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亲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能使人快乐/母亲是世界上最动听的乐曲/能让人得到生命/母亲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能让人陶醉”,看着这优美的诗句,你恐怕不会想到它是出自一个小学三年级孩子之手。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做一首小诗或一篇文章,对唐山市光明实验小学熊学恩老师班上的孩子来说已是很平常的事。做完诗他们还要为每首诗加上不同的色彩:赞美母亲的诗该是绿色的,像高山、像大海;赞美春蚕的诗是粉红色的,它默默的来,静静的去,是一种宁静的美。每当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朗读着一首首略显稚嫩的小诗时,…  相似文献   

2.
《小朋友》2007,(10)
这是浙江金华师范附属小学一年级小朋友写的诗歌,读一读,是不是很好听、很有趣?那么,你也来当个小诗人吧!  相似文献   

3.
灵通姐姐:您好!我叫诗瑶,是浙江省绍兴市马山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数学很有趣,我很喜欢学数学,也很喜欢《数学小灵通》杂志,特别是其中的  相似文献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被选人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教科书中。此诗很有名,因此诗的释义颇多,所以疑义也就难免。为加强探讨、交流,就做了点释义与释疑工作,写下了这篇小文。[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我在一个农村的小学教书。我教四年级的语文,班上有个叫小虎的很乖的小孩,他很懂事,常帮我做很多事,放学时,也陪我锁教室的门,替我推车子.和我一起回家。而且,他的毛笔字写得很好,所以他常常写些小诗、春联,偷偷地放在我的桌上送给我!  相似文献   

6.
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五、六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不少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这些诗大多都是前两句正面叙事,后两句即物起兴,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这些诗为学生想象的自由驰骋提供了依据。指导学生把这些古诗改写成现代文,学生根据古诗的内容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诗中人物依依惜别的场景,品味诗中浓浓情谊,写出的习作定会别有情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顾文艳 《教师博览》2023,(11):26-27
<正>谢尔大叔来了这几日,谢尔大叔住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朗读谢尔的诗,赏析谢尔的诗,创作有“谢尔风格”的诗。二年级时,我就给孩子们读过谢尔的诗,还记得那时给他们读诗时的情形:我捧着诗集站在讲台前,小小的他们一个个仰着脖子看着我,听着、笑着,笑着、听着……我和孩子们讨论组织谢尔诗歌节需要做哪些准备。孩子们一边讨论,我一边板书,他们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要参加的项目组。  相似文献   

8.
王朋是全年级有名的学困生。虽上到四年级,可识字却只有百余个。学习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不知教了他多少遍,因为整首诗,他只认识“早、白、云、千、里、一、日、万”这八个字,对于诗的内容的理解,他只能当一名“观众”。诗学完后,我让学生自己课余再搜集几首李白的诗,准备第二天课上进行交流。这下王朋可着急了:“老师,诗里的字一多半我都不认识,怎么办呢?”也是,这真给王朋出了难趣。  相似文献   

9.
《咏华山》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小诗,描写的是蓝天、白云、太阳映衬下愈发雄伟的华山。诗是七岁孩童寇准即景即情之作,贴合山势,生动传神,很是难能可贵。文本的学习对象是与小寇准同龄的一年级小学生,由于生活经历、文化背景、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历  相似文献   

10.
2014年9月开始,上海小学一年级新教材删除了《登鹳雀楼》《夜宿山寺》《江雪》等7首经典诗作。经梳理发现,近年来至少有43篇经典诗、文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中消失,其中22篇为经典古文、古诗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说,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诗、文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11.
《华南虎》是七年级下册的一首现代诗,是牛汉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作品。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文一大特色。文化大革命运动很复杂,对于年轻点的老师来讲都有点陌生,对于初一学生而言就更难理解了,怎样让学生在轻松而有趣的活动中理解诗中形象,明晰象征的运用,从而达到有效的学习,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2.
光阴似箭,转眼间小学一、二年级的低年级学生就要成为三年级的中年级学生了。我校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这就意味着进入三年级后,学生又接触了一门新学科——英语。怎样帮三年级的学生开启英语之门,怎样让他们感到学英语很有趣、很容易?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觉得上好第一节英语课,唤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  相似文献   

13.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根据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诗编成的一篇故事。  相似文献   

14.
《带着露珠的诗苗》,是一本打印的诗集,共有一百六十八首.它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想不到这些诗出自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之手.她叫王晨路,是长沙市大同小学五年级学生.她的诗想象丰富,耐人寻味:我的家乡,/有一口永不干涸的井,/家乡的人在井中吸水,/清甜的水呵,/猛使我想到了——/知识是永不干涸的井,/智慧是永不间断的泉.由井水联想到知识和智慧,很贴切,也很自然,既符  相似文献   

15.
英语是中学阶段很重要的学科,学好英语,兴趣引导非常重要。每个年级都有独特的特点,教师应根据班级的特色,针对年级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持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构建激情、和谐的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开展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临上市级评优课了,我上的课是蓝兮的《金色花》(苏教版八年级下的自读课本),各个环节已构思成熟,唯独课的结尾使我颇费周章,苦无良策。晚上,在钢琴曲《泪之歌》优美的旋律中,我动情地朗读着这篇散。配乐朗读的感觉很像在读一首诗,何不也把这篇散改写成一首小诗作为课的结尾?于是,我在《金色花》中寻章句,写下了这些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里的新诗分布不均,七年级新诗多一些,八年级没有新诗,而九年级又主要是童诗。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上、下两册总共17首诗,但正式的课文只有7首,其中4首是翻译诗,还有2首是散文诗,2首是歌词。严格意义上说,翻译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新诗,不是现代汉语写作,  相似文献   

18.
选入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教读古诗28首、词7篇,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分布于各册教材中:初中一年级上下册各有诗4首与6首;初中二年级上册诗9首、词1篇,下册诗4首;初中三年级上册诗2首、词1篇,下册诗3首、词5篇。另外,每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选编优质“课外古诗词诵读”8篇,目的是让学生从教读古诗词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及方...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我国诗歌最繁荣的时期,诗人灿若群星。有趣的是唐代很多诗人都有着特殊的称号,而这又是根据他们在学上的特殊贡献和写作特色而流传开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儿童诗四首     
四季的太阳诗胡晨(小学三年级)春天的太阳暖心房,夏天的太阳麻辣烫,秋天的太阳金灿灿,冬天的太阳懒洋洋。快乐躲在哪里诗付佳丹(小学二年级)有人问:“快乐躲在哪里?”小鸟说:“快乐躲在绿绿的草丛里。”小鱼说:“快乐躲在清清的湖水里。”老虎说:“快乐躲在茂密的树林里。”我说:“快乐躲在我们的校园里。”树爷爷太阳火辣辣的,树爷爷撑开碧绿的伞,让风从它的缝隙中穿过,为人们,送去阵阵凉风,可是他自己,却让太阳烤得冒油。玉米牙诗虞立平(小学四年级)诗强薇(小学二年级)前几天,我掉了一颗牙齿。我吃玉米时,把一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