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DNA加合物研究及在环境毒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致癌物在生物体内经解毒系统诱导与生物体内的DNA形成加合物, DNA加合物综合反映了生物体对致癌物的暴露、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机体对DNA的修复能力,是致癌物有效作用的量度,与致癌作用直接相关。目前较多用于DNA加合物测定的方法是32P后标记技术。DNA加合物作为一项反映人群暴露于致癌物的指标在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鱼与哺乳动物一样可活化致癌物形成DNA加合物,由于解毒系统不完善及DNA修复能力差而对致癌物特别敏感,因此鱼及其他水生动物的DNA加合物研究受到重视并且一直引人注目。因此,DNA加合物作为指标用于环境毒理学研究应该大力发展和建立以鱼为模式动物的实验系统来筛选潜在致癌物和检测水环境中的致癌物。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致癌物名单再添新丁,加工肉类成为1类致癌物,红肉被归为2A类致癌物。这一消息打击面实在太大,火腿、培根、腊肉、香肠不让吃还能忍,烧排骨、酱牛肉、烤羊腿也全部"中枪",吃货们纷纷无奈表示:"真的接受不了。"致癌物分类并不依据致癌能力强弱培根、火腿、香肠都是流传了千百年的美食,突然变成"致癌物"确实有点令人难以置信。不过,中式咸鱼早在1993年就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判定为1类致癌物,而按照亚洲传统方式制作的腌菜在同一年被判定为2B类致癌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说法:吃多了烧烤容易致癌。烤肉中的致癌物是如何产生的?能否避免或者减少呢? 烤肉中的致癌物有两类:一类叫做“杂环胺”,另一类叫做“多环芳烃”。多环芳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种类繁多。在烤肉中发现的苯并芘是其中著名的一种,也是最早被人类认识的化学致癌物。  相似文献   

4.
6月24日,《人民日报》刊文《揭开PX项目的神秘面纱》,其中提及PX项目与人们日常喝的咖啡同属“可能致癌物”,依据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定的四级五类致癌物明细中,1991年赫然出现“咖啡”的名字,与很多人“深恶痛绝的”PX同属2B类致癌物。  相似文献   

5.
正"我请你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这是著名相声贯口《报菜名》的一小段,听到这儿,你是不是有点口水直流的感觉?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些菜几乎都成了致癌物,有一些菜的致癌能力堪比砒霜,你还乐得起来吗?最近,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致癌物名单上再添新丁,加工肉类成为1类致癌物,红肉被归为2A类致癌物。一时之间,"火腿培根致癌能力如同砒霜"  相似文献   

6.
大凡关注食品健康的人,肯定听过“隔夜菜致癌”的说法。在网络、报刊上,甚至有某人吃了隔夜菜被送进急救室的报道。许多专家也纷纷解释: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更有甚者,指出“蔬菜每加热一次致癌物增加几十倍”。那么,蔬菜中有多少致癌物?它们又从何而来?“隔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蔬菜,又该如何保存和食用呢?  相似文献   

7.
七月中旬,央视一则"槟榔为一级致癌物"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报道指出,槟榔与口腔癌发病有密切关系,更有专家指出:口腔癌有60%左右的患者都和吃槟榔有关。槟榔为一级致癌物央视《新闻30分》的报道指出,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把槟榔列入"黑名单",和烟酒、砒霜等同列为一级致癌物。致癌原因有两个:第一,槟榔里的化学物质经咀嚼后,形成的亚硝基是明确  相似文献   

8.
<正>前不久,台湾有新闻报道称,美容界特别推崇的"黑糖"(颜色较深一些的红糖)中含有大量致癌物。一时间,这个消息沸沸扬扬,很多热爱黑糖水、黑糖饼干、黑糖曲奇、黑糖蛋糕,以为食用这些食品就能美容养颜的朋友,都一时没了主意。黑糖中的致癌物是什么?黑糖当中到底有什么致癌物呢?笔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丙烯酰胺。因为,这种物质的一个特点就是与食品在烹调加工之后颜色变深有  相似文献   

9.
<正>大凡关注食品健康的人,肯定听过"隔夜菜致癌"的说法。在网络、报刊上,经常会看到一些有关某人吃了隔夜菜被送进急救室的报道。许多专家也纷纷解释: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更有甚者指出:"蔬菜每加热一次致癌物就增加几十倍"。那么,蔬菜中有多少致癌物?它们又从何而来?"隔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蔬菜又该如何保存和食用呢?  相似文献   

10.
人类癌症的80%~90%是受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其中化学致癌物的数量最多,危害最大,是环境中的主要致癌因素。现着重讨论了环境中的四个化学致癌因素——多环芳烃、亚硝胺化合物、霉菌毒素、芳香胺的种类、致癌性。在此基础之上,从环境、饮食、免疫力等方面阐述了对化学致癌物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假如一颗炮弹飞来.体会躲在什么地方.是装甲钢板后面还是在装满水的大塑料袋后面?科学家们的试验告诉我们.还是躲在充满水和气泡的聚乙烯袋子后面。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革新》2013,(11):51-51
最近央视曝光,一些手机壳会超标释放出致癌物——甲醛,这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现在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那么这些手机壳会不会释放致癌物,哪些手机壳需要谨慎购买?央视真相调查小组选择了塑料、硅胶以及皮革这三种常见材质的手机壳,分别在流动摊贩处和商场各购买了3个,均会释放苯和甲醛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新时代》2005,(7):40-40
摄影师费边·库斯特奥躲在一条机器大白鲨的里面,拍摄了许多珍贵的深海世界镜头。  相似文献   

14.
朱丽 《今日科苑》2007,(7):119-119
一些家庭用品和食品可能会含有致癌物,如药品、化妆品、家用塑料制品和橡胶制品等:蔬菜中的农药、腊肉、咸菜、油炸食品等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家庭中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致癌物,可能正在悄悄威胁着您的健康,但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高一学生陈军(化名)来福建煤矿疗养院心理治疗中心时,其家人猜想,他可能得了抑郁症,因为睡眠不好,常在梦中大喊大叫,更令人忧心的是,不想上学,常逃学,躲在网吧里一呆就是一整天,有时午饭也不吃……要知道,在这之前,他一直是个好学生。  相似文献   

16.
<正>用稻米酿出的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在江浙一带广受欢迎。但我们的先祖在偶然发现酿酒奥秘的同时,恐怕没有想到这种"转化的灵感"不仅带来了厚重的酒香,也带来了一种致癌物,它就是氨基甲酸乙酯(EC)。氨基甲酸乙酯的致癌风险有多大?2010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氨基甲酸乙酯归为2A类致癌物,和丙烯酰胺处于同一组。氨基甲酸乙酯是发  相似文献   

17.
杜梅 《百科知识》2004,(7):44-45
有一种海洋生物白天大多躲在岩洞中,从洞中伸出长长的细剌,保护自己,晚上才出来海底活动及找海藻吃,它就是有“海底地雷”之称的魔鬼海胆。魔鬼海胆的学名是“刺冠海胆”。它们有上百只硬刺  相似文献   

18.
古力 《百科知识》2007,(9S):33-34
酷热难耐的夏日,要问人们生活中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大家的选择必定少不了冰凉饮料。儿童和成人都爱冰凉饮料是有理由的,解渴、刺激、痛快,还好喝,成年人都逃不过的诱惑,孩子当然躲不过。而且,孩子爱喝冰凉饮料是其身体健康的自然表现。所以,孩子选择冰凉饮料是正常的事。  相似文献   

19.
提起癌症人人谈虎色变,避之惟恐不及。然而,癌症真的能躲掉吗?从我们出生之日起,它们就已经镌刻在我们的基因上,如影随形,就像可怕的诅咒一般让人不得安宁。  相似文献   

20.
杨兴文 《知识窗》2007,(8):33-33
夏天蚊子多.它吸血、哼哼,还传染疾病,人人烦之躲之。它轻功了得,我们明枪易躲.暗叮难防,可人类身为万物之长,自然不会坐之待咬。大家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