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赵明诚"天台之遇"[1]后,李清熙的词风与前期迥然不同,从前期幸福甜蜜的"闺思闲愁"发展到后期孤独凄苦的"苦寂悲愁".爱情、婚姻、社会变故等因素对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唐宋词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生命力,其内容、题材更多姿多彩。本文从闺情相思、伤春伤别的题材表象,揭示唐宋"闲愁词"中忧生伤世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诗人历来对"愁"描写甚多,被称为古代第一才女的李清照,更是把愁描写到绝佳。李清照的词风与前期迥然不同,前期是欢快美满、幸福甜蜜的"闺思闲愁",后期是凄惨悲切、漂泊无依的"苦寂悲愁"。本文对《声声慢》这首词进行分析,探究词人前后词风变化的原因,来寻找李清照内心不为人知的隐秘世界和不同寻常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4.
北宋前期词人新题材的开发主要指咏物词、感怀词、和哲理词。这些歌词的主体性逐渐增强。咏物词的价值在于为该类词的艺术发展开辟道路,寿词的意义更在于词史上的传承作用。羁旅行役、感怀、酬唱等歌词为主体情志的抒发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前期某些词作表现了词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怀以及生命本体的思考,使歌词具有了议论化和理性的思致。  相似文献   

5.
被誉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晏殊,以诗闻名,以词行世,但历来褒贬俱存,或肯定其珠圆玉润、雍容华贵的艺术造诣,或否定其富贵闲愁、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就思想内容而论,晏殊诗词其风雅精神也并非完全缺席,其中"小园香径独徘徊"等言语极具张力,这种幽约的风雅表达源于其一生所奉行的以柔克刚、知足常乐的人生哲学,但这种圆融之中又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冲突,于是他在行动上就常表现为跋前踬后,在艺术上则仿佛风雅不作。  相似文献   

6.
张秀珍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3):69-71,79
《珠玉词》是北宋初期婉约派词人晏殊的作品集,共收词130余篇。"香"这个词在全集中出现达62次之多,依据其所描述或代表的内容,可将"香"分为熏香、花香、酒香、以香写人和以香写景五类。《珠玉词》中的"香"意象,既反映了作者富贵闲适的生活及其在这种环境中所生发的感慨与闲愁,也体现了其闲适、尚雅、诗意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7.
南唐及北宋前期的艳情词与花间艳情词已不可同日而语,它在群体的创制中显现了“新质素”和“新趋向”。南唐及北宋前期艳情词写出了艳情的深意。潜入了词人的主体意识,具有以雅笔写柔情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8.
贺铸词的艺术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善用比兴手法,借绮丽之辞抒发胸中的闲愁;(二)在字句方面精心锤炼,仔细推敲,形成了旖旎婉媚的词风;(三)虚心学习先辈,巧妙地引用前人语句。贺铸在北宋词坛上虽不及苏轼、柳永、周邦彦影响大,但他的词风自成一格,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
惠联芳 《现代语文》2008,(3):124-124
作为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欧阳修在诗、文方面均取得很高的成就.如果说欧阳修正直敢言的性格在诗文中得以物化,那么他在词中则"聊佐清欢",优游惬意.这首词则是欧阳修词的代表作,其中描绘了远行人与闺中人的"一种相思,两地闲愁",将抽象的愁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人可感、可触.  相似文献   

10.
愁即是忧,人性深处的矛盾和外部世界矛盾是不可能真正得到调和的。这决定了人类感伤情绪的绝对性和普遍性。我国词的历史中充满着闲情愁绪,目前唐宋闲愁诗词尚未受到专业领域重视和开掘,文中对于唐宋词中的闲愁做了说明,并分析了唐宋闲愁诗词的艺术特征,最后对于唐宋闲愁诗词做了一家之言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湘南学院学报》2019,(4):70-75
傅熊湘是近代湖湘文坛上一位被遗落的词中圣手。其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要包括闲愁词、交游词、羁旅词和咏怀词,且极富艺术魅力,具有醇厚雅丽的语言、宏阔飘渺的词境、浓郁的屈骚情结以及深厚的佛道思想。同时,傅熊湘词也是近代中国所留下的时代烙印,能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近代世情,尤其是近代文人的生活处境及心理状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北宋中后期艳情词在情感含蕴上"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在审美品格上,对"以艳为美"的词风进行了改造;在情感表现上以健笔写柔情.这对晚唐五代以及北宋前期的艳情词,是一种转变和拓展.  相似文献   

13.
张令仪是生活在康乾时期的一位重要女词人,由于其自身的性格特征和坎坷跌宕的人生经历,使得她的词作中充满了对于闺阁女性之"愁"的书写。其咏"愁"词主要可分为伤春悲秋的闲愁、怀人寄远的离愁、索居穷巷的苦愁、丧夫失子的哀愁、怜爱游子的心愁这五类,这些咏"愁"词的书写,具有典型意义和特征,是较富有代表性的闺阁词。并且,在艺术表现上,张令仪几经品咂,将"愁"作各种意象的比拟,独具特色,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诗歌鉴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它应该遵循联想和想象原则。即读者在阅读诗歌时 ,要善于进行丰富而恰当的联想和想象 ,做到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最终达到与作者心情的契合。北宋著名词人贺铸的词《青玉案》的结尾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他把无形无状、虚无缥缈的相思“闲愁”比喻成烟草、风絮、梅子雨 ,妙在何处呢 ?需要读者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进行联想和想象。“闲愁”像那满野烟草 ,春天的草 ,到处都是 ,这等于说闲愁到处都是 ;“闲愁”像满城的风吹柳絮 ,春风一起 ,柳絮满城乱飞 ,谁又能数得清…  相似文献   

15.
北宋前期词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是北宋前期词的主体性明显增强,在多样化的题材中都有所体现。第二是在前期词人佐欢娱乐的词学观念中,诗词"其间作用,理且一焉"的创作观念和崇雅的词学审美理想出现,标志着词学思想的新觉醒。同时,前期词人以具体的创作实践,确立了新的多样化的词体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论张炎的闲愁词》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分析了张炎的闲愁词创作在思想精神与艺术风格上的转益多师与对前贤的取法,他的闲愁词的抒写本质与闲愁的表现形式,以及后人对他的闲愁词的褒贬与我们应该给予的客观评价.由此可见张炎其人的真正面目.  相似文献   

17.
《邢台学院学报》2015,(3):134-136
北宋前期政坛、文坛领袖之一的晏殊常常仅被当作一个"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词人;其实晏殊前中晚三个创作时期残留下来的三篇记体文章不仅艺术价值颇高,而且鲜明具体的表现了北宋前期文坛从学习李商隐骈文到韩柳古文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北宋靖康之变后,词人李清照跟随朝廷南渡。李清照的南渡词超越了对闺怨闲愁、离情别绪的抒写,更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其倚声创作表现时代呼声,诉说悲哀心曲,讴歌理想生活,满载着家国情思,不懈地找寻精神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19.
在"诗画一律"美学观点的观照下,北宋画家郭熙提出的"三远法"山水画画法,与北宋诗僧仲殊的都市风情词在创作前提、观察角度与审美感受上相通。将"三远法"引入词鉴赏,有助于对仲殊笔下的都市形成立体性认识:"高远"之作描绘壮阔清明的都市全景,是北宋升平气象的产物;"深远"之作铺叙细碎繁盛的都市风貌,表现出社会的享乐风气及文士的闲雅追求;"平远"之作融入仲殊的空静禅意与孤寂之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北宋前期词在发展中深受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地域性不平衡的特点。北宋前三朝政治环境中对南方士人的歧视排斥,限制了南方词人的成长,词坛一度消沉萎顿。真宗后期和仁宗朝词坛开始勃兴,则与南方士子精英大量进入北宋政权和文坛密切相关。北宋前期,南方、北方词人作品风格总体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分野。随着北宋前期词人仕宦经历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