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巴比伦时期,土地买卖活动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私人经济活动。由于原始材料的缺乏和古代语言文字的障碍,国内学术界对古巴比伦时期土地买卖的研究,多年来一直没有取得大的进展。对于土地买卖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土地面积、价格等也一直模糊不清。作者根据最近发表的土地买卖楔形文字泥板契约,对土地买卖契约的基本模式、土地面积、土地价格、交易双方的身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清代后期,甘肃河州地区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档案馆于1993年主编刊行的《清河州契文汇编》一书内收录的土地买卖契文为基本史料,对清代后期河州地区土地买卖中的中人的特点、中人与土地买卖双方的关系以及中人实际发挥的作用进行梳厘探讨,使得该领域同仁的研究能从一个新视角审视清代后期河州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清代晋江店铺买卖契约文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搜集到的清代福建晋江六十余份店铺买卖契约文书作了分析,揭示了晋江商业活动的若干特点.具体表现在:店铺买卖频繁,物权转移也很迅速,在店铺买卖活动中,中外货币相互补充,几乎形成了公认的比率;家族因素和国家政权等非经济因素仍在店铺买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清河州契文汇编》收集了588件清朝嘉庆二十四年至宣统三年,约百年间河州地方形成的契文。它为我们展现了清代河州土地买卖、土地典当的价格、交易规模等方面的历史原貌,反映出同治回族起义前后河州土地买卖呈现出极不相同的两个时期。这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此时期河州历史提供了宝贵史料。  相似文献   

5.
中国土地价格形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价格是土地市场形成的关键,也是土地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范畴。分析我国土地价格的形成机制应从土地市场、土地价值、土地立法和农村产业结构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桐城麻溪姚氏家族是清代著名的文学世家,有着深厚的家族文化。以姚莹、姚濬昌等为典型代表的家族成员整理、刊刻先祖的著述对姚氏家族文化的累积与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体现出重要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意蕴,这主要表现在:追述先德,表彰家族文化成就;保存文献,加深家族文化成色;昭示后人,承继家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7.
清代四川农村的土地占有,在"湖广填四川"初期,移民可以在无主荒地"任其插占,听其垦殖",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权;此外,主要是通过买卖方式来实现转让或获取土地所有权。清朝三百年间,农村土地买卖实现着土地占有权在不同经济实力层次的社会群体中的变迁,促使这种变迁的条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书》中的记载,是揭示川西农村土地占有权变迁的珍贵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六篇中阐明了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级差地租、绝对地租以及土地价格的理论。马克思的分析偏重于农业方面的地租和地价问题,即分析农业资本家剥削农业工人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并将其一部分交给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大土地所有者的关系。马克思地租理论,对于资本主义条件下城市建筑地段和矿山的地租,也作了科学的分析。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土地不是商品,即不是自由市场上买卖的对象,更不是投  相似文献   

9.
清代的官牙不仅设立于市集,而且由于不动产买卖契税在清代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民间以田宅买卖为主要内容的不动产交易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而清代对民间不动产买卖契约的干预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官牙来实现。通过官牙督促民间订立契约使用官颁契纸、监督契约中的交易价格是否如实填写,并以提成充偿的方式鼓励牙纪、卖主、邻佑、里书人积极告发买主置买不动产后不缴纳契税的行为等,让官牙充分发挥对民间不动产买卖契约的干预功能。可以说,官牙是清代国家对民间买卖契约实施干预的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唐律严禁民间随意买卖土地。文章通过对敦煌吐鲁番出土契约的考察,发现唐前期民间存在变相买卖和地下买卖两种隐秘的土地买卖方式,表明官府严格执行土地买卖禁令,禁令存在一定的实际效力;中唐以后,民间土地买卖频繁发生,表明禁令的实效逐渐消失,不过民间仍对禁令心存顾虑,往往在土地买卖契约中设置反恩赦条款加以预防。官府对土地买卖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与民间正当的买卖需求难以抑制是禁令实效消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土地价格的预测能够折射出城市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趋势,明确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影响太原市土地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分析这些因素对于太原市土地价格的影响,可以准确预测太原市土地价格的变化趋势,促进太原市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对于太原市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清代四川成都华阳县有一类非常特别的定约契,为全国其他省份所少见,集中反映了清代成都平原移民社会的土地流转特点:土地买卖双方通过定约契来界定标的物和价格,约定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解决土地各项附属权利,包括解除土地非血缘性租佃关系、处理借葬起迁的坟地权限和堰塘沟渠的水分使用等问题,同时也兼顾到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地主缴纳赋税、承担差役的时间。定约契是正式契约的有益补充,保证了成都平原土地能在移民社会中顺利买卖。外省移民在有序的土地流转规则中经过勤劳奋斗可以跃升为有产阶层,进而吸引更多移民进入四川,促进了四川地区的开发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土地作为社会经济三大生产要素之一,其价格对于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土地价格的形成机制探讨,建立以基准地价为核心的土地价格机制,来进步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促进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契作为见证我国土地权属变更的重要历史资料,它真实地反映了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权属变更及对土地的管理制度,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地方政府对土地权籍的管理、交易及纳税情况,以及了解当时政府的有关法律条文。地契内容相当丰富,是研究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状况的重要资料。由地契中所反映出的在土地抵押、典当、买卖转让中的有关规定以及所发生的税费,可以折射出清代的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15.
清中叶畿辅旗地买卖的特点崔勇旗地是清代满族特有的土地制度,在清朝入关以后的百余年间,经历了由国有到私有,即由领主制经济到地主制经济的蜕嬗,显示出不同于民间土地的发展轨迹。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2),正值封建经济的繁盛期,地主经济的发展,商业...  相似文献   

16.
清代广西家族文学群体的出现,是清代广西文学兴盛和繁荣的重要标志.家族文学群体成为促进清代广西文学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对清代广西文学的持续发展及其特点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全州谢氏和蒋氏家族是清代广西古文创作的重要力量.家族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古文创作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强烈的家族认同感,为传承古文优良传统提供了可能;家族传统的精神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清代广西文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从契约文本和民间契约习惯来看,清代的买卖契约存在内容上重视卖方而忽视买方和重要内容缺省的显著特点,这和现代民法的相关规定及实践明显不同。但这并不能否定清代的契约主体之间在经济关系上的平等性。买卖契约内容的“片面性”及其重要内容的缺省是由清代契约功能的“过去性”指向所决定的,同时也可以说是买卖契约订立双方为减少和规避国家税收而“合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城市土地的开发和经营,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題,形势的发展已把开辟城市土地市场的要求提上了日程,这就必然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解决城市土地价格这个重要问題,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社会主义城市土地价格的客观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土地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从而不是商品,  相似文献   

19.
买地券是古代人们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土地契约文书,让生人或死者同各类神祇进行象征性"交易",使死者得到安居之所的一种契约。在墓中随葬"买地券"的习俗在我国流传广泛,是很有价值的宗教、民俗等方面的精神文化史料。金塔县出土的清代道光十五年《王敏买地砖券》对于研究当时的丧葬风俗、民间信仰和土地买卖契约等都有一定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唐代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不少关于土地买卖的内容,为研究唐代敦煌吐鲁番地区土地买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唐代土地买卖与发展,是唐代近三百年始终存在的一种经济形态,它与唐代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和军事制度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对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