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媒介技术的发展固然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但娱乐至上的媒体文化,也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内容上变得平面和浅薄,媒体奇观效应表现得非常明显.现将妈祖文化作为个案研究,以媒体奇观理论为视角,揭示传统文化在当代所遇到的传播困境,并就如何突破这种传播困境提出建议.在当代社...  相似文献   

2.
吉峰  张恩普 《传媒》2015,(12):60-61
道格拉斯·凯尔纳提出“媒介奇观”(media spectacle)的概念,在从批判的角度反观大众传媒娱乐化现象后指出:“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如体育比赛和政治事件.”传媒时代下,通过多元化的媒介形式,在一定时间段内,不断地制造话题,吸引更多的人注意.各类多元化的媒体是适合制造大众关注焦点的绝佳平台,活泼的文字、知名人士的参与、画面的绚烂多彩、艺术作品的精美华丽、影视作品中动人的故事等,这些都可以为妈祖文化娱乐化传播提供出创造“媒介奇观”的契机.而“媒介奇观”的存在,也正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一种难以规避的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发展的冲击下社会开始转入了消费时代.市场导向与新技术的发展为国学的当代传播注入了动力,但也引发了新的问题,新媒体时代的国学传播景观日益转向"奇观".国学文化媒介产品愈发追求商品化;图片化转向引导媒介文化的生产不断视觉化,造成了文字传播的倒退,对国学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消极的影响.藉此,受众应正确对待当代媒介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媒介文化生产者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共同促进国学在当代的良好传播.  相似文献   

4.
当前,传统民间文化在现代社会遇到的种种困境和危机。其生存境况日益受窘迫。产生于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民阍信仰在这个高度蝶介化的社会里如何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海峡两岸关于妈祖信仰的“媒介化”传播为例,深入分析了传统民间信仰能够适应当前的时代语境、能否有效传播并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陶盼 《新闻世界》2013,(7):54-55
【摘要】近年来,媒体奇观文化飞速发展,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生活等领域引发了强烈反响。本文试在厘清媒体奇观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电视上呈现的各种奇观现象及其特征,并探讨其所引发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媒介文化     
  相似文献   

7.
《网络传播》2005,(11):70-71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打造强势体育文化出发,对我国的体育文化传播战略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在对体育文化进行有效传播的前提下,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力从多角度加以解读。在我们为打造体育文化强国而进行的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力量,运用体育文化产业的蓬勃生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进而加快我国成为体育强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雷鸣  李丽 《新闻世界》2009,(11):122-123
媒介和大众文化在全球商业化运作下正在对传统文化环境和传统文化价值观产生冲击,文化“精英主义”对此进行一贯地、深刻地批判,让我们陷入文化的悲观情绪中。随着媒介环境的改变和发展,被认为是“民粹主义”的学者开始重新审视大众文化流行的影响,以他们所持乐观的态度为基础,在媒介环境下,依赖媒介通过文化融合重塑传统文化价值观是我们提倡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雷朋 《东南传播》2024,(1):101-103
伴随着媒介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角色实现从中介向本体的转向,成为了体验和目的的环境。在本体论上,作为技术、语言、环境的媒介影响着文化生产的理性、形态及生态。然而由媒介所带来的新文化秩序也产生了一定负面效能:资本裹挟下技术附魅加强,审美浅表化和泛娱乐化以及建构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面对媒介逻辑控制的不可避免性,应当提升用户媒介素养,加强审美引导和营造良好的媒介生态,以更好转化好媒介自身的规则和资源,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文化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1.
综艺节目热潮涌动促使"CP文化"从一个小众宅文化逐渐成为娱乐节目的流行现象,关于"CP"的话题量、报道量也居高不下,形成"CP文化"的"媒介奇观".本文主要在"媒介奇观"视野下从社会心理、文化环境、媒体等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和归因,对其进行反思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学界对于身体的看法,已经不再局限于身心二元论,不再视身体为人类灵魂的束缚,是卑下的欲望和非理性情绪之所在,而认为身体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身体和心灵其实相互建构,而且身体之内和之外也铭刻(inscribe)了社会与文化的痕迹,因此,身体不再只是一个生物性的躯壳,而是充满了文化与社会意义。身体是考察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向度。①  相似文献   

13.
媒介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机构,自身的经济基础,审美情趣,由大众社会赋予,同时又影响着大众媒介文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一、媒介化社会与危机社会的来临 目前我国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社会最明显的两个特征;一是社会的媒介化;二是社会的危机化。  相似文献   

15.
吉峰 《传媒》2014,(21)
娱乐元素对妈祖文化广泛、持久地进行传播大有裨益,并已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收效,反映出娱乐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娱乐化是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媒介技术的视觉化,媒介呈现方式由"景观化"向"奇观化"转变,本文在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介奇观"论的基础上,以当代电视文化奇观——《我爱记歌词》为个案,论述电视媒介对于奇观的塑造,继而分析其媒介背后的动力根源,最终试图对电视奇观乃至媒介奇观进行辩证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今记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待遇的改善,记的一些传统职业美德随之淡然,新闻前辈留下的一些好的传统,好的作风,诸如深入采访,实地调查。讲真话,报实情及关注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逐渐被短、平、快的采访形式及“请柬新闻”,“通稿新闻”。“麦克风新闻”所代替,一些深度或现场新闻只能浮于表面,而可遇不可求的新闻亮点及真情实感,也会轻易流逝,傍大款、傍高官、傍明星的现象在一部分记中屡见不鲜。因此,正如道德领域里呼吁传统美德繁荣回归一样。  相似文献   

18.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型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目前业内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以经济视角为主,缺乏文化视角的批判性反思.本文从媒介文化角度出发,采用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奇观理论对直播带货中的奇观呈现进行分析与反思.媒体奇观是一种特定社会条件下对媒体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加以分析的理论.在直播带货中,奇观现象产生的原因应...  相似文献   

19.
宋子玉 《视听》2016,(12):36-38
现阶段,中国电视传媒的发展受到了新媒体的严重冲击。在当前不断加深的社会消费环境中,电视媒介所形成的消费市场正在进行积极的调整,从而使得电视的消费功能得到转型和提高。本文积极探讨在新时代下国内电视媒介所做出的文化消费新主张,首先阐述电视媒介中的新闻节目所表现出的娱乐化倾向,分析了当前娱乐节目盛行的事实根源;在谈论当前电视剧的制作时,强调了根据传统历史来强化电视文化消费的客观规律,提出了未来的电视文化必然更加强调以参与和体验为核心内容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琦 《当代传播》2003,(6):17-18
作为一种历史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最先产生于西方社会,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科技的长足进步,大众传媒的全面普及,大众文化得以在20世纪90年代崛起,对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