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同欢 《物理教师》2003,24(2):49-49,52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经常遇到这一类问题 :几个物体的运动存在着某种关系 ,根据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求其它物体的运动速度 ,这类问题称为相关速度问题 .相关速度问题一般用速度分解法或微元法求解 ,这两种方法对于中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不易理解和掌握 .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功能角度分析相关速度问题 ,解题过程简捷且容易理解和掌握 .现介绍如下 .1 从能量守恒角度分析相关速度问题图 1由轻绳、轻杆连结的物体 ,由于轻绳、轻杆的质量为零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其中一个物体对轻绳、轻杆的做功功率等于轻绳、轻杆对其它物体做功的功率 .…  相似文献   

2.
李国栋 《物理教师》2008,29(4):56-56
在实际生活和物理习题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类问题:几个物体的运动存在着某种关系,根据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求其他物体的运动速度,这类问题称为相关速度问题.相关速度问题一般用速度分解法或微元法求解.但从功能角度用功率分析相关速度问题,方法简单,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3.
一、知识回看1.决定机械能大小的因素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例如以相同的速度行驶的火车和汽车,火车的动能就比汽车的动能大;而以不同速度行驶的同一列火车,速度大时动能就大.  相似文献   

4.
1.动量概念及其理解(1)定义:物体的质量及其运动速度的乘积称为该物体的动量P=mv.(2)特征:①动量是状态量,它与某一时刻相关;②动量是矢量,其方向质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3)意义:速度从运动学角度量化了机械运动的状态动量则从动力学角度量化了机械运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内容时,常常遇到物体用绳子牵连着运动的问题,要求物体的运动速度或者绳子的速度,解决这类问题时,应有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一、动量动量,顾名思义它是由于运动而具有的物理量,显然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动量P=mv,与物体质量、运动速度成正比,它是一个矢量,有方向,其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还  相似文献   

7.
当物体以一定的速度运动时,要求判定物体影的运动速度或像的运动速度.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常常出现,许多同学处理这类问题感到困难.下面结合几例谈谈此类问题的求解方法.例1如图1所示,一点光源S通过平面镜成像,设光源不动,平面镜的镜面和OS的夹角30°保持不变,并且以速度v沿OS向光源方向平移,则光源的像(图中未画出)怎样移动()  相似文献   

8.
两个物体的关联运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各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遵循特殊规律.利用解题经验,对关联运动速度问题归纳了多种解答方法,并且分别用来解答具体的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中物质运动一章,时常出现给定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要判断此物体有这种运动情况所选用的参照物,或者给出几个物体的相关运动情况,要判断这些物体以另一物体为参照物的运动情况.这些题型对初学者来说感到难以下手,这里介绍一种用数学方法来“求解”参照物或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依据是:“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所以不妨假设物体相对于地面(即以地面为参照物)的速度为v物,选择的参照物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v参,并且选取参照物相对于地面运动速度v参的方向为正方向,如果某物体运动方向与v参相反,那在它的速度前加“-”号.  相似文献   

10.
1.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B.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C.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D.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图12.如图  相似文献   

11.
在确定牵连物体的运动速度时,利用微元法可以使问题的解决变得简单明了。本文以举例的方式,说明如何根据已知条件用微元法求解牵连物体的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12.
1.同向运动两物体一前一后同向运动,它们之间距离的大小变化取决于它们运动速度的大小.若前快后慢,则距离增大;若前慢后快,则距离减小; 若快慢相同,则距离保持不变. (1)最大距离若两物体的速度由前大后小逐渐发展到速度相等或前小后大,那么在速度由前大后小到速度相等这段过程中,两物体间距离在增大;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距离达最大.  相似文献   

13.
物体在竖直面上的圆周运动 ,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掌握这部分知识应重点弄清三个问题 .一、临界速度问题物体在竖直面上做圆周运动 ,过最高点的速度 v=Rg,常称为临界速度 ,其物理意义在不同过程中是不同的 .图 1做圆周运动的物体 ,按运动轨道的类型 ,可分为无支撑(如球与绳连结 ,沿内轨道的“过山车”)和有支撑 (如球与杆连接 ,车过拱桥 )两种 .前者因无支撑 ,在最高点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的方向都向下 ,如图 1所示 .当弹力为零时 ,物体的向心力最小 ,仅由重力提供 ,由牛顿定律知 mg=mv2R,得临界速度 v=Rg.当物体运动速度 vRg产生离心运动 ,要维持物体做圆周运动 ,弹力应向下 .当 v  相似文献   

14.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一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行驶中的车辆突然刹车,乘客前倾,这是由于惯性所引起的.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2.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合外力方向的关系是:( ) A.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和合外力方向,三者总是相同的. B.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定相同,速度方向  相似文献   

15.
(第一册第三章运动和力)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一个物体在宇宙间无论作怎样复杂的运动,要是把____作为参照物,则此物体的速度永远为零。 2.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的物理量;它的国际单位制主单位是____。 3.打雷时,总是先见到闪光,后听到声音,这是因为____。 4.要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或运动方向,必须对物体____。 5.运动物体按照路线分类有____和____两类。  相似文献   

16.
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例3"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中,教材采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教学"速度"概念,教材列举两例(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驶160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160千米/时;小林每分钟行走60米,小林步行的速度是60米份.)来指导学生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如上面例题中的160千米/时、60米/分,使学生体会用这样的符号表示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3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B.宇宙飞船内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因此飞船内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D.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兵乓球质量小,其惯性也小的缘故。  相似文献   

18.
绳拉物体运动的速度分解方法是:先确定合运动的速度,即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再根据合速度产生的实际效果确定两个分速度,一是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即绳子运动的速度);另一个是垂直于绳方向的分速度.  相似文献   

19.
人类要离开地面,将科学研究的视觉和脚步跨入太空,必须使运动速度达到宇宙速度.能使物体离开地面绕地球运动而不落到地面上的抛出速度,叫宇宙速度.  相似文献   

20.
查阅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卷,发现不少试卷上都有涉及惯性大小的选择题,但笔者觉得在初中阶段专门讨论这类问题并不太合适,现谈几点看法题目:下列有关物体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增大,其惯性也增大.(B)物体运动速度减小,其惯性也减小.(C)物体静止时,其惯性最大.(D)物体的惯性与其运动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