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80年代起,美国国防部陆续解密了一些冷战期间的绝密文件。根据这些被公开的文件,仅在50年代,美国最高军事决策层就曾数次认真地筹划过用原子弹攻击中国的作战方案和计划,包括攻击中国境内的战略目标和在朝鲜境内的中国军队。朝鲜战场:中国军队曾接近核灾难边缘...  相似文献   

2.
袁丽 《湖北档案》2016,(7):33-34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华大地上曾活跃着一支来自异国的抗日队伍——朝鲜义勇军.这是一支由流亡在中国的朝鲜爱国青年志士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部队.他们与中国人民一道浴血奋战,抗击日寇,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一曲国际主义的悲壮战歌.朝鲜义勇军1938年10月10日在武汉成立,之后转战各战场,以奋不顾身、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精神配合八路军、新四军给敌寇以巨大打击,是反法西斯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聂云 《航空档案》2005,(6):68-71
杜鲁门的最后核妄想 1951年7月10日,鉴于朝鲜战场的僵持局面,杜鲁门政府不得不坐下来和谈。朝鲜战场进入了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复杂局面。1952年,杜鲁门面临总统换届问题,又想到了在朝鲜战场上使用原子弹的问题。杜鲁门对原子弹的再次看重,实在是对朝鲜战场的无奈和失望所致。  相似文献   

4.
朝鲜战争中,有一条横亘在鸭绿江南岸平原上空的“米格走廊”,那是苏制米格-15战机拦截美机的空中战场,它曾使美国空军望而生畏.以往人们只知道“米格走廊”的主宰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其实在“米格走廊”上还有一支若隐若现的神兵——苏联空军,他们以少得多的人员和飞机,屡次痛击美国空军,一度创造了单次战损比“1∶7.9”的战场神话.  相似文献   

5.
1950年10月,中国政府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相似文献   

6.
张艳婷  郑长彬  刘永新  白皋 《兰台内外》2022,(3):封3,26-27
党和国家的需要始终是东师的第一选择.71年前,数百万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打响了抗美援朝的正义之战.  相似文献   

7.
正提到当代的宣传画,不能不提到哈琼文。他曾是军旅画家,随志愿军到过朝鲜战场;后转业到地方从事专业创作,画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两度被评为全国优秀宣传画家。在宣传画界颇具影响的张安朴先生曾说:"哈琼文是中国宣传画的领军人物,是国家级的专家,要上美术史的。"提到当代的美术史,不能不提到《毛主席万  相似文献   

8.
1951年7月10日,新华社以平壤电头播发了《朝鲜停战谈判举行首次会议》的新闻,报道了朝鲜停战谈判首次会议于当日上午十时在开城举行的消息.在此之前,新华社相继播发了双方将举行停战会议的声明、往来电报等消息.这是新华社关于朝鲜停战谈判报道的开端.这场谈判前前后后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双方在谈判桌上的较量与斗争丝毫不逊于战场,其间的新闻战也同样十分精彩.  相似文献   

9.
李润波  王静 《北京档案》2010,(10):10-12
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爆发内战.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美军武装援助南朝鲜,干涉朝鲜内政,扩大朝鲜战争,同时命令美海军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妄图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同一天,联合国在美国操纵下,由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军为主体、由英、法、荷等15个国家派军参加的所谓"联合国军",由美国将领麦克阿瑟指挥,武装干涉朝鲜,投入朝鲜战场.1950年9月15日凌晨6时,"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挥7万美国军队,在近500架飞机、260余艘舰艇的配合下,在朝鲜仁川港登陆.28日,美军占领汉城,朝鲜人民军主力被切断在南朝鲜.10月1日,金日成首相连连请求中国人民给朝鲜人民以特别的援助.10月3日凌晨1时,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大使,要求通过他和印度政府将中国政府对朝鲜局势的严正态度转告美国政府.中国政府的严正态度,很快就传到华盛顿白宫.但是,美国政府不予理睬.  相似文献   

10.
小苇 《兰台内外》2008,(1):48-49
只要有机会去朝鲜的中国人,都会去瞻仰和凭吊朝鲜平壤市中心的“友谊塔”。因为在这“友谊塔”下的石涵中珍藏着10本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名录,第一本第一页上的第一名,就是被朝鲜劳动党和政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最高级别的指挥员——第67军军长李湘。  相似文献   

11.
1950年10月,当美国军队入侵朝鲜北方,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的时刻,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新华社立即派出一批军事记者,奔赴朝鲜前线随军采访。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平壤分社和开城记者团的记者,活跃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大力报道中朝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的伟大胜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揭露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和罪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经活跃在战地的军事记者陈伯坚,最先随军跨过鸭绿江,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采访了  相似文献   

12.
后方勤务司令部成立 1951年1月底,第四次战役打响后,前方供应愈发困难. 当时东北军区后勤部在前线只有一个指挥所跟着我们,力量单薄,适应不了朝鲜战场大规模现代化战争的需要.彭总曾几次向我谈起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的设想.3月,东后李聚奎部长亲自来到志司了解情况.彭总与我商量,想把李聚奎留在前方,以便加强前线的后勤指挥.没想到李聚奎在坐车外出视察时,闪了腰不能动弹,只好回国养伤.此事更促使彭总下决心组织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  相似文献   

13.
聂云 《航空档案》2005,(7):67-69
朝鲜战场结束后,中国人没想到的是,在与中国南疆相邻的越南西北部抗法战场上,中国军事援助人员又差点挨美国原子弹的轰炸。这便是奠边府战役中的原子弹阴影!  相似文献   

14.
这是发生在57年前的一个真实故事.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在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选送到长春市的某军校,经过革命传统教育和初步的军事训练后,奔赴到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档案知识的普及,社会公众的档案素养逐步提高,更多人愿意将家藏的珍贵档案捐赠给档案馆。白银市档案局紧紧抓住这一时机,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扩大珍贵档案征集范围,着力拓宽捐赠渠道,陆续征集和获赠了很多珍贵档案。今年,白银市景泰县喜集水村村民马如香将其父亲,志愿军战士马登庄生前收藏的42张朝鲜战场老照片赠送给景泰县档案馆。这组照片真实反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战斗场面及志愿军战士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在甲午战争中,相对于清朝政府对舆论宣传的漠视与放任,日本主动操纵现代传媒工具,让反复传播的战争谎言深深影响了社会公众和国际舆论,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占据了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军的败局。早在对朝鲜进行战略包围时,日本就将舆论宣传上升为国家战略。他们曾秘密聘请美国《纽约论坛报》的记者豪斯,作为国家舆论宣传的总指挥,制定的策略就是把中国和日本"包装"  相似文献   

17.
<奇袭白虎团>"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演出单位:山东省京剧团 拍摄单位:长春电影制片厂 出品时间:1972年 革命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的故事,来自于朝鲜战场上的真实事迹.  相似文献   

18.
1957年底,周恩来总理访问朝鲜,并到志愿军司令部看望官兵。当时,志愿军政治部有一个京剧团,活跃在朝鲜战场上。这个京剧团的前身是在东北各地卖艺的戏班,东北解放后,他们集体报名参了军,成为“四野”的一个部队京剧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他们被编为志愿军京剧团。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半年多,朝鲜战场局势被迅速扭转,"联合国军"和李承晚部队从鸭绿江边被赶回了三八线以南,美国也被迫向中国提出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尽管是谈判,但这场历史上罕见的停战谈判难度丝毫不亚于当时的战场。历时两年零十九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军最先入朝,也是唯一一支未经和平整训,直接从国内战争转入抗美援朝战争的队伍。在朝鲜战场,四十军又是连续作战时间最长,作战最为艰苦的一部。面对敌人在武器装备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志愿军战士总结了一系列的特殊战法,在战场上灵活、机动运用,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