和困难,但微博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和微博参与问题讨论的高度热情,又为舆论引导工作另辟蹊径。而名人微博因其个人影响力由现实社会过渡到网络空间,在成为意见领袖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本文从意见领袖和议程设置理论出发,来探索名人微博的舆论影响力形成的原理及名人微博影响舆论的模式,从而为加强舆论引导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影响力越来越凸显,正日益跻身社会主流舆论行列。本文将分析微博中意见领袖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以及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行为表现,探讨其在网络舆论形成中的作用和影响,以有利于政府在处理社会公共事件时,能够更好地利用微博来引导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微博对舆论的影响日益增大,在传统官方媒体为代表的舆论场之外,又构建了一个微博所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在这双重舆论影响下,传统的政府危机传播策略已经略显失效。本文从微博传播特性出发,分析微博引发的舆论场变化,并为微博环境下政府如何做好危机传播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微博能在评论、围观的动态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真伪作出判断,在话题推动的过程中引领话题的发展,改变话题的方向,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对一件事情形成强烈的高压状态,直接影响舆论的走向,改变舆论的传播格局,对我国社会的舆情发生、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重点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分析,提出了微博舆论生成演变的初步规律,微博舆论已在塑造我国新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12.
如今,新媒体代替传统媒体的讨论使得舆论引导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直线增长的点击率,快速的点燃了网民对于社会现象的探讨。尤其是在对名人微博的关注后,影响着自我判断和公共舆论的导向,这为舆论引导工作另辟蹊径。从名人微博的角度来看,他们在现实社会过渡到网络空间中的影响力巨大,因此对成为一个网络意见领袖具有天然优势。名人微博是引领全民话题的重要领袖群体。他们表达的观点会产生极强的关注度,形成焦点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何苗 《今传媒》2012,(9):52-54
当今信息社会,新传播技术已经打破传统大众传媒垄断社会传播的格局。基于Web3.0平台发展起来的微博,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人们带入了自媒体的时代。经过近来一系列公共事件的考验,微博对舆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网络这个大家庭中,微博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构筑公众舆论空间、构建社会民主的一把利剑。其中微博自净化之能力,成为了人们在研究微博与舆论这一重要问题时的热点。该文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入手,以来探索微博是否具备自净化这一功能,而该功能的实现又需要何种条件与环境。试图经过此分析,能够为微博今后的发展提高更为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微传播时代,微博以其对现实深刻的影响力和快、深、广的冲击力被广泛地提上了日程。本文以近年两起微博热点事件为研究对象,把微博事件划分为首发于微博、发酵于微博两类,从事件的初期、发展、高潮来详细解读微博在舆论生成中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分析目前在微博舆论生成过程中微博传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为引导微博发挥社会正能量提供一个新的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15.
公民社会视角下中国微博舆情的发展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微博在中国的发展仅仅是这两年的事,但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公民以微博为渠道参与的公共事件成为中国公民社会崛起的重要因素,促进了中国公民自身话语方式和与官方对话方式的形成,让"草根"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也更有价值。本文从分析微博在公民社会中的角色入手,引出对微博舆论情况的讨论,并以"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引发的博友的关注为例,说明微博上舆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生成机制等。最后论述微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和启发。  相似文献   

16.
井忠勇 《今传媒》2013,(4):31-33
微博成为热点新闻事件的前沿阵地。本文针对微博热点事件进行研究,考察舆论概念的流变,结合对微博自身特性的分析,并剖析了其构成要素和特征,分析微博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以具体事例中微博舆论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为切入点,考察微博舆论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形态分布和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17.
靖鸣  李姗姗 《青年记者》2012,(22):34-38
文微意博的微博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掀起了一场编织"围脖"的全民行动.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微博,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使民意表达的渠道和空间迅速扩展和延伸,由此发展出了一种新型的网络舆论形态即微博舆论.微博舆论经过裂变式的传播之后,形成一股强劲的舆论力量,对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问题进行关注与监督.  相似文献   

18.
当微博作为社会舆论工具而被受众广泛应用时,这一影响的“双刃剑”效应会被大大强化,促使人们再次审视社会化媒体的正负面效应.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微博在社会动员中所起的作用,如何“趋利避害”更有效地使用微博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微博的本质、微博给社会动员带来的消极影响、微博在构建和谐社会舆论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而提出增强微博舆论传播引导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4,(17):53-58
随着微博成为社会情绪的放大器和公众舆论的集散地,其表现出来的负面社会效应也需要关注。本文考察了微博舆论中负面效应的社会表现,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对如何应对这些负面效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微博的特性及其舆论监督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格局。本文通过对微博的媒介特性以及微博用户群体类别和用户心理需求的分析,对微博的舆论监督功能进行了探讨。微博凭借其显著的平民化与创新性信息交互方式,产生着核裂变的传播效果。具有短小纤细身材、一呼百应架势和光速传播效率的微博,正在建构一个公民舆论的社会空间,其舆论监督功能具有正负效应,其舆论导向受到舆论精英之间博弈力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