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稿浅析     
席庆义 《编辑学报》1990,2(2):88-91
审选稿件不仅是编辑工程问题,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编辑理论问题。坚持行之有效的审稿程序,采用科学的审稿方法,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做好审稿工作,是保证学报质量的重要环节。1 审稿的程序和任务 审稿就是审读稿件。对于“审”字,《辞海》有五种解释,《辞源》列出七种解释,除作姓、审问、讯问解外,其余诸解的意思是:详知、明悉,或仔细观察、研究,慎重等等。  相似文献   

2.
王景周  崔建英 《编辑学报》2020,32(5):539-542
同行评审意见是期刊编辑用稿决策的重要依据,同行评审专家的来源和遴选与评审结果的质量和公平性密切相关。编辑为稿件遴选出评审意愿、专业、能力匹配,且时间充裕的审稿专家是比较费时、费力的。本文基于投稿论文的参考文献和引用的内容、动机及情感分析,提出一种同行评审专家的遴选方法。该方法有助于“小同行”专家的发现,降低不同学术范式导致的同行评议误判率,为编辑的稿件送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熊伟 《编辑之友》2015,(8):84-88
为保证鉴审稿件的质量,各类学报编辑部都致力于将编辑审稿工作规范化,明确指标限额与确立评审标准成为规范化努力的重要产品.然而,在实际审稿活动中,编辑遵奉“资历至上”原则,主要依据投稿人资历资格而非稿件质量来确定鉴审结果,这也成为编辑部不成文的“规范”或“惯例”.编辑部对编辑审稿工作的规范化引发了编辑审稿形式化发展趋势.为稳定和提高稿件质量,多元化的审查方式逐渐取代传统的编辑审稿负责制,多元鉴审主体介入审稿事务,强调鉴审与监察的紧密结合,审稿逐渐走向审查,并由此构建出纵横交织的稿件信息流通监管网络.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有许多功能可以辅助图书编辑工作。Word97以上版本中的“版本”工具对计算机审稿工作而言是一种十分方便的存档工具。组稿工作完成后,进人审稿阶段。编辑根据稿件的内容和性质决定采用相应的审稿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同行评议时间控制应贯穿学术期刊专家审稿前、中、后全过程,而“审稿中”的时间控制是同行评议全程管理中易忽视的薄弱环节。对于该阶段的进度控制,编辑部可通过扩充专家邀请数量、提前设置增审、压缩增审周期来影响审稿进度。本文将围绕这3种方法调研其实施现状,以反映审稿进度控制现状并发现问题。结果显示,大多数期刊首次邀请专家人数仅等于要求回收意见的份数,审稿异常稿件需消耗1个审稿周期后才会被设置增审,审稿周期较长期刊的增审周期也未适当缩短,这些反映编辑部对处在“审稿中”稿件的时间管理处于近乎“虚空”的低干预状态。本文基于调研结果提出,期刊首次邀请专家人数宜大于要求回收意见份数但不是越多越好;分类确定提前增审对象及时间点;增审周期可控制在≤21 d;挖掘采编系统智能化辅助功能,减轻人力负担。多措并举,优化审稿进度控制效果,提升审稿运行效率,助力我国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建设。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期刊编辑存在审稿能力不足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提升编辑审稿能力的路径——稿件讨论会。通过对稿件讨论会形式、流程的介绍,以及针对优秀稿件、问题稿件、漏选稿件三类典型稿件的讨论分析,论述了稿件讨论会在加强编辑部交流沟通、促进编辑队伍建设、明确期刊定位三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丽婷 《出版广角》2015,(6):108-110
高职学报发展的特殊性是高职学报编辑审稿的现实基础和基本要求,高职学报编辑的审稿能力包括:在大量水平参差不齐的稿件中选择优秀稿件的能力;基于文稿的特殊性选择合适审稿专家的能力;对具有培植价值的文稿进行修改优化的能力;判断专家审稿意见的能力。通过营造良好的编辑环境,提升编辑的职业敏感度,加强对审稿能力的专业技能训练,以提升编辑的审稿积极性和能力,并最终体现在高质量的编辑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针对科技期刊审稿过程中,由于作者和专家信息不透明导致的审稿不公平以及审稿专家选择不合适导致许多稿件无法得到及时处理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找代表座谈的方式研究了公开审稿的机制和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公评公正公开”式审稿机制(Public Peer Review System,PPRS),并设计了可与多数编辑部所用稿件采编系统相连通的软件实现系统。一段时间的正式使用结果显示,该系统可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审稿过程中找专家难、意见返回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编辑组稿的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杰 《编辑之友》2003,(5):44-47
编辑流程中的第一步是组稿,有了稿件,方能进入编辑、审稿、排版、校对直至印装出版,随后是经过流通渠道到读者手中。因此,编辑除了具有较高的政治和文化素养、较强的业务能力、广博的知识外,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组稿能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高明的编辑如果离开了作者,无“米”下锅,那么他也只好空叹息了。可见组稿是编辑的基本功之一,做好组稿工作,对出版物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编辑的都知道,稿件的来源无非两种途径:一种是作者主动投来,一种是编辑主动约稿。作者主动投来的稿件带有盲目性,他不知道该出版单位有无此类出…  相似文献   

10.
程小刚 《军事记者》2008,(12):64-64
南京军区某师修理营注重创造良好的报道、学习环境,搞好群众性报道工作。他们倡导营连干部带头写稿,挑选文字基础扎实、作风好的战士担任报道员,通过邀请机关新闻干事来营讲课、参加军报函授学习等方式,提高大家发现新闻、写作稿件的能力。广泛开展“线索大家集、思路大家理、稿件大家评”活动,由教导员、指导员充当“第一编辑”,为报道员出点子、审稿把关。鼓励报道员深入训练现场、生活一线采写稿件,用报道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同意《新闻知识》今年第1期上王清平、彭安怀同志的意见。我是县供销社秘书科副科长:“掌大印”的。稿件实行审稿盖章的关键弊端在于:(1)审稿者往往不知稿件内情,如是正面报道,草草盖章,实属走过场,如是批评稿件,不一定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钢  徐锦杭  丛黎明 《编辑学报》2015,27(3):246-248
对《浙江预防医学》杂志91位审稿专家现场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审稿专家对作者学术不端行为和审稿入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较高,但还不够全面,对作者“不当署名”行为、审稿人“故意拖延审稿”“提交不客观的审稿意见”行为的认知率较低.根据调查结果,认为学术期刊编辑部应采取多种形式为审稿专家提供培训,以提高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行为认知的水平和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Word程序设计电子审稿模板,在其中编制一部分程序并设置好书签。电子审稿单分成两种,一种是每一位专家审稿的模板,另一种是将一篇稿件所有审稿专家意见合并起来的审稿单。每种审稿单都包含稿件信息、学术评价和刊登类型3部分的表格,另外,审稿单还有具体意见的书写部分。此电子审稿单与数据库关联后可以方便地进行网络审稿。其设计可为审稿工作提供借鉴,同时也为程序设计提供了一套较为简单实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一位通讯员采写了一篇介绍消费时尚的稿件,投给了当地一家报社。编辑认为稿子符合编辑方针,达到发表水平,便准备采用。不料节外生枝,编上去的稿子在审稿时被分管总编下令撤稿。原来该总编从稿件中发现了“生财”之机,他让广告人员上门去“帮助”稿件中涉及的企业“策划一下”。那家企业经选择,最终没有在该报上做广告,通讯员辛苦采访的稿件也就此夭折。 且不论这位总编这样做是否有变相“有偿新闻”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稿件遴选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锋  黄雅意 《编辑学报》2015,27(6):531-532
分析科技期刊稿件三审制中专家评审环节采用匿名审稿模式和公开审稿模式的利弊,以及编委推荐制对于科技期刊遴选优质稿件的突出优势.认为我国科技期刊在公开审稿模式尚未建立的现阶段,实行编委推荐制与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模式相结合的综合稿件遴选机制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Elsevier Science期刊网络审稿系统的使用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Elsevier Science期刊Journal of Alloys andCompounds的编辑Prof.Hiroki Sakaguchi近期通过E-mail与笔者联系一篇稿件的审阅事宜。在了解了待审稿件内容的基础上,笔者E-mail回复可以审理该稿件。责任编辑在得到确认审稿的信息后,通知笔者按要求登录审稿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并告知审稿辅助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应得到的报酬。笔者按要求登录了审稿系统,并上传审稿意见,完成审稿。整个过程全部是在网上远程操作完成的。本文就使用该系统过程中发现的可借鉴之处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审稿系统的研发和完善提供帮助。1通知审稿专家…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稿件退修是全面规范和提升稿件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章从科技期刊编辑角度分析了科技期刊稿件退修时影响稿件退修有效性的主要问题:编辑不注重自身学术能力提升,盲目照搬审稿专家意见;业务能力不高;忽视修回稿件审查。文章提出在稿件退修过程中编辑应提高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准确把握审稿专家意见,提高工作效率,认真比对修回稿件,合理修改稿件。上述对策的实施可有效提高科技期刊稿件退修的有效性,提升稿件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专家审稿意见是决定稿件能否被录用的重要依据.为了有效利用专家审稿意见进行稿件处理,文章归纳了专家审稿意见的类型,针对几种典型的审稿意见进行了实例分析,并给出了如何有效利用专家审稿意见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审稿人疲劳”现象的出现导致科技期刊稿件的审理周期延长,所需审稿人的数量增加,是编辑在工作中不得不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总结了审稿人审稿意愿减退的3大常见主观原因:时间压力大、审稿任务重和稿件质量不匹配,并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梳理出提升审稿人审稿意愿的4个策略和实施的新办法:提高稿件初筛标准、选择与期刊层次相匹配的青年审稿人、及时反馈稿件终审结果以及制定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上述策略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审稿人的黏性和服务意愿,确保期刊的可持续性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审稿是编辑工作中无可争议的重要环节。编辑通过审稿,实施对图书的决策功能,淘汰无出版价值的作品,选拔优秀“稿”材。审稿还有助于在前期提升稿件质量,调整其定位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