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跟中央和省级媒体相比,县级电视台在制作历史题材节目的时候会遇到诸如影像资料匮乏、制作经费紧张等方面的困难。县级电视台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影像资料,巧妙使用一些跟历史题材相关的实物材料,努力尝试情景再现,妥善运用人物讲述,做好历史题材节目。  相似文献   

2.
纪录片是纪实作品,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纪录片中,古代人物大多由演员扮演,纪录片《王阳明》最大看点就是由扮演者来讲述和演绎历史人物故事。这部纪录片是国内第一部比较系统地回顾明朝大儒王阳明传奇人生的视听作品,创作者通过现实与历史交错的视角,诠释了阳明心学的思想价值、深远影响和时代意义。从现实场景切入展开叙事、以情景再现还原人物形象、用诗歌朗诵串连作品结构是《王阳明》这部纪录片与众不同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3.
先秦历史散文描写的人物大都流于片断,人物形象是既单薄又不完整的。而《史记》则以文学手法塑造了许多完整、生动、丰满、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人物形象,充分而集中地刻划出人物性格,从而再现了历史。因此,《史记》在人物描写艺术上比先秦历史散文有着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照片档案形成与类型的分析,论述了历史潮流照片档案在历史记忆与再现历史过程中的特点和作用。并对如何充分发挥照片档案记忆历史、再现历史的功能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历史传记     
《全国新书目》2013,(6):65-66
广西历史文化简明读本《广西历史文化简明读本》编写组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0435.00ISBN:9787219082621《广西历史文化简明读本》循着历史的脉络,用鲜活的文字、简明的形式从人物、风物、民族、民俗、文化、艺术、历史事件等方面全景式地刻画和描摹了广西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广西历史文化简明读本》为介绍广西、  相似文献   

6.
从新闻实践看,历史题材的报道层出不穷,历史元素的运用非常广泛,为文本报道增添了丰富的内涵。根据历史元素在媒体报道中运用的多少、侧重点的不同,文章总结了三种类型:示现型、再现型、配合型。其中,历史元素在前两种唱主角。  相似文献   

7.
浅论照片档案的历史记忆与再现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照片档案形成与类型的分析 ,论述了历史照片档案在历史记忆与再现历史过程中的特点和作用。并对如何充分发挥照片档案记忆历史、再现历史的功能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渴望知识、好奇心强,愿意从书中汲取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识,其中,历史题材的图书是最受青少年们喜爱的图书之一。但有的青少年历史题材的图书歪曲史实,虚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用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个性夸张的人物,误导青少年读者。因此,青少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闻的历史——新闻语境下的历史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人传播学者潘忠党提出"传媒是局促的历史舞台",的确,在大众传播研究者看来,"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反过来说,过去的历史就是"昨天的新闻".那么,过去的历史可不可以成为"今天的新闻"?换言之,在今天的新闻语境下,如何才能实现昨日历史的再现?这一论题的提出,并非偶然.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到辛亥革命百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近年来,一系列的节庆事件接踵而至,而大众传媒对于具有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自然不能漠然处之.同时,由于微博等新媒体的相继呈现,大众传播正经历着自媒体时代的冲击,客观上也要求今天的新闻要比以往更加耐看,更有吸引力和更值得推敲,而嫁接历史的厚重感,不失为一条捷径.所有这些,都将"传媒的历史再现"这样一个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宏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遗产。数千年来,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过程、思想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已成为各时期人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传播与弘扬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创造着中华文化一次又一次的灿烂辉煌,它是我们民族不断前进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11.
郑晓华 《新闻世界》2009,(9):164-165
受“新历史主义”的影响,当代的历史纪录片与传统的历史题材纪录片相比,在记录方式上凸显了“细节表现”、“口述历史”和“情境再现”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新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新闻化,指历史的重要元素成为新闻媒介报道的对象,并把历史转化为新闻报道出来.历史新闻化的主要表现有:考古“新发现”、历史文化传播、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宣传、历史亲历者讲述历史等.历史新闻化的原因主要有:历史和新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历史本身存在大量的新闻;新闻的旧化变成了历史,历史的新化也就有可能变成新闻;历史的新发现、新认识足以让历史新闻化;政府重视历史的教育功能促进了历史新闻化;个人喜爱历史有利于历史新闻化.历史新闻化促进了历史型新闻的兴盛,并促进了历史学的普及,对新闻学的发展、社会受众认知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精神之建设.  相似文献   

13.
邱然 《编辑之友》2017,(10):72-76
文章从新闻与历史的内在关系探讨二者牵手的前提条件,列举历史新闻化的成功案例,以期引起广大新闻工作者全面理解新闻和历史的关系,树立历史意识,拓宽新闻视野,以历史的眼光审视新闻事件和人物,打开新闻和历史的通道,既在历史中发掘新闻线索,发挥历史的教育意义;又把新闻写作放在历史长河中考量,增强新闻的厚重感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历史记忆就是以图片、文字、影像等媒介形式将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特定的信息方式保存下来.媒介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而文本化是其表现形式.文本是通过文本化来实现的,文本化的过程涉及"记忆"的媒介建构和如何建构的问题.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媒介建构反映的是影视剧文本呈现的历史是"真实"的也是"当下"的,这和我们持有的历史观念以及所处社会情境有关;如何建构反映的是"历史心性",这与影视剧文本生产过程中信息的选择、重估、遗忘以及创造有关.  相似文献   

15.
文献纪录片叙述的是历史人物或事件,由于历史记录的不完整性带来了画面缺失的缺憾,因此,导演往往要借助纪实拍摄、情景再现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使过去的人物或事件“复活”。然而,文献纪录片的素材无论是以往记录的历史资料,还是为合理描绘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重新拍摄的素材,都必须通过一种手法即剪辑技巧的运用,才可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相似文献   

16.
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这一切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是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的智慧,历史是生动的。然而,历史课在师范生心目中的地位之低,让人震惊。历史课出现了危机!其中原因或许有多种,但历史课缺乏应有的生动性无疑是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胡莉 《大观周刊》2011,(9):70-71
毋庸置疑,群众是历史的实践者,是历史活动的最广泛的基础性力量。这是笔者在写作此文之前就承认的观点,至今也未为否定,因为其客观的肯定了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与此地位相当的贡献,同时也为我们认可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功绩提供了广阔的余地。笔者在本文中将致力于分析伟大人物为什么可以创造历史?具备了怎样的条件后才能创造历史誊当然,笔者这里所指的“创造”指的是结合群众实践的“创造”,而非凭空而生。一所以,本文将努力解析“创造”这一过程,从而明了伟人何以创造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8.
口述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引进这种方法.分析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研究它的传播特点、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功能,了解它使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对历史的真实、形象、生动、深刻的再现.<口述历史>在丰富电视的表现形态,补充完善中国当代史,以及传承历史知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今人物与历史人物的古今对话,现实时空与情景再现的自由还原,时尚文风与厚重历史表达的灵活切换,文博纪录片《大汉中山》以今人的视角去触摸历史,用今人的心灵去沟通古人,在古今对话中,拉近了历史与当下的距离,在表现时空的创新中,做了大胆且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1、记忆历史,再现历史 声像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记录的载体,它们以其独特的载体形式,反映悠久的历史、重大的变革以及重要人物的历史面貌,弥补纸质档案的不足,多方面灵活展现历史重要时刻和精彩瞬间。它使我们如闻其声,身临其境,感受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