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爱     
封山季节,山上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几十度。有个药材商愿意出高价收购灵芝, 于是父子三人决定冒险一搏,上山采摘。可是山上的情况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三个人非但一无所获,而且在下山路上, 父亲被严重冻伤,倒在了冰冷的雪地里,无论如何也走不了。父亲果断地对两个儿子说:“我不行了,你们赶快穿上我的衣服下山去。”儿子们自然舍不下父亲,大儿子脱下自  相似文献   

2.
博爱之误     
封山季节,山上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几十度。有个药材商愿意出高价收购灵芝,于是父子三人决定冒险一博,上山采摘。可是山上的情况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三个人非但一无所获,而且下山的路上父亲被严重冻伤,倒在了冰冷的雪地上,无论如何也走不了。父亲果断的对两个儿子说:“我不行了,你们赶快穿上我的衣服下山去。”儿子们自然舍不下他们的父亲,大儿子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套在父亲身上,二儿子背着父亲继续前行。不一会,父亲没了气息,大儿子也冻得迈不开步子了。大儿子断断续续的对弟弟说:“看样子我是回不去了,咱妈咱奶还等着咱们呢!”弟弟哭着…  相似文献   

3.
台阶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  相似文献   

4.
儿子从学校领回两颗蓖麻子,要爸爸陪他上山取土。 料峭春寒,父子俩来到山上。取完土后,儿子像出笼的小鸟满山飞。在一个山洞前他停止了脚步,执意要钻进去。父亲告诉他,山洞很深并纵横交错。他偏要看个究竟,便钻进山洞。借助父亲的打火机在前面探路,不知不觉俩个人置身于一个地下迷宫,找不到出口。  相似文献   

5.
台阶     
我父亲们总家觉的得台我阶们有家三的级台,阶用低三。块青石板铺成。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父亲感到太可惜。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  相似文献   

6.
母亲     
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该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舍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有一回队里分西瓜,家里分了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我们娘儿三个把那个小的分吃了,留下那个大的给爹。爹好长一段时间也没回来。家里没人的时候,我就把那大西瓜从床底下滚出来,拍拍,听听,闻闻。但也仅是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7.
父亲牧羊     
父亲牧羊郭继华暑假回家,发现父亲已经辞去了电工,买了一群羊住到了山上。我为我没能劝住父亲而后悔,同时也为自己的不懂事而深深自责。父亲养我二十四年,受累二十四载,现在辞去舒服的工作,在山上养羊,这都因为我和父亲一次不负责任的谈话。去年寒假回家,带给了父...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城     
那时的很多个傍晚,我在长满青草的山上放牛,常常不由自主地看着山下那条扭曲爬行的土路,企盼能发现一个人正在向村子走来。时间长了,和我一同放牛的伙伴都知道我是在等候我父亲的归来。有时他们也陪我站着,脚下  相似文献   

9.
母亲     
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该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舍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  相似文献   

10.
两个小和尚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山之间有一条小溪,他们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熟了。不知不觉中,时间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山上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谁知第二天、第三天,还是没见他下山挑水。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左边山上的和尚仍然不见踪影。右边山上的和尚终于按捺不住了,他决定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等他来到左边山上的庙里之后,不禁大吃一惊,因为他的朋友竟在练太极拳,而且精神很好,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下…  相似文献   

11.
<正>在正文开始之前我来给大家讲个笑话。一位富豪年迈体衰,到了即将油灯枯尽的时候,将四个儿子叫到了床前,用眼神指示下人拿出三双筷子给了小儿子。小儿子接过筷子,对着父亲冷笑着,轻易便把筷子折断了。父亲无奈又指示下人拿出四双筷子放在三儿子面前,三儿子不屑一笑,拿着筷子也折断了。父亲流泪,再指示下人拿出五双筷子,二儿子哈哈大笑,拿起筷子,又折断了它们。无法说话的父亲十分愤怒,他指示下人拿出最后十双根筷子,大儿子哈哈大笑,对着大家轻蔑地说:"父亲的意思,是叫我们今后要团结一致,这我们都懂。"  相似文献   

12.
父亲     
父亲是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于1937年8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元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和母亲新婚不久便离开家乡,随部队转战南北打鬼子去了。残酷的战争环境不能和家里通消息,六年杳无音信,全村人都说父亲战死了,只有母亲不知道。日本鬼子进村抓抗日战士的家属,把母亲关进了一个磨坊,经乡亲们营救才得脱险。后来有村上人在河曲见到了父亲,知道妻子带着他走后出生的、已六岁的女儿还在等着他,父亲泪流满面。怕给家里招麻烦,没写信、只带话说让母女到部队来。母亲怀里搂着孩子、坐着她哥哥牵的小毛驴,日行夜行地赶路。他们在山上走,敌人就在下面巡逻,经过敌人一
  的一道道封锁线,整整走了半个月,一家三口才团圆。从此母亲跟着父亲在部队、到地方,再没分离过。  相似文献   

13.
一位哲人带着三个儿子外出郊游。他故意丢了钱包、钢笔和钥匙。“糟糕,我丢东西了。”哲人回到家里故作惊讶地说。“我们回头去找回来吧!”三个儿子异口同声地对父亲说。父亲看了看三个儿子说:“你们如果能找回我丢的全部东西,我会对你们重重有赏的。”三个儿子非常高兴,立即来到郊外寻找父亲丢失的东西。兄弟三人费了好大的劲,老大找到了钱包,老二找到了钢笔,老三找回了钥匙,就连父亲丢失的烟盒、烟蒂也一一找了回来。三兄弟等待父亲的奖赏。可父亲却说:“你们没有找回一件至关重要的东西,不配得任何奖赏。”老大说:“不会吧!我们找遍了每…  相似文献   

14.
裁判亮分     
一般来说 ,每个人对自己的父亲都是非常了解的 ,比如说自己父亲的性格、爱好、行为、习惯等。但是 ,父亲的爱是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呢 ?这对很多中学生来说却要打个问号。因为父爱比起母爱来 ,是深沉的、藏而不露的 ,需要加以更细心的体味。这三篇作文来自三个地方 ,描写了三个父亲的形象 ,令人欣喜的是这三篇作文都很好地描绘了一种真挚而又深沉的父爱 ,我觉得在当前中学生作文中是殊为难得的。首先是唐凌艳同学的作文 ,作者从父亲的默默劳作中读懂了父亲的爱和期待 ,感情的共鸣和浓郁的抒情结合在一起 ,既真且美。其次是陈广华同学的作文 ,…  相似文献   

15.
中年父亲     
人们常说,四十岁之后的男人,才开始理解生活。奔波了半辈子的父亲在四十岁那年,做了一次大的手术,身体变得虚弱了。此后,父亲就变了许多。每天早晨,父亲不再急着去公司监督工作,他开始注重身体,坚持开车去山上  相似文献   

16.
亲情的力量     
《同学少年》2012,(12):22
纷纷扬扬的雪花飘然而落,无声无息,白色悄然掩盖了大地山川,吞没了树木房屋,最后,主宰了世界。可这大雪终究不能战胜亲情。那是一个白雪皑皑的冬天,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暖烘烘的火炉似乎能将窗外的寒冷融化。父亲望着窗外厚厚的雪说:"真是个逮兔子的好机会。"边说边找出了逮兔子用的铁夹。我兴奋地紧跟着父亲跑出门,钻进了那个雪白的世界。到了山上,父亲在几个地方下了铁夹,固定好,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记忆里,染白母亲头发的第一场雪,是在我八岁那年。雪纷纷扬扬,我和大我三岁的哥哥,披麻戴孝,去山上为父亲送葬。身上是白的,天地也是白的。母亲没有流泪。我和哥从山上送葬回来,看到母亲站在院外,望向山,一动不动。脸上没有表情,就那么肃穆地站着,像一座雕塑。  相似文献   

18.
山猫     
男孩儿来到枫色山上。山上春色正好。男孩儿四处游荡。绿色的树叶"扑啦啦"地在树上欢笑,给春天增添了几分活泼之感。男孩儿家境贫寒,他的父亲守着一片面积不大却寄托着一家人希望的麦田。正因如此,  相似文献   

19.
生活的滋味     
山上的庙里住着一位大师和他的两位弟子。其中,大弟子非常喜欢抱怨。这天晚上。大师亲自下厨,精心炒了几个菜。然后,师徒三人围坐在一起吃饭。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家教     
父亲是个普通农民,没念过一天书。他和母亲辛辛苦苦,把我们兄弟四人拉扯大。如今,我们兄弟四人中有医生、教师、农民、军官,父亲却去世了。父亲去世了,但他的教诲却时时回响在我们的耳畔。我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请学校里的先生写了三句话,贴在我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