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学习、继承人类已知的知识,把人类在几千年的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财富,把人类的认识转化为个体的认识,这种认识不是学生亲身从实践中获得的,主要是凭借于书本和教师的叙述获得的,故是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2.
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教育目的不是停留在培养认为主体上,而应是培养实践主体。实践主体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主体两种形态。从我国教育现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教育在目的追求上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人类精神化的精神活动的主体,而且要将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实物活动的主体与交往活动的主体;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改造主观世界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误区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简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也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但人的一切活动不一定都是实践。人类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两个方面: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4.
(六)学校教学工作要讲求方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十分重视科学的方法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既是科学的认识论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学校教育的教学过程归根结底是一种认识世界的过程,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又在于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所以学校教学的整个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因此,  相似文献   

5.
数 学对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具有特殊的作用 ,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精心观察是创新的前提改造世界必先认识世界 ,而认识世界必先观察世界。认识始于观察 ,观察又贯穿于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过程的始终。创新过程是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而矛盾的发现 ,规律的掌握 ,解决矛盾的方法 ,都必须经过敏锐、深刻、全面、细致、准确的观察。观察是创新的前提。要当发明家 ,首先要当观察家。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 :“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也没有过人的机智 ,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  相似文献   

6.
论教育在人类改造自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人类面临与大自然尖锐对抗的社会危机。要解决这一巨大难题,不仅要诉之于其它社会实践的力量,还要发挥教育实践的作用。教育在人类改造自然中,一是要通过改造人的自身自然,使人更加超越自然界,更具有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从而使人在更大的规模上、更深的层次上改造身外的自然界;二是要通过发展文化及科学,使人从观念上以更加科学、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方式,认识和把握身外自然,从而增强人类改造身外自然界的力量。在现时,教育应当积极参与解决当代“全球问题”,为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曾杰 《成才之路》2013,(15):I0005-I0005
第十五讲研究社会思维类型的意义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的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社会、思维这三个基本要素,也离不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这三种基本关系。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活动的物质化,而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活动则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精神化。由于人的实践是社会实践,因此人的思维归根到底是社会思维,"它仅仅作  相似文献   

8.
高校道德教育与其它教育活动相比,有其特殊性.它不仅给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而且它有着最高目标,即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参加社会实践等来强化道德认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要积极探索其特殊的教育规律,既要坚持显性教育为主,又要辅之以隐性教育,并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教本来就是产业对教育是产业,现在人们不再有什么异义了。教育为什么是产业?人类社会经历了狩猎渔牧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还要进入信息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伴随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而存在,始终伴随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始终伴随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承而传承。在农业社会以前,  相似文献   

10.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的特殊性是由教育活动所指向的对象、目标特征和活动结构特征所引发的,这些又可还原和归结为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状和特殊结构。在现实中,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集中表现为教育的双主体性,即教育活动中的两极实体———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主体性或具有潜在主体性的人。因此,在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德育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存在,相互依附,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德育要产生真正的实效,双主体性的作用均不能忽略。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主体性要得以发挥,除了担当好设计者、组织…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一)教育的发展教育这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对“学生主体”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生是主动的客体主体与客体是哲学认识论中的一对范畴,它们主要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其中,主体是指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即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而客体则是进入实践领域并为主体所认识、改造的对象,即主体活动的对象。〔1〕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发出者,并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的、能动的、积极的作用,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则是教育活动的承受者,是接受教育影响的人,是教师教育的对象,尽管他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体现自身…  相似文献   

13.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实践的过程和目的在于改造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精神世界。因此,改造世界的技术,也就至少有三类,即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思维)技术。社会技术是人们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都属于技术大家庭中的成员,但同时又有质的区别,社会技术具有规范性、系统性、主体际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徐晓燕 《快乐阅读》2013,(18):44-45
"生活教育"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著名教育理论。"生活教育,即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教育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生活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点,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因此生活教育重在发展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实践的过程和目的在于改造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精神世界。因此,改造世界的技术,也就至少有三类,即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思维)技术。社会技术是人们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都属于技术大家庭中的成员,但同时又有质的区别,社会技术具有规范性、系统性、主体际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何志刚 《教育艺术》2009,(8):16-16,14
以往的教学理论往往把教学活动当成一种认识人、改造人、塑造人的过程,这其实是一种从"物的世界"的视角来研究"人的世界"得出的结论,是人对待"物的世界"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的迁移和体现,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现代教育理念主张,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整体上是一个"人的世界"或伦理性的"我一你"世界,而不是一个"物的世界"或工具性的"我一它"世界.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与人类一般实践过程中认识和被认识、改造和被改造的主客体关系是不同的,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流、沟通和对话基础之上的"主体一主体"交往实践过程.把这一理念贯彻到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知识以外,更应该增强与学生的平等沟通交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种理论,基本概念都必须有确切的定义.教育理论也不例外.但迄今为止,各种各样的教育定义因脱离不了描述性的臼壳,而没有统一的确切的界说.笔者认为:教育的定义是,借助某种媒介,影响人的潜能的发展,使每个自然的人转化为个体化和社会化统合的人,并进而影响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种终身持续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教育是一种终身持续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它是人所特有的.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其一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其二是一种特有的传递经验的方式.动物只能靠遗传单纯地适应世界,而人可通过特有的"教育遗传"在认识、适应的基础上,去利用和改造世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以人类实践的能动性、高度的自觉意识和一定的物质设备为基本条件,在这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校长居于主导地位,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科学与民主管理的实现、优良校风的形成等都离不开校长的劳动。但要实现上述任务即办好社会主义学校,必须要有一定的教育思想作指导,这是由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所决定的。教育思想统帅着校长领导与管理的诸方面因素。因此,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是校长办学治校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一、教育的阶级性人是社会的动物,劳动创造人类,人能改造自然和创造工具。同时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在劳动过程中,开始和发展了教育。因此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特有的现象,也是人类营谋社会生活必要的手段。人是集体从事劳动的,人自降生後,立即投入一定的社会关系,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活,只有社会的人而没有孤立的人。要过社会生活,就必须有一套参加社会生活的本领,而这一套本领又必须通过教育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20.
人类总是在不断的改造世界,即实践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而改造世界的活动,从来都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在实践行动中的成功。马克思主义坚持的是实践与认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还十分重视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坚持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人类的主观世界,以达到最终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