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伦理学(Bioethics)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源于美国,最早是由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学家波特在他的著作《生命伦理学:通往未来的桥梁》中提出的。他的定义是用生命科学来改善生命的质量,是“争取生存的科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命伦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多学科(包括生物学、医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的学术领域。我国的生命伦理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写道:经过几十年的观察和研究之后,我们终于认识到儿童的生命被扭曲了;这是由于赋予他们生命和提供营养品的父母以及他们周围的成人社会所造成的。我们也许都认为,现在的儿童不仅是社会的中心,也是家庭绝对的中心,  相似文献   

3.
“出名要趁早啊!”张爱玲或许没有想到,在经过几十年沉淀后的今天,她的这句话,正在成为这个张扬的时代里许许多多并不具备她的超凡才华的普通人也可以追求的追求。“每个人都必定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的能力,有自己的作用。”一位网友在他的博客里说。这是一个人对自身生命  相似文献   

4.
灌输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倡培养生命意识 ,是现在素质教育的一个迫切要求。在教学中 ,不仅要树立生命意识 ,还要灌输生命意识。生命意识 ,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名词 ,而是包括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一、从几个方面探讨生命意识1.自然科学生命的出现 ,是经过大自然无数年的演变才发生的 ,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的自然条件的改变 ,都有可能扼杀生命于摇篮中。生命出现后 ,又从单细胞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 ,出现了更复杂的生命形式。而最终拥有高等智慧、高级感情的生物人类的出现———更体现了生命的伟大。这一切是大自然数十亿年造化的结晶 ,在茫茫宇宙中 ,我们还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5.
<正>[开开心心——阅读]几个探险者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发现了一种生存了14年的吸血蝙蝠,它们是一种100%靠其他动物的鲜血来维持生命的可怕的嗜血动物,已经成为了这个荒岛的霸主。然而令动物学家不解的是,这个荒岛上的鲜血并不容易找到。那么,它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发展成为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的呢?经过长时间的深入观察,探险者惊奇地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环境宣言》中指出:“世界的一切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人民推动着社会进步,创造着社会的财富,发展着科学技术,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不断地改造着人类环境。”虽然这是从环境的角度说的,但一样强调了人的生命之重要。的确,经过了几十万年的进化,人类才从动物中分离出来,成为万物之灵。在这个进化过程中,只要小小一点变故就会扼杀其生命演化进程,这足见人的生命的可贵。但是,环顾周围,人际关系冷漠、校园暴力、学生自杀、邪教杀人等对人类生命的摧残与扼杀屡有发生,这些恰恰是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不足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最早提出生命教育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杰&#183;唐纳&#183;化特士,他于1968年在《生命教育》一书中提出此概念,当时主要是针对青少年自杀率不断攀升这一现实提出的,这一理念逐渐成为各国思想教育的组成部分。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生命教育中心”专门研究生命教育。上世纪末9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开始在全岛学校开设与生命教育相关的课程。此后,我国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学者也开始对“生命教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教育界(基础教育)》2021,(10):F0003-F0004
学校概况扬州市广陵区红桥中心小学创办于1921年,已历经整整100年的风雨沧桑。一百年前,红桥人在一片滩涂上开垦耕种,建立了这所为乡村孩子服务的"迁垦小学"——红桥小学的前身。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百年后,学校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和知名度的"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智慧校园"。红桥教育人在这片热土上用自己的智慧辛勤耕种,保护生命的美丽。  相似文献   

9.
杨晓华 《师道》2023,(12):42-44
<正>一名新教师,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讲台就赋予了他生命的某种意义:他将成为这一方讲台的主宰者、点亮者、塑造者,这一方讲台也将成为他最重要的人生舞台、生命道具,甚至是心灵的归宿地,精神的栖息地。11989年9月1日,是我走上讲台的第1天,经过了一整天的紧张、慌乱和忙碌,我送走了班上最后一名学生。坐在讲台前,看着空荡荡的教室,我有些茫然。忽然起了风,开始有闪电、有雷声,不一会儿,大雨如注,教室门前的场地变成一方浅水洼,雨点砸在窗户上、  相似文献   

10.
黄迪 《初中生》2006,(13):4-5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次生命.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真短,才几十年.如果不好好珍惜这几十年的光阴,就白来人世一遭了听妈妈说,每个孩子来到人间都是很不容易的,都是由每位妈妈经过十月怀胎和痛苦的分娩才来到人世妈妈说,她怀我的时候,整天都吃不好,睡不着整整十个月的辛苦啊!  相似文献   

11.
姚晨 《教育导刊》2014,(1):86-87
针对当前青少年生命意识较为薄弱的现象,作者指出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及教育的策略,经过可行性的分析后,明确现阶段学校实施生命教育主要仍是要借助学科教学来渗透,并以独具育人功能的语文课程为例,提出语文教学中实践生命教育的几个策略,让生命之光在这门课程中闪耀。使学生对生命的认识、领悟到达新高度。  相似文献   

12.
顾名思义,生命教育就是关注生命的教育,它倡导的教育观念是:认识、珍惜生命;尊重、爱护生命;享受和超越生命.1968年,一位美国学者于《生命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生命教育理念随即就被广泛认同,成为人类在教育观念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几十年来,生命教育的实践在全球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启发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今,这世上又添了一种新的朋友——网友。对我这样的山区教师来说,借助网络平台向网友学习,几年的践行证明这是一条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在这抬头只见巴掌大天的地方教书,生命似乎已经与网络成为共同体。乡村教书,属  相似文献   

14.
齐芳 《辽宁教育》2009,(10):16-16
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法国哲学家蒙田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自然经过多少亿年的时间才哺育出生命,生命又经过多少亿年的进化才成就了人类.所以,我们对生命应有一种感恩的态度,应树立生命本位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塑料能否分解当今,废弃的塑料已成为重大的环境污染源,这是因为塑料本身不能分解的缘故。但是塑料也是一种有机物,就像天然高分子那样的天然纤维或木材一样,经过一定时间,也就回归土壤内。即使是金刚石,经过几万年,几十万年也能逐渐被分解。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工学部...  相似文献   

16.
<正>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是叶老经过几十年深入探索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托尔斯泰有关习惯的名言说得更妙:"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吕叔湘先生也曾有一段非常  相似文献   

17.
“学会赏识、用心陪伴”这一理念,需要达到三个境界:达成被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聚焦;引导施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源泉;启发自爱,让生命成为爱的堡垒。这种爱要产生在班级,让班级成为爱的磁场;这种爱要扩散于家庭,让家庭成为爱的港湾;最后还要落实在生命,让生命成为爱的化身。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我从网上搜索“生命教育”的时候,找到的多是台湾关于“生死教育”的章,后来读到了叶澜教授《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她强调“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肖川教授也说:“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但具体到学科教学,如何“把失落的人找回来”,明确“人是什么”、“怎样做才算是人”却并非易事。于是,生物教学过程就成为我探索生命教育的过程,生物课堂成为探索生命的课堂。数年的实践,我总结出生命的课堂应该包含着三个层面:知识是有生命的;教学过程是生命的浸润过程;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耿李英 《贵州教育》2012,(14):22-23
我园是一所规范较大的公办园,近几年每年暑假开学都会分得新教师6-8人,虽然她们的到来,为幼儿园增添了几分青春亮丽、平添了几分生命活力,但如何让新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三年站稳讲台,五年成为骨干,这已成为幼儿园师资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园根据新教师的成长特点,加强园本教研的力度,渐渐摸索出培养新教师的"五子经"。  相似文献   

20.
请以聆听 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低声细语,生活中添了几分缠绵与柔情;缓缓吟唱,生活中增了几分欢欣与舒畅;引吭高歌,生活中多了几分雄浑与高亢。几首歌谣,将思绪放飞,细细聆听,才明白什么是生命的绝唱。看天空飘的云还有梦,看生命回家路路长漫漫……听,这是饱含深情的呼唤,这是孕育希望的不懈追求。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凌人的气势,却以心灵的自由放飞、生命的从容回归诠释了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