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兆刚 《山东教育》2004,(28):16-16
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做,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前几天,在全县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选听课中,一位讲课老师的一个大胆新颖的课堂设计,禁不住令人暗自叫好。这位老师讲的是《落花生》一课,在学习课文时,老师采用交流对话的方式,和学生一起自读自悟,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在课的最后,按照常规,老师应该做总结,为学生布置作业了。这位老师却是这样说的:“同学们,学习了这一课,你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吧?那么,你们想给自己留点什么作业呢?”此言一出,学生们都满脸疑惑,默不作声,也许他们还从来没受到过这样的待遇:学生还能自己给自己留作业?…  相似文献   

2.
县里一次课改汇报活动中,我指导了一名科学课老师做一节科学课《我来造一张纸》。我对做课老师提出了这样几个要求:老师只提供学生几个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课前或会前,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孩子们很快地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呢?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是这样做的:老师边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摘果子、梳头、洗脸等,边对幼儿说:“请你跟我这样做!”要求幼儿边跟做同样的动  相似文献   

4.
十几年前临近高考的我们.整天如同一张弓,始终绷紧着弓弦.有几位同学因此常常失眠。一天下午,是班主任李老师的课.本来应该总复习的,其他科目在总复习阶段都是下发大量的习题.强化训练。然而那次,李老师却没有这样做,而是提着一个塑料袋走进了教室.  相似文献   

5.
有幸和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面对面,无论是他的课还是他作的报告,都让我感觉到一种特有的实在和扎实;让我感觉到语文课就应该这样去上。为了和众多同行分享名师经验,我把孙老师报告中的某些观点作了整理,又结合孙老师的课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写了这样一篇杂感拙文,仅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讲的知识都明白,课上的练习、课后的作业也都能完成,但是当遇到一个新的问题时,仍然不知从何入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我们学了某一知识点后,所做的课上练习和课后作业都是针对这一知识点的应用训练,学生知道应该这样做,但...  相似文献   

7.
汪宁 《文教资料》2007,(13):162-163
经常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抱怨课堂上有学生不认真听讲或根本不听讲,也常有学生反映某老师讲的课根本听不懂或不愿听某老师的课。通常情况下,得到信息反馈的绝大多数家长和班主任老师总是很有耐心地甚至是不厌其烦地做这一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或劝说这部分学生要“适应老师”。其实,作为教师,特别是常有怨言的教师,我们自己是否应该想想为什么有学生不好好听、或是不愿意听我们某些老师的课?为什么学生不欢迎自己?单纯是学生的问题吗?笔者认为,固然学生方面可能存在问题,但不应简单地归结为学生的问题而片面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也应该或更主要的是应该从我们教师自己身上来分析寻找原因。笔者以为,更主要的应该是提高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业务水平,做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进而努力成为一代“名师”。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笔者在某小学三年级听了一节语文课(第一课时)。经历了这样的一幕字词教学:师: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已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请大家打开《学习手册》做这一课的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学生埋头做练习。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笔者在某小学三年级听了一节语文课(第一课时)。经历了这样的一幕字词教学:师: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已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请大家打开《学习手册》做这一课的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学生埋头做练习。  相似文献   

10.
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做,这是天经地义的,在学生看来似乎早已是约定俗成的事。然而,前几天,在全县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听课中,一位讲课老师的一个大胆新颖的课堂设计,令人禁不住暗自叫好。这位老师讲的是《落花生》一课,在学习课文时,老师采用交流对话的方式,和学生一起阅读感悟,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在课的最后,按照常规,老师应该做总结,为学生布置作业了:"同学们,学习了这一课,你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吧?那么,你们想给自己留点什么作业呢?"此言一出,学生们都满脸疑惑,默不作声,也许他们还从来没受到过这样的待遇:学生还能自己给自己留作业?等缓过神来,学生们开始欢呼雀跃起来。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汇》2013,(4):23-23
据报道。陕西省安康县一位叫小明的小学生因未按时完成作业,老师不仅掌掴他,还让全班50名同学依次打他耳光;有的同学打耳光下手轻了,老师还让重新打。这位老师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被打的学生应该得到同情。但50名在老师的要求之下依次打同学耳光的小学生行为也不能忽视。他们理应站出来,告诉老师这样做不对,拒绝老师的不合理要求。遗憾的是,50名学生都这样做了。  相似文献   

12.
有幸听了中年级组教师的一节数学课,对我很有启示,现就这节课的教学节奏来谈谈我的感受。这位老师所授的是“三步计算应用题”,这节课教学内容只有一道例题和三道“做一做”的练习题。但老师在授课时,开始松,中间紧,最后就急了,使结尾的教学几乎处于急奔竞走的状态。这也让我想起几年前在一次小学数学教学交流研讨会上所听的一节课,这节课老师说话如放机关枪,整堂课像一场答辩会,逼得好学生也只能望板兴叹。这些经历不禁让我产生了对这样一个问题的思考:小学中年级课堂教学节奏应如何掌握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清楚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生…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笔者在某小学三年级听了一节语文课(第一课时)。经历了这样的一幕字词教学: 师: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已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请大家打开《学习手册》做这一课的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  相似文献   

14.
从刊物上读到谭海明老师的文章《以平常心上平常课》,是对自己上的一堂很不满意的课的反思,谭老师的反思很能给人以启发。他做了两方面的归因:一是因为有人来听课,想出点彩就照搬了一位名师同一课的课堂实录,觉得这样靠得住。殊不知在第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教师讲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问学生,“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被问得目瞪口呆。还有一位教师讲完《草地夜行》一课,笔者问学生:“小鬼为什么能鼓起勇气向前走?”学生虽经再三思考,仍做不出回答。上述两例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都是课文后面的作业题。学生做不出答案,只好再回到课文中寻找,或请老师代答。像这样在讲读课文中寻找,或请老师代答;像这样在讲读课文时把作业题置诸高阁,导致课堂教学恶性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知道老师像辛勤的园丁一样教导我们;我们应该听老师的话,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教学要点: 一、老师教导我们,我们要听老师的话。 二、听从老师的教导,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导,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育新小学四年级三班上学期来了一位姓张的女老师,有的同学说:“刚毕业的新老师,又不是我们的班主任,我们不听她的话,她也没办法。”同学们想一想,这种说法对不对?同学们应该怎样做? 揭示课题: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她虽然不是班主任老师,可她也在辛勤地教我们学习,我们要听老师的话。那么怎样才算听老师的话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相似文献   

17.
<正>在开学初,我们组制订的教研组活动计划中,这半学期,我们组的活动主要是围绕"如何构建高效快乐课堂"进行,从开学初我们教研组就稳步地展开教研活动,第一次教研活动是我和高老师的先行课"角的分类",这一次教研活动,我们是按照"集体备课"高老师讲一轮先行课"低中年级的老师听课,评课—由我讲二轮先行课—评课"这样的过程进行的,在这一次集体备课中,我体会很深,我觉得教研活动就应该脚踏实地地去做。一、教研活动要发挥所有参加老师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  相似文献   

18.
今天,有一位应聘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课。这节课,让我感触颇深。 我要给这位老师提几点建议。上课时,不要太紧张,虽然这节课很重要,但一切还是要按常规进行的,应把这节课当成平常的课来上;上课内容太死板,几乎没有涉及课外知识,她应该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并与课本知识融合,这样才会有吸引力;课堂不只是老师一个人的,应该提一些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9.
本刊2006年1·2合刊刊发了张永林老师的《作文课该这样上》一文,张老师对薛梅老师的《说真话,抒真情》的课例做了精辟的分析,指出了这堂课可资供鉴之处。这里刊发薛老师的课堂实录,并请本刊曹韧副主编做了点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高颐珊 《上海教育》2001,(12):46-46
近几年,各所大学的领导都高度重视大学生、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规定他们必须修完一定的学分方能毕业,在这样的制度下,学生踊跃选修人文素质教育课,常常出现因受人数限制而无课可选的火爆情况。但是,我们应该冷静地看到,这种局面并不能说明学生们重视人文素质课,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为了获取学分去选修的。于是出现了这样的不正常现象:人文素质课的缺席现象较为严重;坐在课堂上,聚精会神看的却是英语或其它专业书籍;请一些著名专家来做讲座,他们也持不屑一顾的态度;考试前一再要求老师降低要求,若是写一篇论文,则从网上下载或到图书馆抄一篇交差。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下列三点:一是由学生重理轻文的观念造成的。许多学生自高中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