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和朋友聊天时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把题目读给他听,立刻就明白了。怎么自己做就不对了呢?""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孩子每次做数学作业都不认真看题目(要求)。"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呢?他们都期望我能指点迷津,说说家庭教育的良方。而这些困惑,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习惯问题,更涉及到孩子解读文本,教师解读文本与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才能有效促进儿童的发展。在解读《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教师根据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的思想,尊重儿童的特点,从生活出发、从感性出发、从儿童范式出发,引导儿童沉入文本的情境中,感悟人物的思想品质,提高了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闫学 《福建教育》2008,(6):18-19
在今年第3期,本刊刊发了“聚焦‘文本解读’(一)”,邀请了几位一线教师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积淀为基础,总结了自己解读文本和引导学生走上解读文本之路的一些有效经验。本期,我们刊发“聚焦‘文本解读’(二)”,邀请几位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名师以具体的课例谈他们解读文本的方法。闫学老师认为,在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的背景下,文本解读应有宽度、有深度、有个人见解;胡兰老师提出,文本解读须经历三个心理阶段,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戴建荣老师通过不同目的的“读”,读出了文本的崭新境界;王风和孙建锋老师通过比较阅读,为读者展示了解读名家名作改编的课文的思路;而朱国忠老师的文章则通过破译疑难句意的途径告诉读者文本解读的另一思路:打蛇打七寸,牵牛牵鼻子。他们不同风格的解读思路既为我们道出了文本解读的共性方法,也阐释了富有特色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4.
苗宪瑛 《小学语文》2013,(12):48-49
读《看雪》至文末,老师那一句深情的话语——“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让我一下子揣摩到了编者的心思:难怪要将这篇课文放到“爱祖国”这个主题单元里!可不是吗!先看本组教材的单元导语——“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虽然简短,却开宗明义,先声夺人。再细读所选的课文,  相似文献   

5.
文本解读,作为语文学科最常规的课堂教学手段和语文教师最基本的学养功底,历来受到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然而,当代文本解读的观念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过去只注重“作家-作品”的解读模式受到了冲击和摒弃,文本解读已转向“文本-读者”的全新模式,视读者的解读为文本的本体存在,把解读活动作为文本构成不可或缺的本体层次。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文本,依据文本提供的材料或信息去教学。对文本准确、深入地解读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最基本环节。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下,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凭借自己的经验,当然也凭借教师提供的一些阅读规则,去体味语言,去寻觅文本语言背后的情感和意蕴,最终实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逐渐积累一定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诊断与建议 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遐想”。应该说本文的思路还是开阔的,开头写得还可以,想到了自古至今明月见证了人们的喜怒哀乐,但第二段中说“似乎所有人都在月下引起了无限的遐想,似乎没有快乐的”“执著于那份凄凉”,问题也就来了,  相似文献   

8.
文本解读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教师解读文本应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文本解读始终应该是“儿童的”。本文试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谈谈文本解读如何“从儿童出发,为了儿童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本理念的逐渐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需要转变教学身份,由课堂的主导者转为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重点探讨了儿童视角下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策略,旨在提升小学语文文本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区别于传统的板书、普通话和下水作文,我认为可以将文本解读与组织课堂教学视为当前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两个新基本功。在课程标准代替大纲与教参解放了教师后,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面对一篇文本我们如何才能解开它从表层到深层的结构?如何才能探得深埋于文本深处的骊龙之珠?  相似文献   

11.
最近,听了贾志敏老师上的《月光启蒙》一课,很受启发。贾老师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务本(人本与文本)求实。一堂课中“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中国语文功夫演绎得淋漓尽致。第一课时的朗读课文训练,更是堪称经典。  相似文献   

12.
闫学老师的新作《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给我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上下两册,横跨两个版本,涵盖87个经典文本.只捧在手里已可以感受到那沉甸甸的分量。打开书页,一种熟悉的亲切感扑面而来:清新的文风,恬淡的语言,智慧的见解,如同一种召唤,引领你走进那个迷人的对话世界——在这里.你可以静静地聆听一位语文教师与一篇篇经典文本的对话,与真实的课堂和学生的对话,以及她与自我灵魂的对话。在这种聆听的过程中,你将收获惊喜,收获感动,收获思考。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我们在编写练习题时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尊重概念教学,尊重我们学生的思考,做好最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4.
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在江西省南昌市隆重举行,福安市实验小学陈智文老师执教的《月光启蒙》一课荣获本次大赛一等奖及“最佳教学手段应用奖”。《月光启蒙》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意蕴丰富的文章,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他携着我们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感受着《月光启蒙》,建构了“整体感知、强化实践、自然生成”的和谐课堂,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5.
一次赛课活动中,有三位老师同时执教了《猫》,教学流程都是先初读课文,理出顺序,然后学习前三个自然段.也就是写大猫的部分——但是这核心部分的教学,三位老师的教法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6.
方亮  王道文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2):18-20,44
文本的解读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对伽达默尔"对话"理念可以提供一种合理的文本解读方法,即在解读中本着承认前见的合法性、承认历史性的前提下,摆正读者在对话中的位置,带着问题去解读,这样才能不断挖掘出文本中符合时代的文本意义,更好地解决当下实际的问题,更好地为现实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7.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但是,目前不少语文教师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和直接感知,文本解读能力不够过硬,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只有高屋建瓴,从“发散”入手,才能引爆多向思维,形成立体化的阅读视角,让语文阅读充满思维的张力,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自然走进语文世界,积极主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一、知人论世,感悟文本作者的写作动机  相似文献   

18.
《爱如茉莉》是一篇散文,作者借助文字,让父母之间的生活如画卷般展示在读者眼前。如果粗粗读,会发现语言很平淡,像拉家常一样,但是细细品析,会发现其中隐藏着浓浓的真情,与茉莉花香一样,淡淡的,而这靠的则是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可以这样说,细节描写向读者诠释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亲情。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一《散步》作为多次入选的"经典课文",一线教师对《散步》的研究讨论从未间断。值得注意的是,与一般课文总是被全面审视(包括内容蕴含、思想主题、艺术手法、美感特质、版本源流等各方面)的命运不同,关于《散步》讨论却大多数聚焦于文章的主题,或围绕着主题展开。1993年第一次入选初中语文教科书后,1994年贺晓溪《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散步〉赏析》[1]一文,标题即明确"尊老爱幼"是《散步》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文本解读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有效教学设计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可以说文本解读就是大树的“根”,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教学设计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无限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