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万林 《青年记者》2012,(24):54-55
常有年轻记者和新闻专业学生问我做新闻①之道:怎样才能把新闻做好?怎样才能成为优秀记者?怎样才能发现、抓到好新闻?怎样才能使新闻报道客观、公正……也有当了多年记者的"老记"们对上述问题仍感困惑,不知道如何做新闻。我也常常这样回答:沉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哲学中的辩证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新闻具有时效性、真实性、简明性、准确性等特点。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新闻的真实性,新闻要向人们传达真实信息,讲述事实动态。但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新闻的新鲜度也就是新闻的时效性。新闻之所以被称为新闻就是因为它的新鲜度,但是每天都会发生许许多多的新闻,如何确保新闻的时效性,怎样正确地表述事件的经过是一个难点,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个问题。新闻的采访过程就是影响整个新闻质量的关键因素,记者如何提问才能把整个新闻采访过程达到高潮这是一个难点,所以记者应当深入了解采访过程中的技巧策略,努力提高新闻的真实性与时效性。  相似文献   

3.
深度报道是各家报纸的品牌,也是抢占读者市场的主要武器.如何做好深度新闻,困扰着年轻记者的心. 采写深度新闻,必须有丰富的新闻采写经验,有深度的思考、分析、辨别、研究的能力.现在,一些年轻记者只是看到表面新闻,这就需要年轻记者在平常的新闻采写中总结经验,对新闻的思考多了、深了,就能采写出新闻背后的新闻来.  相似文献   

4.
我受一个新闻刊物的委托,去北京采访几位新闻界人物成长经验。有人建议我去找找新华社记者顾迈南。说她作新闻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但成就不小。她是怎样走过来的,这个问题肯定对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轻同志会有帮助的。于是我便去采访了她。  相似文献   

5.
正从2002年成为新华日报大家庭的一员,进报社已经快十年时间。我以为,年轻记者成长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自选动作和规定动作的关系我把这一对关系列在最前面,是因为每一位年轻记者,从进报社上岗第一天起就会面临这个矛盾。对记者站的同志来说,规定动作就是守土有责,要贯彻上级部署,发现地方新闻亮点,服务地方党委政府;对于条口部门的年轻记者来说,同样有规定动作,那就是条线的新闻不能漏报,不能浅报,不能乱报。  相似文献   

6.
新闻敏感,说到底就是如何捕捉新闻线索,线索是一种信号,一种征兆,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一些年轻记者,无论采访或写作,多少都带有一些盲目性。只觉其新鲜,却不知写什么,怎么写。其实这就是一个缺乏新闻敏感。那么,怎样才能增强的新闻敏感呢?  相似文献   

7.
刘娜 《中国地市报人》2012,(12):124-125
《南阳晚报》新闻专栏“独家·讲述”,因挖掘出一位位鲜活的南阳本土人物,备受读者欢迎。这些非传统意义上典型人物的报道,因彰显了小人物的大精神,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小温暖中的大意义,开创了都市报非典型性人物报道的新景观。作为“独家·讲述”的专栏记者,本文从如何“抓住人物底色,写出读者共鸣”,浅谈非典型性人物写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陈馨凝 《东南传播》2017,(12):126-127
新闻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人物。新闻中的人物,是由记者通过观察、记录,再用视听语言手段表现出来的。本文以正反两面的四个角度,分析记者如何对新闻人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辅以电影《霸王别姬》为例,分析如何借鉴电影中的视听语言来展现新闻中的人物,让新闻中的人物在真实的基础上有更加多元化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如何把比分变为消息 在与年轻记者业务交流时,我偶尔会卖个关子:仅给你一个比分,你能写出一篇小有立体感的消息吗?乍一听,这些年轻记者觉得这简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仅一个比分,缺那么多新闻要素,怎能写出一篇消息?  相似文献   

10.
我参加新闻工作以来,几乎没写过新闻(消息)。经常听到有人批评:“哪有新闻记者不写新闻的?”我们的总编辑胡绩伟也在会上讲:“年轻的记者要多多写新闻;年老的记者,也要学着写新闻!”去年春天我到湖北采访,就学着写了一些新闻,开始尝到了一点  相似文献   

11.
我们年轻记者常常议论到一个话题——怎样把自己的素质提高得更符合党的事业的要求?最近通过学习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讲话,我意识到,在强调大力提高记者队伍素质的今天,向记者提出“有理想”的要求是一个十分现实的课题。对我们年轻记者来说,确实应该把树立崇高的理想作为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第一堂“必修课”。理想是具体地表现在人们言行的细微末节中的。从道理上讲,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保证记者干好新闻工作的灵魂和动力。共产主义战士就是要为全人类的解放、  相似文献   

12.
从我和文艺说起我离休快一年了。一年来,多次讲话,或者回答来访同志的提问,我都强调一点:新闻报道不要盲目地向文艺靠拢。所谓盲目地,就是不了解新闻与文艺是两个行当,它们的社会职能、工作方法,以及它们的写作,都是不一样的。记者可以兼作家,作家也可以兼记者,但是他在从事这两项工作的时候,应当有明显界限。越是同年轻的同行接触,我越是感到有强调这一点的必要。我感到似乎有一种风气,现在有一些年轻的记者有一点盲目地向文艺靠拢。  相似文献   

13.
☆军报记者曹锦华是一个从事新闻工作30年的老记者,他最近将自己30年的新闻作品汇集成一本书,叫《军营写真30年》。在此书的自序中,作者满怀深情地讲述了自己在新闻实践中的苦辣酸甜,我们在发表时作了必要的删节,并冠以《三十年足迹融苦乐》的标题,欢迎年轻的编辑记者们认真读读,一定对你大有启迪。  相似文献   

14.
去年暑假,我在南方某报实习,跟一名年轻记者跑社会新闻,这位记者勤劳肯干,每月发稿量都名列报社前茅,对实习生也尽心指导。但我发现,在多次采访火灾新闻时,记者只是简单地向目击者了解火灾发生时间及现场状况后,便草  相似文献   

15.
写人要写心     
人物通讯,要以写人为主。但写人,更应多写人物的内心,要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如何做到这一点,写出让读者喜欢的新闻作品?人民日报已离休的高级记者刘衡同志,用她亲身的经历和新闻采写实践,介绍了她的感悟。 我在新闻写作中,比较注意写“人”。在写工作通讯时是这样,在写人物通讯时更是如此。 记者所报道的任何一种工作,对读者来说,外行都占大多数。因此,见事不见人的文章不容易讨好,对大多数读者也没什么教育意义。但任何工作都是人做的。在记事的同时,如果能写出人物的活动、思想、感情,情况就两样了。我写的一些工作通讯…  相似文献   

16.
口述实录体新闻,就是新闻作者通过对人物的采访,将人物口述的新闻事实、新的观点和主张等作实录报道的一种新闻样式。它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亲近感。从口述实录性新闻的写作特点和内容来说,需要作者注意以下几点: 1、从口述实录中反映新闻事实。口述实录体新闻不是人物一般语言的记录,更不是人物的讲话稿,而是要言之有物。这个“物”就是新闻事实。也就是要在人物的口述中,把新闻事实反映出来。否则,就不成其为新闻。例如《“吹灯兵”的情怀》(1987年全国好新闻作品),实录了一连阵地长张玉江的话:“说我是‘吹灯兵’?那倒不假,不瞒您说,吹了8次啦。战友们爱跟我开玩笑,说我和‘8’字有缘分。您看,我1980年入伍,当了8年兵,8次立动受奖,8次代理排长,可也被80年代的姑娘‘吹’了8次‘灯’。”接着,记者实录了张玉江谈的找对象被姑娘8次‘吹灯’的原因和经过,以及他的态度和想法。他的谈话本身就是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17.
正时下,一些年轻记者片面地认为,在已经进入"浅阅读时代"的当今,报纸已经成为商品,一种供读者消遣的商品,而记者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读者"生产快乐"。这种对新闻工作庸俗化的认识,对我们新闻事业的发展将带来负面影响,也对年轻记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极其不利。年轻记者应把提高自身素养作为业务能力的一部分,不断强化。新闻职业相对其他社会职业而言,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固有的特征和特点,年轻记者的职业素养主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编辑,我曾经把宣传各个行业各个岗位的优秀人物作为自己站在新闻战线前哨的神圣职责。在我撰写的近百篇人物报道中,有30余篇获各类奖,其中也摸索出一些写好优秀人物的规律。 一是写科技岗位上的人物要把握契机,抢时间、抓速度、求深度。我写过大量活跃在不同岗位上的优秀人物,就岗位来说,以科技经济岗位上的最多。就上述一点的体会是由我当年特定的岗位环境决定的。1982年至1986年间我在上海解放日报驻京记者站工作。作为上海市委机关报虽然主要宣传上海本地的新闻,但该报也很注重全国性…  相似文献   

19.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经常有年轻记者面临这样的困惑:新闻素材拍回来一大堆,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它们结构成一条合格的新闻稿件。也有记者不以为然:几百字的新闻稿件有什么难写的?按顺序把它们全部写出来不就成了吗?  相似文献   

20.
适逢新世纪之始,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新华社建社七十周年之际,本刊特邀请穆青同志开辟“我的记者生涯”专栏,讲述他记者生涯中一些令人回味、发人深省的故事。 作为当代中国新闻界的代表人物之一,穆青同志在长达六十年的记者生涯中,在各个不同时期都曾写出过脍炙人口、震撼人心的作品。他对大局的深刻把握,对历史脉搏的敏锐感知以及和普通群众的鱼水深情,尤为记者们津津乐道并为之向往。同时,他在新闻理论和领导艺术等方面的建树,也成为当代中国新闻史上的宝贵财富。 收录在本栏中的这些故事,是作者精心选择的。它们有的叙述一个典型人物的采写过程,有的记录新闻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有的就是通过讲述一次失败的采访而坦言教训。其中对一些重大报道组织指挥方面的思考,对新闻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更凝聚着这位年届八十岁的老记者的心血。一斑窥全豹,我们深信,读者从中能得到很多启示。 历史是人们做过的事,也盛载着人们的智慧。鉴往而知来,新的世纪,我们在面向未来,积极参与竞争的同时,更应该珍视历史,珍视传统,从中汲取精华和力量,推动我们共同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