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对话互动的课堂,时代的召唤对话、互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是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科研素养的需要。师生对话互动搭建学习脚手架,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亲历知识的产生过程,积累学习、活动经验。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幸福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学生的灰色记忆。教师把课堂建构成一个师生平等对话、互动的平台,让每朵花尽情绽放。变课堂是一成不  相似文献   

2.
一、师生互动,“乱”出感性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表现数学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师要为互动创造一个真实有趣的情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大多只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教师预设的轨道,学生被动地执行教师的一个个指令、要求,程式化的数学课堂缺乏生命活力。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渴望与教师平等对话,新课程教学需要有效交流,让课堂成为师生展示的舞台,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自觉需求是当前课堂改革之所需。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学新课程的推进,师生对话、课堂生成正逐渐代替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成为现在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师生对话体现了数学新倡导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话,教师实现了对学生真正有效的引导,师生的心灵距离拉近了,学生的个性有了彰显的平台……于是平等、互动、充满激情和智慧的对话成了课堂教学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课堂中不是机械的按部就班,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对话、摩擦甚至碰撞,现实生成的超出教师预期、教案规定的新问题、新情况。在这里,老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知识的引领…  相似文献   

5.
陈惠芳 《江苏教育》2013,(17):28-3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学生和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对话、互动的过程。有效的师本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可以让数学课堂真正丰盈起来。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要求: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如何打造真正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应积极探索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者,更是人格的建构者。多维互动的数学课堂,是师生、生生、生本在自然真实的氛围中实现智慧对话、互动交流、体验感悟和生命成长的学习场。通过多种方式构建的多维互动的数学课堂,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生本课堂真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易增加 《新教师》2020,(2):60-61
问题导向对话教学是以问题设置、问题解决为核心,以多元互动对话为形式,以建构知识、提升数学素养为目的的教与学的过程。问题导向对话教学对教师的"问题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是要让教师在课前明白要解决什么问题,让教师备得好;第二是教师要懂得在课堂上设置什么问题引导师生互动对话,让问题问得好;第三是课堂上如何根据设置的话题开展互动对话,让学生学得好。  相似文献   

9.
程志林 《广西教育》2013,(29):35-35
倾听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静心学习的表现,学生能在倾听中吸收观察到的多方面信息,在静思中产生顿悟和智慧。对话体现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有效的对话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延长学生的专注时间。教师应该积极促使学生养成善于倾听,并能有效地进行对话交流的习惯,从而构建生态化的数学课堂。一、倾听与对话有助于学生自主地参与数学学习完善的生态数学教学,是指创造一个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空间,并运用绿色、健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身上积极因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最大的发展。生态课堂必须保证学生心理处于安全与自由状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活力,自始至终自愿、充分地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是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交流中不断生成,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者,更是人格的建构者。多维对话的数学课堂,倡导师生、生生在自然、真实的氛围中智慧对话、互动交流、体验感悟和实现生命成长。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构建多维对话的数学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生本课堂真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只有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才能使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的实现。这样,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的舞台,成了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一、师生互动,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一方面可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之中,使学生在与教师对话中学习、领悟和生发出前所未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在对话中让学生拥有和体验着做人的尊严,享受着被人尊重的快乐,建立起自信和进一步对话的愿望;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体…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主动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体验乐趣、感受成功,真正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智慧碰撞的舞台.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学习乐起来,是数学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这就需要数学课堂真正充满情趣和快乐,让学生想学、爱学、乐学.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所有的老师普遍采用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设置有效的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来,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在这过程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然而,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教师不能揭示知识产生的过程,再加上教师不考虑提问的方式方法等等,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这样不但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甚至还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探究学习是一种提出问题、计划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评判结论的学习过程。而数学教学的课堂探究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一、创设探究情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课堂提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教师可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来让学生学习知识,应用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既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够让教师适时了解学生学习与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让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何来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意的过程。”(叶澜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建对话的课堂,让学生在对话的课堂中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一、民主氛围,平等对话真正的对话要求教师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平等交往,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首先,教师要倾注真情,把爱心、微笑、鼓励带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一句热情的赞语,每一个亲切的眼神,都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使学生感受到精神的愉悦。这样的学习氛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敞开心扉…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师生共度的一段生命时光,要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要融入生活,关注体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平等对话,师生互动,激活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从而使教学活动意趣横生,多姿多彩,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增长智慧,体验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新、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标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的交流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新、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标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的交流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