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们知道,出版物是具有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双重身份的商品。出版工作又具有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出版工作的文化属性是由出版物的文化产品特征决定的。在出版工作的双重属性中,文化是目的,文化属性是其本质属性,是出版工作的主要性质。出版单位存在的最终价值,在于对社会所做的文化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编辑仅仅掌握某专业的科技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要很好地完成科技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还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2.
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是整个文化出版事业的中心环节,编辑主体的文化素养、人格修养直接影响到作为精神产品的出版物质量的高低。编辑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出品人和把关人,肩负着启迪民智、普及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历史重任,因此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换句话说.要造就高质量的出版物,编辑人员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业务素质,更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做一个好编辑的前提.是编辑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出版社整个编印发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一篇稿件从策划、组稿、编辑、印刷变为出版物走向社会,往往需要凝聚编辑人员的心血。也就是说,一个出版单位如果没有高素质的编辑人才,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社会精神产品。尤其是人们对高质量的文化精神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编辑工作和编辑人员素质与修养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编辑工作的好坏,与编辑人员自身基本素质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与编辑工作的文化属性孙鲁燕出版业和其他行业一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对编辑工作这个职业本身和编辑学的研究领域,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考。这些都需要编辑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从出版的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的本质联系来看,出版的基本规律就是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出版物中的相互依存.它表明:出版物有一部分或大部分适合于市场运作,因此出版需要有经营性和公益性之分;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通常的情况下是不统一的,但它并不影响出版业的健康发展,正视它还有利于出版业的科学发展;人是出版基本规律的主体,文化是其核心.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出版物中相互依存,贯穿于出版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书刊编辑工作特性许立市场法则支配着社会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书刊编辑活动的外部环境和生存条件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如何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书刊编辑工作的特性,这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书刊编辑活动的最终产品是出版物。出版物...  相似文献   

7.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积累和传播思想、文化、科学知识的有力工具。它是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相结合的产品。它具有影响人们精神世界和指导人们生活实践的功育瓦所以人们往往把书籍称为精神产品,而把书籍同时又是物质产品这一因素忽略了。大量印行的书籍实际上是原稿的复制品。原稿+编辑加工+纸张+印刷+装订=书籍。把书籍称为精神产品是为了突出它在精神文化领域的作用。精神产品是书籍的本质属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书籍一般都在市场上作为商品出售,因此书籍又被赋予商品的属性。书籍是否有商品属性这个问题本来应该说已经解决了。但最近在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8.
一、出版工作的双重属性和两个效益的矛盾关系 出版效益是指出版活动对全社会以及出版者自身带来的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和利益。出版工作是一种文化活动,又有经营销售等经济活动。出版物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种精神产品,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属性。就其载体而言是物质产品,具有商品属性,需要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实现其社会功能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出版物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要受价值规律的制约。经济效益高,有利于创造好的社会效益;有了好的社会效益,也就为创造高的经济效益提供  相似文献   

9.
李传胜 《新闻世界》2014,(5):267-268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出版产业处于重大的转型期,编辑作为连接受众和作者之间的桥梁,在出版资源竞争中处于核心地位。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一个杰出的编辑出版人员应该是集"政治"、"道德"、"才能"、"学识"于一体,以广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出众的才能,通过整合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资源,生产出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既创造经济价值,又满足人们精神需要、塑造人们精神面貌的人。因此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一个优秀的出版编辑人员应该是在传统工作素养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升华思想。  相似文献   

10.
出版物市场是一个兼具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的特定市场,既是出版物作为普通商品实现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条件,又是衔接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出版业的有效手段,出版物的监管过程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面对蓬勃发展的文化体制改革进程,我国图书出版监管体制改革却略显缓慢,多头执法、职能部门服务意识未形成、未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机制等问题日渐暴露.本文以海南省内出现的图书出版监管漏洞案例为切入点,将海南作为观察的窗口,以小窥大,以微观联系宏观,从中分析出我国图书出版监管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漏洞.  相似文献   

11.
李航 《采.写.编》2021,(10):121-122
编辑工作是出版行业中的重要环节,每一个出版物都有自己的责任编辑,每一个出版物都像是责任编辑精心培育出来的孩子.出版物既有物质属性,又有精神属性,它所面对的是广大的读者用户.所以,责任编辑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这里既包括有社会责任感,又要有对读者、作者负责的责任心.作为企业员工,编辑还要对自己所供职的单位负责,创造自身应有的价值.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又大大拓宽了出版的边界,这也对编辑的"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阐述自己对责任编辑的"责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编辑思想素质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等出版物是精神产品,它是由作者和编辑共同创作出来并奉献给读者。它作为一个载体,把作者和编者的思想、文化、道德、艺术等等传达给成千上万个读者,使读者在阅读或观看的心理过程中受到精神享受。一部好的出版物,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必将感染读者,影响读者,使读者在享受精神愉悦的同时,思想也得到一次洗炼的升华;相反,一部荒诞、淫秽的出版物却像一剂灵魂腐蚀剂,侵害读者的思想灵魂,给社会,给读者造成心理或思想上的伤害。因此,作为出版工作的核心———编辑来说,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思想素质在编辑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安波舜同志说:“一个好的编辑,能够包装一部作品;一个更好的编辑,能够包装一名作家;一个最好的编辑,能够包装一种思想。”由于编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必须是读者的表率和楷模。因此,好的编辑,就应该有纯正先进的思想,美好善良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宽广的胸怀,正派的作风。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组织保证。我国的广播、电视、图书出版部门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应该以党的事业为己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针。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传播一切有益于经...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个出版社的出版物,都不会是仅仅给编辑们看的,它要通过商品交换的渠道,服务于社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必然会给出版物带来一个广阔的市场。随着图书市场的日益扩大,出版工作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矛盾,会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出版界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认真地注视图书市场的变化,对于图书市场进行调查和预测,成了出版工作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出版工作的兴衰。现在的问题,已不仅仅是如何更多更迅速  相似文献   

14.
张妍妍 《新闻世界》2014,(8):314-31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引导下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提高后,对于文化和精神的需求不断增长,为出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和移动终端的发展,给传统的出版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得有人甚至断言"传统出版行业将会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彻底消失",但是新时代在给出版业带来新的挑战同时,又为其创新提供了动力,为出版业的转型和提升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出版物必然是要向着高品质,高内涵和高品位的方向发展。要保障出版物品位,涉及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为重要还是编辑素质,而在编辑素质中对出版物品位影响体现得最淋漓尽致的是编辑个性。本文就编辑个性和出版物品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优化编辑个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今图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名出版社的编辑,或是一个部门的业务主管乃至最高决策者,须对每一个出版物所蕴涵的内在的市场潜力有一个清醒的评估。应该看到,书刊的市场价值潜力是由两方面构成的.一方面的价值因素是该出版物本身所固有的。如内容、作者的市场影响力等,而另一方面的市场价值潜力则是附加的,如封面等。在中国的出版界,历来存在着注重内容而轻视封面的倾向。现在这种倾向正在逐渐被改变,这是可喜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出版物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版物品种和数量大幅增加。与此相对照的是,出版物选题重复、作品平庸、内容一般、格调不高、原创稀少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差错充斥、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的不合格产品大量出现。出版物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作者原因,有业务原因,但编辑队伍素质偏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一本图书的生产过程中,编辑处于工作的第一线,是出版物的全程责任者和开发主体。编辑人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和出版工作的效益,因此要提高出版物的  相似文献   

17.
出版物是思想内容和物质形式的统一体,是人的思想的物质形式。从出版物的生产过程来说,它包括两个大的生产阶段:精神生产阶段和物质生产阶段。编辑工作属于出版物的精神生产阶段。本文试图对这个生产阶段中若干流程及其工艺,作些简要的探索。需要说明的是,“编辑工作”是一个外延概念较大的词语。就出版物的形态说,它包括报纸的编辑工作、刊物的编辑工作、图书的编辑工作。无疑,这些不同形态的出版物的编辑工作,就其生产流程的工艺来说,尽管有许多相同处,但又各有其特殊性。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声像出版  相似文献   

18.
工匠精神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作业习惯、一种生命态度、一种能够成为普遍追求的价值观与工作观.编辑工匠精神是工匠精神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认真钻研的敬业精神,是一种对出版事业敬畏、对编辑工作执着、对出版产品负责和不断追求出版物完美的精神,其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创造出更多高质量、高价值、接地气、受欢迎的出版物,让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具精神美感,让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更多高尚的理由.  相似文献   

19.
编辑工作的对象属于精神产品的范畴,编辑工作是加于精神产品之上的一种复杂劳动。现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儿乎各行各业都有一个编辑机构,科学和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精神产品几乎都经编辑之手而后提供给社会。对这样一个重要而明白的事实,人们的认识却一直比较含糊,连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也未被提出深究过。比如我们说稿件是精神产品,又说图书是精神产品,认识至此而己,不论这两者有着多么明显的差别。再说精神产品是怎么产生的呢?回答或者是作者创作过程的产物,又或者是工人们制作过程的产物。这又是多么不同的两种回答,因为其中一种是精神劳动,另一种却是不折不扣的物质生产。在这些含  相似文献   

20.
透视出版编辑从众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版编辑是在各种出版机构从事编辑工作的活动主体,是出版社运作的核心,这种核心作用是由编辑主体和出版机构二者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编辑是对人类精神文化产品进行加工创造的具有文化特性的主体,是文化缔构者.出版机构则是通过整体运作,将文化和信息产品整理、加工成出版物的形式,然后使其进入社会传播网络的实体.编辑工作贯穿整个出版过程.出版业的终端是文化产品,其文化性超过了一般产品的商品性.眼下出版集团的建立以及出版社之间的整合调整都是为了更有效地配置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