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V的N”偏正短语是由动词(V)和名词(N)加“的”组成,“V+的”修饰、限制N。按照形式和意义相 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考察V与N在“V的N”结构中的分布情况,分析V与 N搭配上的语义限制,可以发现V与N有其各自的分布条件,即动性越强的动词越难进入“V的N”结构,反之 则容易进入;生命度越高的名词越难进入“V的N”结构,反之则容易进入。  相似文献   

2.
书山有路“读”为径。小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们“海选”出来的精文、美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借助阅读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文魅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的“阅读”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语文的人文性是客观存在,是语文的灵魂,否定了人文性也便否定了语文。但语文中的人文性是如何存在的?有什么特质?又如何实现它?至今,答案还较模糊。借鉴“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方法和“存在先于本质”的本体论追问模式,选择从“存在方式”进入“存在本质”再进入“实现方式”的思维路径,大概能得到较清晰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小说,到了唐代,进入了成熟期,其主要特点正如鲁迅所说,“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对于这个特点中的“始”及“有意”如何理解,又表现在哪些方面?本作了颇有见地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自从“山寨”产品进入市场以来,人们对于“山寨”产品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有鼓励和反对两种声音。从长远发展来看,“山寨”产品虽然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如不合理引导,将会产生比较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山寨”现象虽然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存在的合理性仍然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反省。  相似文献   

6.
“活动”是新教材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如果对“活动”运用得当,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活动”的六种基本类型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交流”型活动:让学生动口“说”;“实践”型活动:让学生动手“做”;“探究”型活动:让学生动脑“想”;“竞赛”型活动:让“比赛”进入课堂;“展示”型活动:让“表演”进入课堂;“辩论“型活动:让“辩论“进入课堂。  相似文献   

7.
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仍然为材料作文,在秉承前两年命题思路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与发展。作文题延续了其进入课改后命题的基本理念.即引导考生关注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概括地说就是“求真务实”。“求真务实”中的“求真”是命题的追求与归宿,“务实”是实现“求真”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论述人在认知上形成的“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在语法结构中的具体反映,即在性状或量上有“有界”和“无界”的对立来初步探究哪些形容词能够进入“形容词+得+补语”结构这一个案中,并认为“有界”“无界”的问题,还可以用来解释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搭配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山阴方言属晋语大包片。山阴话中的正反问句主要是“VP-(PRT)-NEG”格式,另外还有少量“V-neg-V”式。“VP-(PRT)-NEG”对进入其中的VP有一定的语义要求。山阴话正反问句中“VP-neg”为最古层,“VP-PRT-NEG”为中间层,“V-neg-V”为最新层。“V-neg-V”句式很可能是受普通话影响后起的句式。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是人类生活的外在表现,这些活动因其结果而让个人感到有意义;“技术”的五个层面的含义、三种存在状态只是认识论中的“技术”,“技术”知识只有进入教育场域成为可传授的知识,才能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场域中的“技术”知识。教育立场中“技术”知识的内在构成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符号标准、逻辑形式和意义性。因此,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和“技术”知识再生产为中介的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三代数的函数及其图象中,蕴含的辩证观点极为丰富。这一章教学内容的最大特点是“变”:变化、变量、运动,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  相似文献   

12.
进入太空遨游非常令人神往,但在太空中的宇航员时刻想念着的却是地球。毫无疑问,人们爱的是这颗“水球”,有了水,地球才会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3.
“想A不A”是湘潭方言中常用的格式,蕴含着[+选择]的语义特征。能进入此格式中的动词“A”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想A不A”在句中具有凸显焦点的作用,它有三种与之相类似的格式。其形成原因主要爱语义表达、语言趋简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X下”格式及与“在X上”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X下”格式中“X”的结构类型有体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主谓短语、成语。其中,中心语为动词的定中短语进入此格式时,动词均为双音节、弱动性,且联合式动词占了绝大部分。“在X下”可以表方位、情况、状态、条件等意义。与“在X上”比较,具体名词进入“在X下”的数量大大少于进入“在X上”的数量,抽象名词和动词要带定语才能进入“在X下”,而它们进入“在X上”却可以是光杆形式  相似文献   

15.
接受美学充分肯定读者在文学欣赏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在文学文本中存在着一个“召唤结构”,也存在着“意义未定与空白”。“空白”就是指“作品中未实写出来或未明写出来的部分,是作者有意向读者暗示或揭示的内容。”“空白”不但赋予读者参与创造作品意义的权利,而且能够主动地召唤读者进入其中,  相似文献   

16.
文学创作中的“虚静”说本为一哲学命题,从《老子》的“涤除玄鉴”到《文心雕龙·物色》中的“入兴贵闲”,也就是“虚静”命题从哲学领域进入文艺美学领域的过程。由于在“虚静”状态下,文人与哲人会产生类似的思维活动,进入相同的精神状态,“虚静”的概念便被“采撷”到文苑中,并以其丰赡的内蕴逐渐成为一重要的美学命题。当主体达到“虚静”状态时,其身心必然处于一种空明澄静的境界,心境清明,思想集中,就可以达到创作佳境。  相似文献   

17.
进入网络时代,独家新闻理论与实践有了新的内涵。历史地看,独家新闻先有其“史前时代”,而后进入它的“纪元时代”。“纪元时代”的独家新闻,一是“争时”,二是“找料”,三是“挖室”。 网络时代的独家新闻继续其历史演进之势,主要成于多点位地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独家新闻进入网络时代,弱化其当初的原始性与纯粹性,强化了特色性与智识性。  相似文献   

18.
《语文世界》: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语”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了,有些“网语”已从网络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甚至成为口语交际中的时尚。形形色色的网络新词语遍布我们周围,有前所未有的新创的,有改变了词语的原来用意和感情色彩的,也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新诗以“欧化”为“现代化”的转型期,闻一多因追求“东方色彩”而与时代主潮产生疏离。美国的新诗运动是促使闻一多审美潜意识中的“东方色彩”得以彰显的契机,但二者却有深刻的审美差异;尤其是进入现实语境后,“东方”更呈现出“他者化”色彩,闻一多以自己的诗构成对这一现实东方形象的逆向书写。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指导着中国正在一步步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途,在这个新的长征中,文化教育和能力素质的培养成为青年成长中必需的一课,就象人们常说的“较高的英语水平和熟练的电脑操作技术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身份证”。现今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中国青年已经把知识看得高于一切,那么怎样才能使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创业者们人人拥有一张合格的“身份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