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年制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一课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这首词上阕前两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明白如话,所以教材也没有注释。但在教学中,正是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容易产生偏差。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认为这两句的大意是:“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我以为这样解释未必妥当。理由如下:第一、这种理解与该词下面的内容相矛盾。既然春天“刚刚”在一送一迎中“回来”了,那么作者填词的时候就是春天。但接下来作者又说“已是悬崖百丈冰”,极写冬天的严寒。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再说,春天已经到了,还用…  相似文献   

2.
3.
4.
李白杨 《四川教育》2005,(10):33-33
一年级小学生在学习拼音后即开始接触诗歌,而《静夜思》又是安排在小学新教材第一册的第一组课中.怎样将这一全新的体带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喜欢诗歌进而喜欢语?我根据诗歌琅琅上口、易于传诵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诗歌中认识生字,并感受诗歌的情趣.  相似文献   

5.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史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罕见的高龄作家和多产作家。一生创作有诗近万首,词一百多首。据郭沫若同志统计,在陆游的诗集和词集中,有不少咏梅之作,其数在一百首以上。他往往喜欢用梅花来比拟自己,《卜算子·咏梅》意境独特,韵味隽永,可以说是陆游以梅花自比的一个结晶。陆游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机的南宋时期,“扫胡尘”、“靖国难”,是他生平志事所在。他主张振军径武,北伐中原,是南宋时代主张抗金的急进派。可是,…  相似文献   

6.
田林 《辽宁教育》2002,(7):97-99
看图作文,六年级学生已写过不少.怎样使这习以为常的作文形式给学生新鲜的感觉,以使他们全神贯注地参与、充满情趣地写作呢?  相似文献   

7.
《燕子》(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课)是一篇精短优美的散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今年春天,我到一所村级小学,听到和看到了与众不同的《燕子》——那是一节室外语文课。20几个农家孩子,拿着课本,拎着方凳,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水塘边的草地上,在春天的阳光里学习《燕子》。老师没有带什么教具,只是拿着教材、挂图和一架借来的儿童望远镜。  相似文献   

8.
陈胜 《四川教育》2006,(5):35-36
编辑视点:结课是教学活动的终结阶段,着力点是"结",即"完成教学活动的最后阶段"。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总结性活动,决定着课堂教学阶段性目标的最后达成,并引起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目标和非目标指向。结课是与开课相对应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梳理、巩固的功能,在一堂课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结课,或归纳总结,强调重点;或提出问题,引发新趣;或留下悬念,让人遐思;或含蓄深远,回味无穷;或新旧联系,铺路搭桥;或音乐诗歌,再掀高潮……新课程背景下,许多教师致力于对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特别是结课形式的美化进行探究。我们旗帜鲜明地倡导具有美学意义的结课形式,提倡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声、色、线条、动画效果以及教师特长发挥,增强结课的美,但要注意摈除实践中的弊端,如结课偏离目标指向、忽略对已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总结与巩固、为求新奇不计教学成本、缺乏人文关怀、只有教师的表演而无学生的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9.
一、读文看图,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中彩那天》。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读完后老师有一些问题要问大家。  相似文献   

10.
11.
12.
呼碧霞 《辽宁教育》2003,(1):100-101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梅花的信息,请你用最简洁的话说说对梅花的认识. 生:梅花是在寒冷的冬天盛开的,不怕冷. 生:梅花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季节里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有香气. 生:梅、兰、竹、菊是四君子,梅是四君子之一. 生:松、竹、梅是岁寒三友.  相似文献   

13.
14.
你一定能说的!“请孩子们注意!注———意———”为了吊吊孩子们的胃口,我故意拉长声调,“张老师要出示第一幅图啦!”随着嘴里“3331”的哼唱,我快速按动鼠标。在孩子们“哇”的惊呼声中———〔课件一:一支铅笔飞快地旋转,终于定格在鹅黄色背景的屏幕上。〕“你看见了什么,想说些什么,都不要出声,默默地想一想,再举手。”生甲:我打开文具盒一看,咦!怎么多了一只铅笔?原来是图上的铅笔正在和我的铅笔说悄悄话呢!……孩子们争先恐后,抢着讲述心中的故事。这时,我看到一只小手颤颤巍巍地举过桌面,突然,好像被蝎子蜇了似的又缩了回去。这孩子…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简述 《葡萄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我国的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少数民族的情趣。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能唤起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对维吾尔族老乡的热爱,对味道甜美的葡萄的喜爱。  相似文献   

16.
杨智慧 《语文知识》2002,(12):18-19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苏轼、辛弃疾的“怀古”名篇,历来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振撼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的心魂。殊不知,它们的最初出现也曾被人视为异端。特别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出,就有伶人把它和当时红得发紫的柳永慢词  相似文献   

17.
案例一:老师,让我再试一次吧!在全市新课程小语教学大比武现场,一位教师执教《蚕姑娘》(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教学导入新颖有趣,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在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教材采用了单元主题的编排方式。《识字1》是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的第一组教材中的第一篇“看图学词识字”。8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和景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总写春天给人的感受,“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观察荷花的基础上,通过口头语言,表现荷花的美。2.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提高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现在小学语文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真实、朴实和扎实的,能为学生打好文化底子的课堂,以及充满诗意、智慧和灵动,使学生充满精神享受的课堂,当然这样的境界是很高,也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应该追求的.我们追求课堂的有效、生动,不仅是在外在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内在、深层次的灵动.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又有教师缜密的引导.那我们就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