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张照片已入藏中国军事博物馆。拍摄者是袁国祥,距今整整60年了。当年这位年仅17岁的廿肃小伙子在张掖解收的第三天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用缴获的“莱卡”照相机拍摄了向新疆大进军的许多珍贵镜头,这张照片就是走进新疆的第一批女兵徒步翻越天山后,在库米什的戈壁滩上拍下的。  相似文献   

2.
这张照片已入藏中国军事博物馆。拍摄者是袁国祥,距今整整60年了。当年这位年仅17岁的廿肃小伙子在张掖解收的第三天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用缴获的“莱卡”照相机拍摄了向新疆大进军的许多珍贵镜头,这张照片就是走进新疆的第一批女兵徒步翻越天山后,在库米什的戈壁滩上拍下的。  相似文献   

3.
孙晓青 《军事记者》2012,(12):22-23
11月17日出版的《今日早报》头版刊登的一张照片:画面上7名女兵摆成两排,分别手捧报纸做学习状。有人通过放大照片局部推断,女兵所看的报纸与标题所说的学习内容不是一回事。如此摆拍,其结果危及新闻生命。  相似文献   

4.
2012年,浙江一家媒体刊出《哨所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的图片后,网络上舆论大哗,质疑谴责声不绝于耳,引发网友抵制摆拍。一时间摆拍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笔者认为,摆拍只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手段,这张照片错在通过摆拍来制造新闻,属于造假行为,不是摆拍犯的错。刘奇葆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强调,媒体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报道内容形式。这张照片的拍摄者看上去是为  相似文献   

5.
“女兵,女兵,女兵,普通一兵又不普通……”离开京郊那座小小的通信站回到报社开始繁杂忙乱的生活已经好久了。但女兵小姐妹们嘹亮动人的歌声还是回荡在耳边.生物钟也一直停留在6时清醒22时犯困的节奏上。在通信站当兵锻炼的一个月,有我人生中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到通信站体验生活,第一次在部队过生日,第一次春节没回家团聚,第一次在基层连队过年,第一次跟这么多小女兵一起生活,也是第一次以军报编辑的身份去探究去了解基层官兵对这张报纸的看法与意见。  相似文献   

6.
徐斌 《新闻实践》2008,(4):F0003-F0003
翻看"法新社2007年度最佳图片",发现了两张很有意思、又非常相似的照片(见附图一、二)。这两张照片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他们不是一般人,而是美国"第一夫妇"——乔治·布什夫妻。这对美国第一夫妇在不同地方做着一件相同的事——亲民:丈夫布什在白宫草坪上与受伤伊战士兵跑步;夫人劳拉则在一个遥远国度与那里的病人攀谈。把这两张照片放在一起阅读,会让人发出会心一笑。  相似文献   

7.
三张全家照     
我曾在甘肃省档案馆看到过两张民国时期甘肃饥民的照片,是在冬天,地上残留着积雪,乞食的灾民们挤在一起取暖,最触目惊心的是两张照片上都有几个人如沙蚀了一般,只留下了几个似乎被风吹走后残存的一点影子,更增加了照片的悲凉,似乎饥饿连他们留在照片上的样子都夺去了。我面前的这张全家照也是一副饥民图。讲究宗族制的中国历来喜欢拍全家福,以显示祖孙几代几世同堂繁衍生息子嗣不断,穷人富人都如此。而这一张不是全家福,照片上除过苦难还是苦难,甚至连“全家”都谈不上,因为女主人已死去。照片摄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这一年,…  相似文献   

8.
回音     
正陈学文:贵刊今年第七期的《两张新四军女兵照片的光阴故事》,我看了又看,爱不释手,真是难得的珍贵图文,引起了我遐思万千: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寇侵略我国,有多少爱国志士,投笔从戎,特别是一批女青年走上抗日最前线,为国牺牲,为后人留下永远的缅怀和崇敬!我也保存了当年新四军军部在皖南泾县云岭的几幅照片(其中亦有女兵的照片)。这是陈洛涟(烈士)寄给我同胞手足的,虽经80多年风雨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到新疆“七一”棉纺厂去采访了三次,报道新疆少数民族纺织工人的成长。这三次采访,使我对怎样拍好照片,得到一点启发。照片是在新疆“七一”棉纺厂的整经车间拍摄的。第一次去采访的时候,对于怎样充分反映所要报道的主题这个问题,我心里是没有底的。在车间里,我发现一个女工在一台机床上接纱头,动作敏快而又熟练,我就跑过去迅速地摄下了这个姿式(图一)。拍摄完以后,我联想到诗人对“巧织女”所描写的形象,感到刚才拍下的女工操作姿态是自然动人的。但是,有些同志看了底片之后,却认为这张照片上女工操作的动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从事的上千万卷档案资料的保管利用工作中,有一张珍贵的照片,这张照片,随着岁月的流逝,更加鲜明和清晰。这张照片,记录着共和国总书记与一个苗家山寨的创业故事!  相似文献   

11.
新疆摄影业起于何时,无文字资料可查。但是早在20世纪初,已有外国人利用照像技术拍摄了大量的新疆文物资料,著名的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不但整块整块地被人剥走,而且还被拍成照片带到国外。当然这不能称之为新疆的摄影艺术,而只是帝国主义分子掠夺新疆文物宝藏的一种手段。在新疆,我看到的最早一张照片是20年代拍的一张人像照片,是在照像馆拍的,虽然照片质量差一些,但说明当时迪化(今乌鲁木齐)已有了照像技术。当时的摄影多为商业性的,很少反映社会各方面的活动,更谈不上新闻摄影报道。我见到的纪录社会活动的照片是吴蔼震著的《新疆纪行》一书中的图片插页,照片摄于30年代,有一部分是当时新疆政界人物的合影,也有一部分是纪录当时新疆少数民族生活  相似文献   

12.
在铁岭市银州区龙山乡地运所村委会的东墙上,镶挂着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这是1962年6月15日周恩来总理视察地运所时留下的.照片上总理微笑着站在几十名社员群众中间.提起这张照片,这里面还真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3.
我面前放着一张照片,那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京剧史》首发式时,我与该书总主编马少波老师的合影,时间是1999年11月18日上午。拍摄这张照片的是与我同去北京出席首发式的上海艺术研究所所长高春明先生。这张照片虽然不算很老,但至今也有近十年了。这张照片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相似文献   

14.
徐斌 《新闻实践》2014,(1):F0003-F0003
看到这张照片,第一反应是忍俊不禁,第二想起的是一句古话:老虎头上拍苍蝇。谁胆大包天,敢拍这只胆大包天的苍蝇?这张照片被列为路透社2013年度最佳照片,我对它有三层意思要说。第一是反差。反差导致的戏剧性,是一切艺术引人入胜效果的法宝。这张照片的反差首先来自两个主体“身份”的悬殊:一个是世上最有权势的人,是森林里的“大老虎”,一个是最卑微最猥琐、人人可举手消灭的小苍蝇。  相似文献   

15.
去年冬天,我们接收了一批原甘肃省农牧厅巡视员彭效忠同志捐赠的宋平同志在甘肃工作期间的档案资料,包括宋平同志在甘肃工作期间的手稿及资料278件、宋平同志在甘肃工作和生活的照片149张以及《宋平在甘肃》、《宋平在甘肃工作大事记》等图书资料11件。这些档案资料经过鉴定、分类、整理后,入藏甘肃省档案馆。宋平同志是1972年来甘肃工作的,曾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第一书记,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主任。1977年在党的十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81年以后,历任国家计委第一副主任、主任、党组书记,国务委员。1987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  相似文献   

16.
我的相册中保留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它摄于60年前的9月2日.乍看这张照片很平常:在一个杂乱的小院中,居于照片中心位置的是一位坐在椅子上30多岁脸容消瘦的妇女,她怀中抱着一个1岁多的婴儿,左右两边还站着两个女孩,一个不满10岁,另一个5岁多点.这是一张十分普通的母子合影.可对于我来说,这张照片却是十分珍贵的.  相似文献   

17.
第一张照片上的她有点像中央电视台的著名女记者柴静,第二张照片上的她则有点像网上狂秀自己的著名"自恋狂"--"芙蓉姐姐";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着一身黑色长裙,高高的身材,面容略显憔悴,使人难以感觉到一位少女本该具有的矜持,又无法和成熟女性的成熟稳重联系在一起;又一次见到她时,她换成了一身洁白的纱裙,自然的容光在亮色的映衬下,整个人似乎一下多了几分活力和热情.  相似文献   

18.
前几日,在一家发行量已超过百万的某都市报娱乐版的醒目位置上,笔者看到了一张令人十分不舒服的照片.那是一张台湾某当红女歌星的走光照片,后来得知这张照片来自于这位歌星的北京个人演唱会.当时她的舞蹈动作幅度很大,穿的演出服装又很少,所以不幸被在场的摄像师捕捉到了这张走光照片.  相似文献   

19.
“专题摄影报道上头版头条,《新疆日报》是经常这样做的。”“画刊从四版走向一版,《新疆日报》曾做过这样的编排”。这是“第二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执行主席许必华在开幕式报告中的两段话,他对《新疆日报》版面运用新闻图片的情况作了充分的肯定。但是这次由全国77家报纸的总编辑、摄影部主任共160多人参加的“研讨会”,对全国报纸一版刊用新闻照片进行了评选后,《新疆日报》只获得“优秀奖”。一家曾备受专家推崇的报纸,在这次评选中仅获得了一份近似“安慰”的优秀奖,而在这一、两年里,全国许多报纸的一版照片选得好,编得精,用得大,用得活,走到了两年前居于全国报纸一版运用照片第三位的《新疆日报》前面。那些获奖报纸有哪些成功经验? 第一,领导重视。如果说一张党报的面貌与总  相似文献   

20.
被诅咒时相爱,受祝福时分开,这似乎是娱乐圈颠扑不破的婚恋定律。周五晚上,北京大雾氤氲,人们正在车流中郁闷着,突然之间,王菲离婚的微博微信,就铺天盖地而来。当日,王菲这条微博,一个半小时被转29万多次;李亚鹏的离婚声明,50分钟被转9万多次。没多久,一张疑似王菲李亚鹏在乌鲁木齐办理离婚手续的照片曝光。李亚鹏是乌鲁木齐人,两人的结婚证是在新疆办的,离婚亦要飞赴乌市。照片上两个人分开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