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新课标视域下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朗读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初中语文朗读活动的实施策略,即指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具体开展课内朗读活动、经典朗诵赏析活动、课外创作朗诵视频实践活动、拓展课程“古诗文吟诵”学习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朗读的价值作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袁卫萍 《天津教育》2022,(19):156-158
<正>朗读是语文学习中相当重要的学习方法,朗读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读是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充分体现了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诵教学依然存在着学生动力不足、目标模糊、教师指导不够等问题,基于这些情况,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开展新型的朗读教学模式。本文立足于统编版教材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高效朗诵这一主题,从统编版教材下朗诵重要性、朗诵在小学教学中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朗诵策略三个方面开展探究。  相似文献   

3.
一、朗读与朗诵的区别“朗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读书方式 ,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 ,是从事宣传和教学 (特别是语文教学 )的重要手段。提起朗读 ,大家容易联想到文学朗诵 ,不少教师把朗诵和朗读看成一回事 ,有的教师知道朗读和朗诵不是一回事 ,但也不明白区别在哪里。徐世荣教授从目的和要求两方面把朗读和朗诵区别开来 :“文学朗诵是一种艺术形式 ,表演出来 ,供大家欣赏的 ,它和戏剧表演性质相近。语文教学里的朗读 ,是语文教学常见的一种手段 ,通过它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学习语言、文字、文章。教师朗读 ,除给学生示…  相似文献   

4.
<正> “朗读”和“朗诵”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着一条界线,在不少现代汉语教材和有关论著中,谈到“朗读”,总要先和“朗诵”比较一番,找出一些差异来,普遍形成一种“朗读”、“朗诵”的界说(以下简称“界说”),这种“界说”在语文界特别是中小学“朗读教学”中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笔者在较长时词韵实践和探索中发现,“界说”中存在着一些习焉不察的问题,并觉得,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得失高下,因此有必要加以“正名”;“名正”方能“言顺”。一“朗读”和“朗诵”人们是怎样区分的呢?《现代汉语词典》(78年版)下的定义是:朗读,“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下重视朗读训练已经成了教学的一个“热点”。朗读的重要性也被每一位重视语文教学的老师在实践活动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验证。因此,在新课程前提下的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克服一些误区,关键抓住朗读,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6.
朗诵教学在普通话口语训练中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在传统朗诵教学的模式下,很难突破学生的兴趣点,为了创新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效果,提出了朗诵的教学情境训练,用阶梯式教学方法,四个步骤,对朗诵教学的气息训练、正音训练、态势训练、朗读训练,进行情境教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朗读”和“朗诵”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着一条界线,在不少现代汉语教材和有关论著中,谈到“朗读”,总要先和“朗诵”比较一番,找出一些差异来,普遍形成一种“朗读”、“朗诵”的界说,(以下简称“界说”),这种“界说”在语文界特别是中小学“朗读教学”中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 笔者在较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中发现,“界说”中存在着一些习焉不察的问题,并觉得,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得失高下,因此有必要加以“正名”;“名正”方能“言顺”。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较深、素质教育推行时间有限等一系列复杂原因的影响,广大高校中相当一部分教研人员在朗读与朗诵教学中还存在着对朗读与朗诵实训的目的认识不清、对朗读与朗诵的实训方法认识不充分等主要问题。本文结合大量资料和一线教研人员的反馈,以朗读与朗诵实训方法所存在的问题为基本出发点,对高校朗读与朗诵实训教学的目的、方法和基本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诗歌与绘画、音乐等艺术是相通的,学习、朗诵古诗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然而,有很多教师却把古诗教学看成一个难题,甚至认为学习古诗的惟一方法就是死记硬背,使古诗教学走进了一个误区。为突破这一教学格局,我以“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与实践相联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古诗教学“五法”。方法一:读读,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古诗教学更离不开朗读。朗读是读者对作品理解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朗读训练,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感悟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所在。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朗读教学实践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朗读教学活动开展,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发展学生语言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郝长付 《新疆教育》2012,(19):33-34
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可以通过适当布置课外背诵作业,加强学生朗读背诵的基本能力;也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英文朗诵比赛,在有趣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感;也可以加以引导,让朗读背诵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也可是科学地安排朗诵课,让学生课外准备,课上朗诵,并给予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李醍 《现代语文》2010,(4):34-35
朗读是一种语言艺术。课堂朗读,舞台朗诵,话筒前播音,都属于这种艺术。一篇文章或一部文学作品,如果内容好又朗读得好,听一遍往往比我们自己看感触会更深。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很多语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善于处理讲解和朗读的关系,精讲多读,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重视范读,发挥朗读的感人作用,以唤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来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友君 《新疆教育》2013,(14):162-162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朗诵,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整体,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熏陶情感。朗读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是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朗读越来越受到教师以及专家的青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精度,而忽视了自读的作用。本文从自读中感知朗读的"量",从精读中领悟教师的"度",从诵读中表达  相似文献   

15.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为了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从文学作品的朗诵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文章从改革考试和作业方式、诗歌朗诵、戏剧排演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歌唱是人的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用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时间艺术。歌唱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歌唱,歌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它通过音调的抑扬顿挫把语言的含义表达出来。朗诵教学法,又名朗读法。将朗读法运用于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歌唱的语言器官,使它们在协调的状态下有感染力地,高位置地朗诵歌词,寻找正确的发音位置或发声点,再将朗诵时的感觉迁移到歌唱教学的声音训练中,既能解决小学生歌唱中的声音状态问题,又能时刻提醒学生要注意歌唱语言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认为朗诵法在小学生歌唱教学中运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解决小学生歌唱中的声音状态问题,还可以增加小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古诗词的教学模式也要突破旧的枷锁,以新颖的方法去吸引学生,给学生带来美妙的体验。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欣赏朗诵、合理联想、音画结合和联系生活四大方面出发,浅谈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语文朗读是小学语文的教学基础,可以提升语文整体素质。而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学生对朗读兴趣不够、朗读时间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创设情境教学、分角色朗读、古诗词朗诵、训练读写能力这四方面为切入点,阐述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曾提出“相机教学”的主张,也就是教学时能适时适当地实施情境教学。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以朗读为契机,创设多种形式的朗诵情境不失为实施情境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那么,新课改下的课堂中的朗诵情境如何创设呢?  相似文献   

20.
英语朗读是阅读理解的第一步,既可培养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又能帮助理解、巩固和记忆所读的材料.朗读既是训练和提高学生掌握正确语音、语调的有效途径,也是检查学生理解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教学实践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