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育评估: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评估是国家对高等学校社会价值的综合判断。我们要充分认识高等教育评估的意义、明白其功能。高等教育评估的三种形式为政府评估、社会评估和自我评估。建立三种评估模式对高等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评估主体及其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评估主体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是评估活动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历程的纵向考察,着重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主体的特征以及影响主体行为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转变思想、规范管理、加强理论指导、鼓励多种机构参与评估和开展高等教育的元评估以改善评估主体行为的主张。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动态评估主要是考察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评估主客体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动态评估更有利于促进评估主体的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分析为基础,市场需求是动态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动态的;树立动态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动态评估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情感能力是21世纪学习者的关键技能.社会和情感教育是培养学习者社会和情感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目前我国无论是教育政策制定还是学校教育实践,都尚未明确将学习者的社会和情感能力培养作为优先发展方向,学习者社会和情感能力发展水平缺乏可靠的评价指标.因此,如何开展学习者的社会和情感教育形成性评估,如何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社会和情感能力,成为新时代我国迫切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欧盟社会和情感教育形成性、包容性、系统性评估方法》报告可为我国开展学习者社会和情感教育形成性评估提供启示与借鉴.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从社会和情感教育评估内涵及框架特征,学习者社会和情感教育形成性评估原则、促成因素、评估模型及工具,课堂及学校社会和情感教育形成性评估原则与指标四个维度分析该报告,思考中国学习者社会和情感教育评估的创新发展路径,提出转变评估方式,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和情感教育评估框架,探索本土化实践路径;研制中国本土化评估原则及指标,开发多模态评估工具,实施面向学习者、课堂和学校的社会和情感教育;采用系统论观点看待社会和情感教育,开展课堂和学校社会和情感教育形成性评估;开展技术赋能的社会和情感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社会和情感教育形成性评估能力,促进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法,考察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的现状,结果如下:(1)人才培养的关注度较高,且本科、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关注度均显著高于社会服务.(2)人才培养中毕业生质量关注度较高,且本科、研究生层次毕业生质量的关注度均显著高于学生发展质量;知识创新中知识发展与转化关注度较高;社会服务中采纳效益和产学研结合关注度较高.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的一些尝试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开展高职院校专业评估工作应处理好三对关系:在评估主体上要处理好学校评估与省级评估的关系,掌握评估标准,重视学校自我评估;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上要处理好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的关系,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力求反映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以来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在评估方法上要处理好专家集中评估与现场考察的关系,力求做到评估结论、等级结果的科学和公正。  相似文献   

7.
相较于传统静态评估而言,动态评估更加注重评估和教学的结合、评估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动态评估突出了了解学生认知变化的过程,着重考察学生潜在的认知发展水平。本文主要介绍动态评估理论的定义、理论基础,动态评估的主要模式以及其在外语教学应用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学位点自我评估要把高校自我评估与政府合格评估相结合、学位点自我评估与学科动态调整相结合、学位点自我评估与学科绩效投入相结合、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相结合、学位点评估与后续建设相结合等五项基本原则。在机制整体构架上,需要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相衔接,更要突出专项评估;多元主体参与,鼓励社会参与,突出学术评价;高校自我评估与后续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自我评估的作用;高校自我诊断评估、社会中介水平评估与政府合格评估相结合,形成完整学位点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一些已有的统计数据考察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并对英国、日本和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其特点进行介绍。根据国外先进国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提出改善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措施,包括转变政府在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位置;建立适合高校自身的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加强与社会企业、组织机构的合作,邀请社会企业及机构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内部开展自我评估是现代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笔者在对当前存在的督导性评估、社会评估、学校自我评估三种模式比较的基础上,依据评估过程开展的步骤,拟从评估标准选择、评估过程实施、评估结果的再评估等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学校自我评估的有效性,以期为学校自我评估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教育法律对教育评价的规范呈现出以行政性评价为主的规制特征,对教育评价主体及运行机制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未来的教育评价应当形成集政府督导评估、学校自我评估和社会组织评估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特别是需要进一步培育、发展、规范社会组织参与评估。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好每种评价方式的特点,改变“唯”的状态,形成协调互补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的社会评价机制是保证大学的社会评价活动有效进行,使其功能得以实现的构造及其运行原理。按照内部功能的差异,它可以分为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与约束机制。当前,我国大学社会评价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运行不畅、动力不足、约束乏力。完善我国大学的社会评价机制,在运行机制方面,应大力培育教育评价中介机构,加强多元社会评价主体的建设;提升现有大学社会评价机构的专业水平;完善高等教育信息公开和发布制度。在动力机制方面,要确立大学社会评价的地位,激励大学社会评价主体的积极性;给予大学社会评价机构必要的支持,特别是经费支持;加强对评价结果的有效利用。在约束机制方面,应加强评价主体的自我规范;加强法律规制与行业自律;建立健全专门的高等教育评价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对中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变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采取的是诱致性制度变迁,我国采取的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得到以下启示:应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制度变迁路径;重视指导社会评估组织的发展;注重培育高等教育评估市场;应进一步明确政府、高校和社会评价组织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已经明确提出学校要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并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各基层党组织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总要求,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了使基层党组织中的创先争优活动更好地开展并体现出其成效性,更好地促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实现,建立健全一套创先争优活动绩效评价体系就显得愈发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改革产物与推动力量是对我国20年高等教育评估实践的基本判断。制度缺陷以及利益冲突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存在着行政行为化、社会中介评估机构的合法性等问题。评估的科学定位、评估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估文化的培育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积极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前景是方兴未艾,一级学科评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项目的评估成为高等教育评估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方法论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接受方法论的指导。基于认识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仅仅把评价看成是一种纯粹的反映活动,而不是一种实践活动,这往往会限制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视域。从实践本体论出发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不仅避免了在认识论范围内研究评价的局限,而且还丰富了评价活动的现实意义,使可持续发展评价更具有合理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7.
评估是社会组织提升绩效与服务质量的重要驱动力,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保障其发挥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作用、矫正其“志愿失灵”的有效手段。我国近年越来越重视对社会组织的评估。但随着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购买服务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等,社会组织评估面临法律、人才、机制、信息、监管、结论等一系列的困境,使评估还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评价的实质是治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多主体、多形式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评价还存在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单一、评价主体利益表达机制不畅以至利益冲突等问题。在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完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要紧紧围绕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目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促进管办评分离,明晰政府、高校和社会中介组织机构在高等教育治理与评价中的责权利,建立各主体间更加紧密和更加有效的合作对话机制,实现高等教育整体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是对大学教师学术活动及相关工作的一种价值判断体系,多元化是其良性运行的合理基础。目前大学教师评价的制度同形削弱了评价的激励作用,也损害了大学社会功能的发挥。因此,需建立差异化的大学分类评估制度,引导大学合理定位;实行分权治理,调整集中型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改变评价的单向性,使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由垄断走向共建。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离不开社会组织对社会治理的积极参与。当下,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主要受政府组织因素、利益主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制度失范等因素的影响。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应积极构建现代化的社会组织体系,社会组织对自身进行精准定位,千方百计争取有力的社会支持,以及构建完善的服务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