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颖 《家庭教育》2011,(7):17-17
我不赞成“父母爱孩子不需要回报”的说法。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那么怎样才能在孩子心中播撒下关心别人、爱别人的种子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爱父母,懂得父母之爱的回报。  相似文献   

2.
开学初,学校要求各班制定安全、文明规范,我班也利用班会时间制定了规则、条约。学生交上来的条款让我看后不禁哑然失笑,因为无一例外的都是一些惩罚措施,如:“上下楼不靠右行,罚写检查一份”等。现在很多孩子在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也往往采用一些极端的方法,不懂得宽恕别人。这  相似文献   

3.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有些学生愿意、也善于同别人“分享”,而另一些学生不愿意、也不善于同别人“分享”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第一类学生从学校回到家里,妈妈问:“班上谁是你的好朋友?”他们可能这样回答:“李明是我的好朋友。他是个好学生,他上课遵守纪律,不打人,也不抢别人的东西,他还爱帮助人。”对同样的问题,第二类学生可能这样回答:“刘晓是我的好朋友,他爱跟我一起玩,他不打我,他还爱帮助我。”如果妈妈问孩子:“你最不喜欢班上哪个同学?”第一类学生可能这样回答:“我不喜欢大强,上课…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下 ,语文是一块交流情感的天地 ,我觉得从课外选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 ,既可拓展学生阅读的空间 ,又让学生在受到美文熏陶的同时获得人文教育。最近 ,我上了一节研讨课———《爱的回音壁》 ,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谈我上这节课的体会。《爱的回音壁》 ,从家长的角度 ,告诉家长需要如何爱孩子 ;对孩子而言 ,则教育孩子要对父母亲人付出自己的爱 ,你才能感受到别人对你的爱 ;就老师而言 ,这也是对驾驭和整合教材能力的一种挑战。我的教学思路是感知、品味、运用三个环节。学生读这篇文章还是比较费劲的 ,不过 ,在教学中 ,我始终遵循学生的“主…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孩子面前不要忘记:爱是一种双向 的情感交流,即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希望 去爱别人,在爱别人的过程中练就爱的能力, 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情感满足的体验。这便是幸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孩子面前不要忘记: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即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希望去爱别人,在爱别人的过程中练就爱的能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情感满足的体验。这便是幸  相似文献   

7.
拥抱的魅力     
王欢 《辽宁教育》2010,(3):26-26
我是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初登讲台,面对着台下一张张鲜活的小脸,我告诫自己要让每个孩子的生命中都充满阳光,决不让一个孩子在我的班级里掉队。半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尝尽了酸甜苦辣,但我却深切地体会到了孩子们那颗渴求被人肯定、被人欣赏、被人拥抱的心。“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得爱!只有给予学生真挚的爱,让学生感受到真挚的爱,让学生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孩子在班里的受欢迎程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交往技巧是最重要的因素。我班有不少孩子喜欢恶作剧,爱和别人打闹,不知道怎样和同伴友好相处;也有一些孩子比较胆小,不善于与人交往。因此,我设计了“快快乐乐交朋友”这个活动,希望通过同伴间的交流、分享、游戏,丰富孩子们的交友策略,营造快乐、和谐的同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常人会从对自己孩子付出的爱中获得幸福,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虽不是神,却能对别人的孩子无私地奉献,让别人的孩子在自己付出的爱中茁壮成长,从而获得幸福。这也许是我们身为教师,身为班主任的不同于常人之处吧! 曾几何时,有人对班主任工作做了这样的概括:人人都是婆婆,管死你;个个学生都是孩子,缠死你;时时刻刻跟着班,烦死你。我也曾为这样的概括叫过绝。但在一次不经意中看到一首小诗,让我陷入了沉思之中,这首小诗是这样写的:“春天来了,你没有  相似文献   

10.
等待也是爱     
李红霞 《下一代》2012,(4):31-32
我曾听说过一句这样的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有些孩子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确实和别人不一样。就是我们常说的讨厌的、烦人的孩子。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这些孩子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做了一年时间的班主任工作后,在我心灵中产生过这种概念:错过对孩子的一个正确教育,  相似文献   

11.
充足的爱。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慷慨和无条件的爱。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妈妈都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些不好的词语,在批评孩子时最好不要用,例如“你滚开,我再也不愿见到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不能做到,就别来见我”。这只能将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联系隔断,使我们失去教育引导孩子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韩艳红 《福建教育》2005,(7A):24-25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关爱”为主题组织教材。生活中不缺少爱,但让孩子们谈生活中的爱时,他们却无话可说,对爱非常淡漠。于是以教材为触发点,我决定进行一次有关“爱”的习作指导课,引导孩子们感受生活中的爱,热情地抒写爱,让学生不仅能在习作中提高表达能力,也对“爱”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正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阅读教学。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理解并实际施行的阅读教学,过多重视学生的“发现”和“领悟”,追溯文本的“原意”。其实,阅读是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正如俄国作家鲁巴金说的:“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所以,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孩子与文本共鸣,与作者同情,与编者同意。教学过程中,还要营造师生、生生间情感互动的氛围,从而让每个孩子逐步形成对文学作品鉴赏、评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林墨 《中学生阅读》2007,(12):53-54
最近,来自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心理教育学专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心情教育。即以道德观念为基础,引导孩子理解“真爱”——爱自己、爱别人、爱社会;引导孩子好学上进,树立自信心,拥有责任感,让真诚的情感在人与人之间流动。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业的崇高与伟大,首先是要有奉献精神和无私的爱!在师范院校读书时,我记住了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格言;在工作中,我常常用高尔基先生“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这段话来勉励自己。为了这份爱,在最疼爱我的父亲去世那天,我没有在他的旁边,我含泪上完了上午两节课,下午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回家为父亲奔丧;为了这份爱,我把婚假缩短到三天,为的是不耽误高三毕业班的课;为了这份爱,我坚守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无论是平行班,中新友好实验班,还是“问题学生”集中,别人望而生畏的“乱”班,我都能带成受到别人称赞的优秀班级。领导的信任,家长的赞誉,学生的爱戴,一直是我坚守在班主任岗位上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孩子,父母、祖父母对之可谓众星捧月,方方面面照顾得无微不至,惟恐孩子吃苦。然而,父母对孩子爱的情感往往是呈现单向输出,而不是双向的交流,即在把爱倾注给孩子的同时,并没有注意去培养孩子也去爱别人,爱与被爱问的交流严重失衡。久而久之,会使孩子认为别人爱他是天经地义的,而他却不知去关怀和爱自己的父母、亲人与同伴,不会体谅他人的痛苦与快乐。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是一个播撒“爱”的职业,如果要用一个字概括,教育的全部秘诀就是一个字——“爱”。爱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学会做人。今天,“爱”的丰富内涵,被郑琦同志用42年的无私奉献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做出了完美的诠释。他把对事业的热爱,化为对青少年的关爱。“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他几十年如一日,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先,爱别人的孩子胜过爱自己的孩子。郑琦是一面我们弘扬高尚职业精神的旗帜。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位孩子的父亲,从事校外教育工作。我时常听到一些家长朋友报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不领情,任凭家长对他(她)怎么好,他(她)也不以为然;相反,孩子对成年人却极少关心,显得很冷漠。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归根结蒂是孩子不太懂得什么是爱,也不懂、不知道如何爱别人。由此建议: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加一门德育“基础课”,就是教育我们的孩子懂爱、会爱。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爱学生,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少了苛求,多了宽容;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的宠爱。有些家长在把全部的爱倾注给孩子的同时,没有注意培养孩子也去爱别人,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呈现出“单向输入”,而不是“双向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只知道获取,而不知去爱别人,不会体谅他人的难处与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