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些人在采访之后觉得素材和主题好,也记了不少材料,或者装了一脑子情况,可是要动笔写时又不知写啥好,不知从哪里落笔。也有的人把初稿写完了,怎么看都不如意,改了一遍又一遍。还有人写成的稿件,虽有新意,材料也生动,但面面俱到,主题不突出,一般化。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动笔之前没有确定好新闻主题。  相似文献   

2.
好书不厌百回读。话虽这么说,真正这样实践的恐难有几人,因为一,称得上是好书的也实在太多,都作百回读真读不过来,二是若认真读一部书,反复读个几十遍也差不多能背下来了,所以这一说法,只是对好书的魅力的一种形容,是较真不得的。不过,应该承认,百读不厌的书确是有的,经过历史的严格筛选,排沙简金,“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汉·王逸:《离骚序》)那样的书,总会使人读过还想再读三读,乃至“置之枕中,以为邦宝”也不算夸张——《燕山夜话》就是这样的书。  相似文献   

3.
新闻要“新”,这没有什么异议,而且许多人能做到。新闻要“深”,这也没有什么异议,但许多人却难以做到。很多新闻单位都有这种情况:有的同志很勤奋,哪里有新闻就扑向哪里,一年下来写稿发稿上百篇,可年底评好稿时,却拿不出一条像样的稿子。而有的同志写稿不多,却写一篇成一篇,有如扔重磅炸弹似的,作品的影响很大。为什么会这样?道理明摆着:你的稿子浮光掠影,除了现象还是现象,干巴巴,如碗里的水,瞧一眼就见底了,没有波浪,没有深度,不值得琢磨。而人家的稿子,有事实,更有思想,读一遍觉新鲜,读两遍受启发,读三遍四遍…  相似文献   

4.
我想要写一个普通人,一个不像有的人那样坚强,也不像有的人那样冷静,不像有的人那样聪明,也不像有的人那样理性,对,一个感性的人,一个努力在沙上建房子似的,想要建立自己积极向上生活的徒劳的人,也许还是一个捂着伤口不让别人看,自己也不看的乐观的人,一个实在不懂得和怎样去应付,弄得满身满心全都是伤的痛楚的人,一个怕被别人落下,被别人孤立,被别人抛弃的认真的人…… 无论如何,还是要像自己希望着的那样生活。我想,姚姚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就是她像众人践踏的泥路一般低贱时,她都没有放弃自己对生活的要求,都不肯将就…  相似文献   

5.
好久没这么感动了,好久没这样一家人聚在一起认认真真看电视、读报纸了。到6月7日晚上止,关于任长霞的电视我已看了8遍,《人民日报》的长篇通讯读了三遍,网上的新闻和专题不知浏览了多少次。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播出任长霞的事迹,就深深地感染了我,近来反反复复地看,反反复复地读,每看一次,每读一次,都会受到教育,都会一次又一次地感动不已。尽管看了许多,读了许多,以后的电视肯定我还会看,而且还会找来更多的报纸仔仔细细地研读。  相似文献   

6.
买书为什么?     
买书为什么?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为了看书”。如果再问一句“你买了书都看了么?”回答“是”的比例必然会骤降。随便找身边的人作个调查,你都会得出这样的结果。读中学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书非借不能读也”,并且觉得这句话够经典,也为随园老人早在二百多年前就悟出这一真理而佩服不已。自己也在生活中认真遵循着这一准则。每当在别人处看到有什么好书,就借来一口气看完。若是在  相似文献   

7.
好久没有这么受到感动了,好久没这样一家人聚在一起认认真真看电视、读报纸了.到6月7日晚上止,关于任长霞的电视报道我已经看了八遍,<人民日报>的长篇通讯读了三遍,网上的新闻和专题不知浏览了多少次.  相似文献   

8.
读报纸看电视,相信大家对奇闻逸事都有兴趣,因此媒体少不了这方面的报道。有的奇闻逸事确实能使人开眼界,但有的奇闻逸事却只能令人感到迷茫,甚至好笑,比如,一些关于图谶的报道就是如此。真不知道看过多少这样的报道了:某家母鸡下了一只蛋,或某人在河里拾到一颗鹅卵石,或某山上  相似文献   

9.
上中学时,我开始偷偷地看一两本文学书,为什么要偷偷看呢?我总觉得一个农村孩子,读书不容易,读出个名堂更不容易。曾记得,在高考临近的那一阵,我还莫名其妙地翻阅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无法回答。大凡读书,是读一种知识,读一种经验,读一种幸福,读一部人生。听前辈讲,凡读书人初次相会,必有读书人的身份。寒暄,评气候,叙往事,论时事,发感慨…好像无所不及似的。于是,一个微茫的希望在远方闪动,我想用我的笔.告诉世人一些美丽的风景。18岁那年,一首小诗在军区报上发表,当时我觉得自己真是太伟大了。大科学家牛…  相似文献   

10.
论百读不厌     
前些日子参加了一个讨论会.讨论赵树理先生的《李有才板话》。座中一位青年提出了一件事实:他读了这本书觉得好.可是不想重读一遍。大家费了一些时候讨论这件事实。有人表示意见.说不想重读一遍.未必减少这本书的好,未必减少它的价值。但是时间匆促.大家没有达到明确的结论。一方面似乎大家也都没有重读过这本书.并且似乎从没有想到重读它。然而问题不但关于这一本书.而是关于一切文艺作品.为什么一些作品有人“百读不厌”.另一些却有人不想读第二遍呢?是作品的不同吗?是读的人不同吗?如果是作品不同.“百读不厌”是不是作品评价的一个标准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思索一番.  相似文献   

11.
闲谈编辑与名家稿件■马斗全前不久才买了一本《秋雨散文》,抽出时间从容读了一遍。阅读中,总觉得有些字句欠当,有的竟是错用,使人感到甚别扭,不能不提出来。以《皋兰山月》一文为例,“让兵士拿来边陲的版图”,错将“版图”当“地图”用了。又说林则徐和左宗棠当年...  相似文献   

12.
“你,会读报吗?”朋友,假如有人向你发出这样的疑问,你一定会觉得奇怪。的确,很少有人会承认自己不会读报。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人,都能读懂报纸上的文字;有些朋友在这种阅读中也自发地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可是,在我们的周围,经常地、大量地看到的却是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人,面对着报纸上五花八门的内容,不知从何着眼;有的人,站在阅读栏前,挤到哪儿看到哪儿。结果,看花了眼,问他“今天报上有些什么重大新闻”,则茫然无从回答;还有些人,拿到一张报纸,粗粗查看一下影剧广告,使丢在一边,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一个人在家里看光碟还是去院线看电影,有的人觉得在家里方便,有的人感觉去外面看电影浪漫。现在有人写微信,说不定过几年手写明信片变成时尚。——安徽出版集团董事长王亚非认为纸媒更有文化气息。出版除了"以文化人"的作用外,还有娱乐功能。我们不  相似文献   

14.
对于工薪阶层来说,从“决算书”中读取必要的信息,可以把握公司的经营状况。然而,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不少工薪族有这样的经历:阅读“决算书”还要先看专业书,看了专业书再看“决算书”,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宝岛增刊》总编辑松下光志,也是工薪阶层的成员之一。他编辑制作《就连我都觉得是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的决算书》,是把自身放在读者的位置上,从读者想读什么书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5.
吴万里 《今传媒》2010,(7):69-69
平时读报、读新闻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新闻看了付之一笑就完了;有的新闻看一下标题、粗看一下内容就足够了,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但有的新闻一定要细看内容,并能  相似文献   

16.
短评     
没有阅读快感王彬彬(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 《尘埃落定》我看了一遍,写得不好。给我什么感觉?整个感觉就是没感觉。阿来想学《红楼梦》,写整个大家族的衰落。小说整体的叙述非常沉闷。精彩的地方不多,看下来让人觉得木头木脑的,没多少阅读、审美上的快感。 它以全票入选茅盾文学奖,大概因为小说有一种异域色彩,传奇色彩,让那些评委们觉得很新颖吧。当然啦,得茅盾文学奖的那些作品,我都没有读出多大的好来。  相似文献   

17.
《新闻天地》2007,(5):50-50
偌大的城市,真正能够在一起笑一起醉的人有几个?或许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这样孤单的叹息。舞台上光鲜绚丽的我,也有这样的嗟叹吧。我亦是幸运的,身边除了有可以交心深夜聊天煲电话粥的朋友,还有一群时刻关心我爱我的热心观众粉丝群,我现在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和网友交流,可是我也深夜悄悄去看。开心了去看看,不开心了也上去看,有时会对自己有所怀疑,看看观众给予我的鼓励,我会觉得有力量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8.
回忆的力量     
这些年,读到的传记和回忆录作品不少,也常常有人怂恿我写这样的东西.也许,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回忆往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内容.读了不少回忆录,总不满意,也不知道为什么.前两天闲翻旧影碟,翻出意大利纪录片大师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好久没看了,又把它重温一遍,看到了熟悉而新鲜的画面.安东尼奥尼在1972年受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邀请来拍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在有关方面的陪同和安排下,拍摄了北京、河南林县红旗渠、苏州、上海这些接待方认为有代表性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写散文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开始写的时候兴趣很浓,写出之后总觉得不满意,看一遍,修改一遍,还是不满意,干脆废掉原稿重新写起。那么,重新写出之后,是不是就满意了呢?有的满意了,有的仍然不满意,这就不能不停笔想一想了。我去乐亭县时写了四篇游记,前三篇(《快乐岛的风采》、《鸟儿的一片天地》、《大钊故居》)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后一篇《赶大集》写出后不满意,又重新写了两遍,还是不满意,只好压在抽屉里,没有拿出来发表。这一篇为什么没有写成呢?有以下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一稿两投或多投,各家报纸一般都反对。道理很简单:同样内容的稿件,几家报纸同时编发,没有必要;再则,编排各环节重复劳动,也造成人力和物力上的浪费。一稿两投或多投的原因,除少数人写稿动机不纯正,有名利思想外,大多数人是有不放心之感,不得不这样做。他们担心寄出的稿件有的报社不认真处理,因此觉得多投一处似乎保险些,被采用的机会可能大些。目前,有的报社处理来稿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少数编辑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