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遭遇电击     
杨勤华 《钓鱼》2006,(11):70-70
卫民是我的哥们,我俩搭档钓鱼六七年,由一般钓友“升级”为无话不谈的哥们。卫民这家伙钓瘾大,钓技好,为人也厚道,钓友们也都喜欢他。平时钓鱼回来谁钓少了,卫民就会慷慨地给人家“补贴”一些,结果皆大欢喜。  相似文献   

2.
拖钓鲫鱼     
谷晓林 《垂钓》2005,5(9):21-22
现如今,竞技钓与休闲钓的界限愈发朦胧,竞技钓在融合休闲钓法的基础上出现了“跑铅”、“小跑铅”,休闲钓也借鉴了竞技钓的调钓理念,出现了钓“一标深”、“钓过程”等创新钓法。尤其是一些休闲钓的“黑侠”,不断发掘“黑坑”技法,与塘主可谓是“针尖麦芒”、各领风骚。浮钓鲫鱼的技术发展至今,技法已多为钓友们所熟识,此中高手多不胜举。本人痴玩几年后,也得一左道旁门一—拖钓鲫鱼之法,现拿出与钓友共享。  相似文献   

3.
衣善新 《垂钓》2005,5(8):6-8
悬坠钓法对钓组的灵敏度有这样的结论: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钓组可以实现“调灵钓钝、调钝钓灵、调灵钓灵、调钝钓钝”……这些基本理论让许多钓友困惑不解,钓鱼专家的解释更是高深莫测。我与一些钓友一样,也一直为这个理论所困惑。  相似文献   

4.
国钓之浩淼     
晕车 《垂钓》2005,5(11):4-5
经常有钓友发文为“传统钓”、“台钓”、“竞技钓”之孰优孰劣、适与不适争论,其间见仁见智又或频起纷争的情况屡见不鲜。许多文章,更是从各自不同的单一角度不断强调之,自诩之!  相似文献   

5.
王亮 《垂钓》2004,(5):28-29
近几年,济南地区垂钓活动蓬勃发展,许多被冷落已久的池塘重新恢复了生气。细说起来,济南钓友在池塘垂钓的方式上和其他地区差别不大,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论斤钓,也就是北京钓友口中的“高钓”,钓者一般都是初学钓鱼的或上了年纪的钓者,还有一些变相的公款钓鱼者。二是论天钓(或论  相似文献   

6.
丁丹阳 《中国钓鱼》2003,(12):52-52
爷爷退休后不垒“长城”,不打扑克,爱上了垂钓,郊外一些水库经常见到他的身影。家人叫他老钓迷,钓友称他老钓翁。  相似文献   

7.
杨国威 《垂钓》2008,8(9):18-19
常听一些钓友反映悬坠钓法不适合钓大鱼,也总能在各大钓鱼网站上看到一些类似的观点,他们口口声声说“台钓”在自然水域就是鸡肋,钓钓小鱼还行。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这部分钓友实际上是在半懂不懂的情况下形成了错误的认识,本身“台钓”这一说法就已经将现在的钓技理念给局限住了。  相似文献   

8.
马建华 《钓鱼》2005,(12):23-23
自“台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的垂钓方式——悬坠钓。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现代的悬坠钓法已经摆脱了最初“台钓”的框框束缚,成为了一种崭新的垂钓技术。但直到现在,仍有大批钓友将其称为“台钓”,部分钓友直到现在仍然用“台钓“的基本理论来指导自己的钓鱼活动,众多的钓鱼刊物虽然也展开了对现代悬坠钓法的技术性探讨,  相似文献   

9.
吴延明 《垂钓》2004,(3):26-28
长竿钓法的魅力——兼论与国际淡水钓法的接轨在竞技钓法风行的今天,可能有一些年轻钓友对“长竿钓法”的概念很陌生:究竟多长的钓竿才算是“长竿”?所谓“长竿钓法”指的又是什么?目前国内外钓具企业生产的长竿究竟有多长?它们多是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自重有多重?使用时方便吗?长竿钓法究竟有何利弊?……长期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的钓鱼爱好者,我们国家代表队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淡水钓鱼锦标赛上的失利,更是让我们急切地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围绕着相关的一些问题,笔者将与钓友们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野塘攻鲫     
严秋松 《钓鱼》2005,(12):16-16
对钓鱼人来说,假期是最宝贵的,今年“五一”放假七天,我钓了五天半,上午钓、下午钓,钓得顺手时午饭都不去吃,家中冰箱、碗橱里那是一代新鱼赶旧鱼呀,怎一个爽宁了得。现结合我钓鲫的实践,将野钓的一些心得提供给本地钓友或有相似钓鱼环境的钓友批评指正,并供一直困扰于小杂鱼闹钩的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赵靓 《中国钓鱼》2012,(11):91-91
俗话说:“寒从脚起。”冬钓时也是一样。有的钓友虽然里穿保暖内衣,外穿厚厚的大衣或羽绒服,但是在冬钓的时候还是冷得瑟瑟发抖。有钓友形容:“那简直冷到心里去了。”这是为什么呢?主要的原因是有些钓友放松了对脚的保暖。  相似文献   

12.
冬季快钓鲫     
沈瑞虎 《中国钓鱼》2006,(12):13-13
进入冬季,天气逐渐变凉,在我们湖北省随州地区,不少钓友纷纷封存渔具准备来年开春再钓;而另一些钓友却独辟蹊径,摸索出一套冬季水库钓法,专攻大小水库里的大鲫鱼,往往一次出钓,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13.
李宗民 《中国钓鱼》2005,(10):45-46
我也是一位抛竿钓鲶爱好者,在垂钓过程中,也常常为挂底断线丢钩而遗憾。《中国钓鱼》2005年第三期第26页解志耕钓友介绍的“海竿挂漂底钓鲶鱼”方法,笔者也曾尝试过,对文中一些观点有不同的认识,现提出几点与解志耕钓友商榷。  相似文献   

14.
2006年第7期《钓鱼》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钓鱼比赛要“百花齐放”》的文章,引起反响。近日,全国各地的一些钓手各抒己见话“钓赛”,他们就现今钓鱼比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在未来的日子里将钓鱼比赛越办越好,更好地为钓友交流切磋钓技提供平台,推动我国钓鱼运动的发展。有的钓友的意见和建议虽然言辞激烈,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钓友们热爱钓鱼、热心钓赛、关注钓鱼事业发展的拳拳之心令人感动,其精神可嘉。时值春暖花开,全国各地的钓鱼活动也渐入佳境,比赛亦将风起云涌。愿广大钓友们的意见和建议能够给各类钓赛的组织者以启迪,更好地办好钓赛,让钓赛越办越精彩!  相似文献   

15.
张福顺  张天林 《垂钓》2003,(1):20-23
作为一种在静水湖池中提拿滑鱼的有效方法,“点钓”这个词出现立时就在钓友中引起了广泛关注——钓友们纷纷来信来电询问有关点钓的相关问题。应广大钓友的强烈要求,张福顺先生将点钓方法细化为理论平台、钓具置备、钓组组装和现场调试五大板块,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一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16.
徐刚 《垂钓》2005,5(8):30-31
没事与几位钓友闲聊,谈起一个话题:怎样才能找到水中的鱼儿?俗话说:七分钓位,三分钓饵。休闲野钓时如果很幸运地选到了好钓位,那鱼获多半就会令人满意。很多钓友在选择钓位时都会遵循一些谚语,例如春钓浅,钓水暖,钓草空;夏钓深,秋钓阴;钓半岛,窄寻宽,宽处要把窄来找……而这些谚语有时会把人搞得无所适从。其实鱼的活动比我们更有规律,就这个问题我想谈一些个人经验。  相似文献   

17.
宿聚生  昕东 《垂钓》2007,7(10):12-15
如今,越来越多的钓友曰渐谙悟到“钓”非“渔”之真谛,开始向往大自然,走向江河水库玩抛竿。抛竿钓技的系统借鉴,渴望者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寒露以后,气温开始明显下降,天寒水凉,鱼儿少动,多数钓友就此歇竿停钓,“刀枪入库”以待来年了。可根据笔者及周围钓友的垂钓实践,其实,从寒露至立冬封冻前约一个月的晚秋时段,只要把握好出钓的天气和时段,选准选好钓点,正确灵活运用钓法,一样可以钓到鱼,钓好鱼的,有时钓获量不亚于夏秋黄金钓季。  相似文献   

19.
已近“天命之年”的冯哥,自号“开心渔翁”,是我市出了名的铁杆钓迷。然其虽驰骋沟渠河畔20余载,但因悟性差,钓技一直难有“突飞猛进”之提高,遭鱼“戏弄”之事时有发生,被众钓友戏称为“超级菜鸟”、“三不钓手”。适逢钓友俱乐部年终聚会,众钓友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开始集思广益,给“开心渔翁”冯哥画像:  相似文献   

20.
老李和老马     
张凤春 《钓鱼》2012,(8):48-49
笔者常年垂钓,结识钓友无数。这些钓友之中,年龄有老少,钓技有高下,大家平日相约垂钓,切磋钓技,然而每次饭桌茶座聚谈一处,聊起钓友钓事,却往往对鱼获多少,钓技钓法少有提及,反而是一些有趣的钓友,多年以后仍然萦绕心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