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报的新闻一般有两大类,一类是消息、通讯、言论等。属于纯新闻。它多见于一版;另一类是科技知识、实用技术、经验介绍等科普文章,这一类的报道在科技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于第一类,只要它及时,能吸引读者,就能体现其新闻价值。但对于第二类来说,它报道的内容一般都不是新近发生的事情,而是有关专家及专业户、科技户的经验,农村种、养、加工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和科普知识。如何开采这些报道的新闻价值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读者的心理,掌握他们的要求,准确进行报道,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报道这类实用技术的过程中,其新闻价值即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娄原 《视听纵横》2003,(5):102-103
时政新闻是各大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新闻,顾名思义就是有关时事政治方面的报道。它一般可分三大类,一类是主要领导人活动的报道;一类是会议新闻报道;一类是重大的主题类新闻报道。时政新闻事关围计民生,事关政治走向、经济发展以及百姓生活,因此备受媒体和受众关注。  相似文献   

3.
新闻有无数种分类。我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事件性新闻,一类是状态性新闻。事件性新闻包括:社会新闻——广义上的那种,也是最多的那种;时事新闻和人物新闻——人物新闻无非是小人物办出来的大事和有关大人物的大中小各种事,  相似文献   

4.
北京新闻学会新闻法规学术组,10月29日举行了新闻立法问题的学术讨论会。发言的同志谈到:从世界各国的新闻立法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新闻立法,如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的新闻法、广播法等;另一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经济基础上的新闻立法。一些经济比较发达、资本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5.
网络媒体传受双方互动交流,孕育了一种新的新闻表现形式———互动性新闻。互动性新闻具有传受双方互动交流的特质,具有第一时间、无限空间和广泛参与性,具有现场(超)文本互动和二度传播效能。互动性新闻与报纸编读热线类新闻比,它是即时式不是异步式;与电视谈话类新闻比,它是自发式不是预设式;与电台直播热线类新闻比,它是全景式不是点对点式。互动性新闻的传播价值在于对社会热点、焦点的特别关注,在于体现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参与价值,还在于实现新闻全方位无间隙传播和搭建开放性的“采访报道”平台。互动性新闻创作的主要环节有话题设计、互动优势、二度创作和多媒体传播。  相似文献   

6.
新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态新闻,它报道的是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这类新闻稍纵即逝,要求记者反应迅速,即所谓的“抢新闻”。另一类是非事件性新闻,有人称其为“稳态”新闻。它报道的是早就发生,并一直存在着的事情,但是从没有被报道过,谁去报道,它就是新闻。写这类新闻关键在发现。实际上,研究、发现非事件性新闻时记者,尤其是地方记者意义重大,而且十分必要。地方记者长期在基层采访,周围的事情平凡又平静,不可能有多少新闻去抢,瞬间大新闻更难碰到。这就要求记者静下心来,在平凡而又平静的生活中发现受众爱看的和想…  相似文献   

7.
新闻圈里往往有这样两类记者:一类是有着用不完的线索、写不完的新闻,善于从常人司空见惯的事情中发现好新闻的“富记者”;另一类是经常为找不到线索、题材而发愁,甚至“身在宝山不识宝”,还抱怨自己所跑的区域和口子不出新闻的“穷记者”。他们之间的“贫富差别”其实就在于“新闻敏感”的强弱。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简单谈谈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实是新闻的致命要害。新闻史上无数的事例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虚假新闻仍时有发生。新闻失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作假的报道,可称为"显性失实",即  相似文献   

9.
学会提炼     
新闻写作学上的提炼,就是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归纳、概括,使表象的东西上升为本质的,使实践的东西上升为理论的,使零散的东西上升为系统的,使个别的东西上升为普遍的,使新闻更具思想性,更具指导性。学会提炼对写好政治工作新闻尤显重要。政治工作新闻大体可分为四类:一类是动态新闻,一类是问题新闻,一类是工作经验,一类是典型报道。要写好问题新闻和工作经验,就必须掌握提炼的方法。通过提炼,可以使问题进一步聚焦,思想进一步升华,经验进一步具体。提炼是一双神奇的手,它可以使一堆零珠碎玉用一根主线串成一条漂亮的项链…  相似文献   

10.
谭健 《军事记者》2006,(9):24-25
(二)文章合为时而著(杂文的新闻性特征)报刊是杂文诞生的母腹。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工具,起着负载和传播信息的作用。它及时地把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以及人们对它的看法和评论告诉读者。人们的看法和评论在这里包括两类:一类属于集团组织,比如社论、本报评论员、短评等;一类属于个体,杂文就属于这一类。随着报纸这个大众传播媒介的运转,附丽其中的杂文也像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一样,包孕着新闻特征。新闻特征种种,在杂文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信息素质和涉世性素质。传播信息是新闻的一大特征,杂文也具有这种传播信息的功能。虽然它在…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社会新闻是反映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社会新闻是众多新闻类别中的一类.是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对而言的。长期以来,在大多数人眼里.社会新闻似乎仅仅是都市报、晚报类报纸的板块。  相似文献   

12.
孙世恺 《当代传播》2001,(2):56-57,55
新闻文体写作创新之七:图表式报道   面对电视直播和电脑网络的挑战,新华社从 1999年推出图表式报道。它以图形和表格等形式反映报道的事实,或提供背景资料。这种图表式报道一般有两类。一类属于新闻报道的。这是用图表的形象及时反映新闻事实,而新闻性又是它的“灵魂”。如《北京青年报》 2000年 6月 15日刊登新华社播发的《 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谁涨谁落》《汽车产量增长 出口下降》等,每篇图表都阐述一个十分完整的新闻主题,而且独立成篇,新闻性也较强,就属于这一类图表式报道。另一类属于新闻资料性的。这类图表式报道往往是结…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业界,学界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给它下的定义也多种多样。目前.比较有影响的有"新闻题材说"、"节目形态说"、"传播对象说"、"价值取向说"四种。"新闻题材说"从电视新闻题材内容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认为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类独立的新闻报道题材.是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等并列的概念。电视民生新闻是以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4.
1980年4月,我曾就新闻时效问题对当月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北京日报的头版新闻(包括所刊用的通讯社新闻,下同)作了一个统计。我将它们分为六类:第一类是昨天的新闻(通讯社为当日发布的新闻);第二类是前天的新闻;第三类为5天之内的新闻;第四类是5天以上、10天以内的新闻;第五类是10天以上,或冠之以“近年”、“最近”、“目前”这一类字眼的新闻;第  相似文献   

15.
气象新闻是都市类报纸很常规的一类新闻,有的报纸开有专栏,有的报纸开有专版,就是没有专栏、专版,天气有变化的时候,一定会有气象新闻见报,因为谁都关注天气变化,这是最老少咸宜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一、隐性采访的涵义及作用 隐性采访,相对于公开采访(显性采访),它指的是记者通过偷拍,偷录(录音、录像)及秘密收集(主要指文字记者)等手段进行采访从而达到获取事件真相的行为。其采访的方式包括两类:一类是记者不干预新闻事件的发展,始终保持中立,只是将事态发展过程偷偷记录下来,成为新闻事件的“旁观者”;另一类是涉入采访,即记者在不公开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涉入新闻事件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经历者”。新闻实践中,这两类隐性采访都经常得以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隐性采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满足了人们的知情…  相似文献   

17.
甘小松 《新闻记者》2003,(12):57-58
找准读者定位 一般而言,财经新闻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经济政策,一类是工业、农业、商业等各个行业的专门业务,还有一类就是社会经济生活。应该说,这三类新闻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作为编采人员,要想知道读者青睐哪类财经新闻,必须做一番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  相似文献   

18.
对平民生新闻,目前学界还有很多理论争论,它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它到底是一种新闻种类还是一种理念和情怀,民生新闻与传统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的关系,民生新闻与市井新闻的区别以及操作上可能存在的误区等问题,依然令人困惑。但这并不影响业界对它的青睐。民生类新闻节目、民生类新闻版面纷纷亮相:吸引了大量受众的眼球。本文试图对这一热潮出现的原因做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杨树弘 《今传媒》2006,(7):42-43
经济新闻要解决走出“经济”说“经济”、就“经济”说“成就”、等“大路货”的“套路”,有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做法”——牵住“思想性”这个“牛鼻子”,这是经济新闻含金量高低、影响力大小的关节点。新闻因思想而存在!“立言”与“教化”的诉求深烙在新闻的灵魂中,就是新闻要有思想性。经济新闻的品质要核,在于它的“思想性”。“思想性”提升经济新闻的“含金量”和影响力“新闻是交通心灵的工具。”美国新闻学教授卡尔·比切的这句话,意蕴深长,延伸理解不难看出,“心灵”,不正是生产、汇聚思想的场所吗?这句话从一个角度证明了思…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节目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类是新闻报道,包括消息、特写、新闻调查及一些专题性、综合性节目,另一类是新闻评论.电视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它的生命在于真实;而评论是对事实的议论分析和评价,是直接地发表观点和意见,它的力量在于真理.评论是电视台直接发言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公众判断电视台的政治面貌和衡量电视台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水准的主要标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